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礼仪文化的运行逻辑

核心提示: 礼仪文化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与道德法则,形塑出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风骨和气蕴,演绎着中华文明独具特质的情感与智慧。礼仪文化的强大生命力源于稳定的运行逻辑,和谐是其运行的价值追求,共赢是其理性力量的内在源泉,感恩是其情感认同的基本路径。

【摘要】礼仪文化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与道德法则,形塑出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风骨和气蕴,演绎着中华文明独具特质的情感与智慧。礼仪文化的强大生命力源于稳定的运行逻辑,和谐是其运行的价值追求,共赢是其理性力量的内在源泉,感恩是其情感认同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礼仪文化 和谐 共赢 感恩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作为维系社会公序良俗的行为规范与道德法则,礼仪文化纵贯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形塑出中华民族独有的风采与气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底蕴之一。于个体而言,礼仪文化是其内在修养和儒雅举止的保障;于社会来说,礼仪文化是各类社群精神风貌和公共交往的标尺;于国家层面,礼仪文化是民族自信和文化强国的重要基因。也正因为如此,无论是历史上哪个时期,只要礼仪文化成为人们内心服膺的规约和法则,公序良俗便能得到自觉遵守。因此,新时代要深入挖掘我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合理内核,分析其运行逻辑,阐发其时代精神,以使我国“礼仪之邦”的国家形象更熠熠生辉。

和谐是礼仪文化运行的价值追求

和谐是中华民族的主导意识,追求和谐则是社会治理的基本目标。这种理念深入骨髓,成为中华民族温润品格及社会生活的重要特征。早在上古时期,三皇五帝就以“和谐”为管理社会的基本追求。而在中国原生文化定型的春秋时期,孔子则告诫弟子,“礼之用,和为贵”。即礼仪文化的效能,就在于它是达致和谐不可或缺的方式。礼仪文化将礼仪节度与礼义道德有机结合,要求个体学会换位思考、保持中庸、追求和谐。并且再三强调,礼仪文化达致的“和谐”,不是完全同一的虚假“和谐”,而是承认差异性基础上的真正“和谐”。“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这种礼仪文化,以尊重差异为基础,以达成共识为取向,以和谐共生为追求,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礼仪习惯,承袭着儒释道有机结合后的独特行为体系及思维方式,以中国人习以为常、约定俗成的方式,追求“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在具体的运行逻辑中,礼仪文化作为突破国家权力自上而下单轨模式、践行上下并举治理模式的重要支撑,注重以“和为贵”思想指导个体的道德修为和道德教化。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必须建立在追求和谐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社会阶层的引导,按照作为公秩良俗的礼仪文化来规约人际关系及人群关系,进而营造出充满活力的、安定有序的社会公共生活秩序。在多元文化不断交融的当下,社会流动性加速,政治生态与社会治理格局不断调整,依托礼仪文化来促成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礼貌沟通,保持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自为状态,维系公共场合进退有礼的生动局面,自然尤为重要。因为,礼仪文化是礼和仪的有机统一,不仅是对他人尊重和敬意的表现,更是对他人的一种宽容态度,是各种错综复杂关系的调节剂,通过向他人展现礼仪、表示理解和宽容,做到“和为贵”,将有效化解矛盾,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构建诚信友爱的社会秩序。

