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七下印度洋:开创了跨文明和平对话与合作发展的新局面
主持人:关于古代亚洲各国之间交流互鉴最好的例子是郑和七下印度洋,能否具体阐释一下郑和七下印度洋的深远意义?
万明:明代中国是东亚大国,明初从农耕大国向海洋大国发展的趋势及郑和七下印度洋形成的国际秩序以及亚洲文明交流的扩展,理应成为我们高度关注的问题。
在印度洋国际交往中,明朝具有很大的国际影响力。郑和的远航印度洋使明朝的中外关系得到了极大的扩展,也展现了明朝对外交往盛况空前。在跟随郑和下西洋的马欢笔下,所有使团到达之处,无论大小,皆称之为“国”,这无疑是明代国家外交观的体现。马欢《瀛涯胜览·序》记述每到一国,郑和使团首先开读诏书,在与各国确定政治上的邦交关系后,便是一种正常的政治新秩序的建立及国际贸易网络的形成,对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郑和七下印度洋,将今天的东北亚、东南亚、中亚、西亚、南亚乃至东非、欧洲等地,连成了一个文明互动的共同体。使团不仅起到了沟通域外的重要政治作用,更引发了中外文明交流高潮的到来。永乐二十一年,出现了西洋古里、柯枝、加一勒、溜山、南浡利、苏门答剌、阿鲁、满剌加等16国派遣使节1200人到北京朝贡的盛况。在和平外交理念的基础上,明初将中华秩序的理想付诸实践,建立起一种国际新秩序:“循礼安分,毋得违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至今也具有启示。
郑和七下印度洋,在与各国“共享太平之福”理念指导下的大规模国家航海外交过程中,明代中国以一个负责任的海洋大国形象出现,在促使印度洋地区国家权力整体上扬的同时,维护了海道清宁,人民安业;与各国公平交易、互利互惠,推动了区域国际贸易网络活跃发展,开创了印度洋区域各国跨文明和平对话与合作发展的新局面。重新审视明初拓展至印度洋的国家航海外交行为可以看到,中国人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走向海洋,全面贯通了古代陆海丝绸之路,史无前例地将中华秩序的理想在印度洋付诸实践。作为平衡区域国际政治经济势力的大国角色,作为负责任的海上强国,明代中国维护和保证了东亚乃至印度洋区域的和平与秩序,为世界从海上连成一个整体、从区域化走向全球化做出了重要基础性贡献。这段历史对于今天也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中华文明的发展与亚洲文明有机共构,需要回避矛盾、协调分歧、防止冲突的共在之智慧
主持人:应该看到,由于起源、地域、理解上的差异,在一些文明之间存在相互理解不深、矛盾甚至冲突等现象。今天该如何寻求亚洲文明的共享和共构?
卓新平:寻求亚洲文明的共享和共构,求同存异或和而不同,都要求我们尽量找出不同文明的可能共同性,即发现大家所能公认的共同点和不同文化得以汇聚的契合点,为此还需要回避矛盾、协调分歧、防止冲突的共在之智慧。对此,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的中国儒家传统能够提供一定的启迪或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中国儒家文明实质上是主张有机共构、形成和谐整体的和合文明。其“天容万物”“海纳百川”之境界源自阴阳共处的“太极”理念及其合二为一的“和合”哲学,这使中华文明从一开始就追求“一体而多元”的“中和之道”,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和合智慧”。这种观念被视为顺“天道”、有“天理”之神圣思想,而其对“多样性中的统一”之凸显亦为今天“全球化文明”的理念奠定了社会学、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上“世界大同”“协和万邦”之理论基础和历史根据。这种体现中华文明之本真的精神元素在儒家发展中得以系统化、体系化,成为中国社会维系其长久整合之普遍共识的文化基因。所以说,中华文明的发展与亚洲文明有机共构,乃其重要代表和体现。以这种儒家理念为中华传统核心价值观之支撑,中华民族虽然历经坎坷,有过复杂的风云变幻、社会变迁,却始终保持了这种多元通和、多元一统的精神传统,坚持其“整体性”“内涵式”和“共构型”的文化发展,倡导并高扬这种和谐共融之文明。
多元求同、多样致和的理想境界是“人类一家”“世界大同”,这在近现代同样是诞生在亚洲的巴哈伊教中进而得到了集中体现。本来,巴哈伊教在中国社会处境中曾被译为“大同教”,但因其信者发现当时许多宗教也有“大同教”之称,如佛教、儒教,甚至相关民间宗教等,故而不得不放弃其意译而保留其音译。或许,这就是亚洲宗教及亚洲文明所共有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当然,多元中的真正之“同”在绝对意义上可能仅为一种理想境界,让人永远向往和梦寻,具有其精神动力的价值。但“和”则是可以做到的,值得去努力争取的。因此,我们应该把“同”的理想化为“和”的现实,形成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沟通和关联。亚洲宗教文化在“多元化”“多样性”中对话交流,在其存在意义上争取聚同共构,这正是人类未来共存的智慧之思、可为之举。
美美与共,和合共生,亚洲文明的重述预示世界多元文明大合唱的时代开始。这是全球化的历史必然
主持人:五年前习近平主席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精辟指出文明是多彩、平等、包容的,向世界深刻阐释了中国的文明观——“我们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该如何在文明交流中向世界展示以文化人的交往理念和价值追求?
张西平: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东方大国,一个历经苦难,不断奋斗而快速崛起的大国,一个已经走进世界舞台中心的大国。它需要向世界展示自己灿烂悠久的文明,它需要让世界了解东方的智慧,它希望与世界分享一个发展中国家走向成功的经验。
中国的崛起是一个文明型大国的崛起,世界文化的权力版图也将因此而改写。中国文化在走向世界中,向世界学习,在讲述自己的故事的时候,聆听着世界各国文化的精彩。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中华文化向世界的展示过程就是一个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的伟大历史过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文化影响力日益扩大,国际舆论格局“西强我弱”的差距正在缩小。我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等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日益提升。另一方面,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增强国际话语权、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任务之艰巨,前所未有。
文明的中国,发展的中国是一个完整的中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当代中国以其前所未有的蓬勃力量,创造了人类历史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中国道路正在展现其无穷的魅力。
美美与共,和合共生,这是中华文化长期积累的智慧。中华文明在其长期发展中,不断吸收外来文明,才形成今日之形态。中华文化对佛教文化的吸收是人人皆知的,今天我讲的“世界”,“现在,过去,未来”都是印度文明给予我们的,而“南极,北极,南北回归线”这是西方文明给我们的。今天我们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不是走向“独尊”,恰恰是展示我们向其它文明学习的过程。从古代的丝绸之路到今天的全球化,任何文明,任何文化都不可能独善其身,都不可能高高在上。文明因平等而交流,因交流而多彩,亚洲文明的重述不仅唤起我们对亚洲古代文明的敬仰,激发起亚洲人民对自己多彩文化的自豪,更预示世界多元文明大合唱时代的开始!这是全球化的历史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