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新思想 > 权威解读 > 正文

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指明路径

“一带一路”推行包容性创新,超越传统大国博弈,旨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创人类新文明——

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指出:“共建‘一带一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顺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顺应各国人民过上更好日子的强烈愿望。面向未来,我们要聚焦重点、深耕细作,共同绘制精谨细腻的‘工笔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这为我们指明了“一带一路”向哪里去,描画了美好发展前景。

通过中国高水平开放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推进并改革多边主义、全球化、全球治理

将自己发展好,进而造福世界,这是中国人民通过“一带一路”展现出的美好愿望。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人民立足本国国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前进方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今天的中国,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众多参与国对“一带一路”的信心,实际上源于对中国的信心,对各自发展的期盼,对美好未来的信念。第一届高峰论坛讲“一带一路”从哪里来,第二届讲“一带一路”向哪里去。第一届强调发展导向: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第二届强调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推动“一带一路”高标准高质量发展:绿色、廉洁、数字“一带一路”。第一届讲问题导向——和平、发展、治理三大赤字,第二届讲目标驱动:通过中国高水平开放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推进并改革多边主义、全球化、全球治理。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看点:

第一,通过中国国内的高水平的开放,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打的比方,从“大写意”到“工笔画”,最大的看点就是实现“一带一路”高质量的发展。这也是中国国内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之所以提出这个要求,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国内的发展建设已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转变,“一带一路”自然也应走上这条路。二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参与,合作标准也会水涨船高,就像当年英国加入亚投行一样。如今,“一带一路”不仅仅是横贯欧亚大陆的古丝绸之路的复兴,不仅是双边合作的叠加,同时也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合作新平台。向高质量发展,首先要解决好“软联通”问题:会计准则、税收、法律、仲裁、金融服务等领域的标准对接都是可以开拓的方向。其次要解决好“信任”问题:不是不信任中国,而是可能不信任第三方。比如非洲曾是法国的殖民地,中国想在那里与法国进行第三方合作,就要想办法说服非洲朋友,增强信任。

第二,共建“一带一路”,关键是互联互通。“一带一路”带给世界的最大改变是,用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理念,让零散分布的国家、各区域的一体化联动起来,有利于解决世界发展的“碎片化”问题。正如中国脱贫致富的经验那样,要致富,先修路。世界发展需要新的动力、新的方向。动力在于互联互通,而不是保护主义;方向就是聚焦实体,让世界经济脱“虚”向“实”,让几十万亿美元投到存在资金缺口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干“正经事”,造福广大民众。各国应齐心协力、守望相助,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实现共同发展繁荣。中国是推动互联互通的关键桥梁,将通过自身更高水平的开放,促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宣布,中国将采取一系列重大改革开放举措,加强制度性、结构性安排,促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一带一路”好比是一件雕塑,中国与各国一道搭好骨架,把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填进来,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景描绘起来,渐成艺术杰作。“一带一路”相当于一个品牌,它源于中国,但它的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它首先主张各国命运自主,实现自己的工业化;同时又强调各国命运与共,通过互联互通,融合发展,分享成果;最后,它的目标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平等参与国际分工和全球治理。

第三,随着越来越多发达国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越来越多边化、机制化,体现在绿色“一带一路”、廉洁“一带一路”、数字“一带一路”建设,跨境经贸合作园区分论坛设计,更多强调国内外私人资本的参与,推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上。中国不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倡导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引入各方普遍支持的规则标准,同时尊重各国法律法规。中国明确提出,欢迎多边和各国金融机构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投融资,鼓励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通过多方参与实现共同受益的目标。

第四,现在相对于第一届峰会来讲,国际社会面临逆全球化、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民粹主义压力,“一带一路”建设成为推动全球化向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一带一路”的建章立制,推动了WTO的改革和全球化的深入、可持续发展,显示中国对多边主义、全球化和全球治理的坚定支持和改革设想,有助于打造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网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为什么要提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键重在伙伴,伙伴是强调平等的、独立的。希望每个国家都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每个国家都要成为自己。原来像美国的联盟体系是依附型的,殖民体系更是如此。那么怎么样让他们成为互联互通的伙伴呢?需要解决三大问题。一是解决被联通的问题,很多国家和地区是通过别人联通在一起的。比如两个接壤的非洲国家首都不能实现直航,而要绕道法国巴黎。二是联而不通的问题,物理上相联系但彼此之间有心理距离。三是通而不联的问题,心理上相通但物理上没有联系。早在张骞通西域时就到达乌兹别克斯坦,但是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之间崇山峻岭,交通非常不便,所以我们修了卡姆奇克隧道,天堑变通途。解决这三个问题,有助于实现全球互联互通,实现横向的全球化、包容性的全球化,解放生产力。就像孔子说过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各个国家都要成为自己,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首先做到命运自主。其次做到命运与共,本来就是相互连在一起的。最后是命运共同体。这些都是通过全球互联互通伙伴网络来实现的,解决碎片化、保护主义的问题,改变体系上的不包容、观念上的不开放等现象,共同创造人类文明。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各文化价值的最大公约数,共同探索的想象,未来共识的凝练。

一句话,各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未来世界的期盼,寄托于“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提出的互联互通新行动方案,为推动“一带一路”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路径,规划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合作蓝图。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焦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