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原文悟原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工业化进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产生了难以弥补的生态创伤。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人类发展的大智慧、大学问。新时代我们推进各项改革,一定要守好绿色发展理念这一政治战略高地,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真正落到实处。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必须认识到,对自然的伤害,本质也是对人的伤害。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恩格斯明确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也正因为人与自然在本质是统一的,所以,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也明确指出:“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2)而自然界的真正复活,同时也是人的真正复活。今天,我们已经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是当代发展实践的客观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应该追求绿色发展繁荣。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我一直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大力建设生态文明,核心是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应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我们要维持地球生态整体平衡,让子孙后代既能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又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
实现绿色发展,几个关键词是不能忘记的。
第一,一定要坚持党的领导,这是最重要的保障和前提。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坚持党的领导,这是我们最大的政治优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一定要切实遵循好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定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一定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一定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要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常抓不懈,不能紧一阵松一阵。作风建设一定要出实效。要敢于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主观主义等不良作风出实招治理。要坚决落实好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负有责任的干部,必须要严肃追究,而且要终身追究,要一查到底。
第二,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在制度设计层面,要努力实现生态环境效益与个人收益密切挂钩,让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后果的人,付出惨重的代价,要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社会经济发展考核评价体系,要把绿色发展指标尽可能从理论探讨层面变得更具有现实可操作性。
第三,要大力推进绿色生产方式。当今时代,客观要求我们一定要把生产技术进步的路径严格控制在满足生态文明原则的方向上。首先,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生产技术变革的制度约束框架。要进一步加强科技研究方面的立法建设。要对科研方面的不道德行为或危险行为,进一步加大法律约束和制裁的力度。其次,要对一些涉及人类重大敏感问题和发展的全局和长远问题的技术开发研究,要进一步加大国家层面的研究开发和管理力度,努力克服市场局部和短期利益诱导的盲目性作用。
第四,大力推进绿色生活方式,尤其要着力推进生活方式的节约化。生活方式必然影响生产方式,消费必然诱导和制约生产。生态环境问题与奢侈消费是密切相关的。一是要进一步增强全民节约意识,要树立人人节约、崇尚节约的良好社会风气。学校教育要把培育节约意识放在重要位置。要从小从严抓起,幼儿园和小学就要高度重视节约教育。二是要着力构建对炫耀性消费进行有效约束的体制机制。要进一步提高炫耀性消费的个人成本支出。要依法严惩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危害的消费行为。
第五,建设生态文明客观需要世界各国人民携手共同解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同时,积极推动中国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积极推动和引导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充分彰显了我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重要贡献。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态环境问题,尤其是一些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本质更多是全球问题,客观需要世界各国人民携手共同解决和共同面对,尤其是一些经济发达国家,更应承担多一份责任,作出更大贡献,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宋圭武,系甘肃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