共赢是礼仪文化理性力量的内在源泉

共赢是人类交往的重要动机,也是礼仪文化开启人情往来模式的内在动力。社会性是人类最基本的特点。作为个体的人十分弱小,无法应对自然界的各种风险,合则共赢,分则俱败。与谁合作?如何合作?是人类交往首先要思考的问题。实际生活中,由于个体自身禀赋的异质性、成长环境的差异性、文化传统熏染迥异,会形成“性相近,习相远”的局面。面对复杂的自然界,人类应对生命困境的智慧彰显出来,“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们自觉择其善者而交往合作。又由于人人期望拥有自己的私人空间,如何保持交往的得体与适度便成为一个难题。礼仪文化在此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巧妙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与摩擦,逐步确立起共同认可,约定俗成的吉、凶、军、宾、嘉的各种仪制,并且对这些仪制所蕴含的伦理道德反复论证、适时调整。通过理性选择与代际传播,礼仪文化成为维护人伦差异的标准,在差异化的个体之间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交往模式。这种立足于个体的他律、保证人类组织成社会的有效力量,是人们内心服膺自觉遵循的礼仪文化,有别于国家制定的“法律”,其影响力无论在精英阶层还是普通民众之中都取得了足够的认同。礼仪文化不等同市场规则下的平等、直接、快速的交易方式,而是差异格局下自觉、委婉、长效的诚信体系,镌刻出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形象。

必须指出的是,共赢是礼仪文化演绎传承的内在动力,但礼仪文化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而是从各自文明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是区分“自己人”和“外人”的重要标尺。礼仪文化首先适用于“自己人”之中,而“自己人”拥有的交往圈便构成了熟人世界。在一定意义上说,熟悉意味着一种信任感,且这种信任是交往与合作共赢的重要基础。或许有人以为,现代化所伴生的变化性与流动性,冲淡了人情,甚至冲散了熟人社会圈子,社会渐趋原子化了,合作共赢的运行模式发生变化了。礼仪文化作为共同经验及个体自觉遵守的规约力量日渐衰微,貌似失去了存在价值。然而,社会发展的现实景象是,居于共同生存与发展的共赢需求,当下既存在熟人社会陌生化现象,也普遍存在陌生人社会熟人化的现象。单位的拟家族化、社区的类大家庭化,都显现出通过交往将陌生人转为熟人,重构熟人社会的诉求。也就是说,无论中国社会如何变迁,人们出于安全的需要,依然首先依赖世代层累、约定俗成的礼仪文化,它们就像天然地长在人们的脑海一样,无需刻意,就会被选择、被传递。

感恩是礼仪文化情感认同的基本路径

互敬互爱、知恩图报是人际交往的基本法则。为彰显互敬互爱,人们往往选择“礼尚往来”,并进而将情感升华为知恩图报。施恩者和受惠者通过恩建立了联系后,依然能达到和谐的初始状态。知恩图报是双向的情感共鸣,首先施恩者所给予的恩惠是基于施恩对象的实际需要和内心需求的;受恩者在接受帮助后出于内心深处的感动,产生要力所能及地将关心再反馈给施恩者的念头,这是一个双向的良性心灵动态互动的过程。同时,施恩者与受恩者的身份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随着施恩与受恩活动在人们一次次不同的相遇中演绎,双向性的感恩得到了多向度的发展。

如果说西方人通过与上帝交流来诉说生命的意义,中国人则需要通过彼此间人心映照来表达自我价值。在现代的礼仪文化中,感恩是以个体平等性为基础,以情感互益为方式,以法制性为规范的表达,主要有孝、仁、忠等形式。孝要求尊亲、敬老,感念父母养育之恩,百善孝为先,对父母的回馈是理所应当的。但亲子也是两个独立个体,子代对父代的孝应该是情感自觉认同驱使下的感恩。同时,父代也要对子代怀有感恩,客观来看,作为父代生命延续的子代,自出生的那一刻起就给予了父代心灵上的慰藉。根据礼仪文化的要求,个体对他人、他物都不应有欠。但在现代化生活中,个体势必对他人存在欠,这种欠所引发的感恩之情则需要以还的方式回馈。按照礼仪文化的逻辑,这个过程应在现有法律的允许之下进行,其中交换的主体是情,介体是物,通过多向度的发展,知恩图报之情遍及社会,上升为更高层面的忠。忠要求爱国奉献,铭记国家的栽培之恩,国家是个体与社会在和谐的状态下应运而生的产物,它反应了个体关于共赢理念的最大公约数,正因为它的存在,个体才能心无旁骛地去提高自身的最小公倍数,因此,个体出于对国家的感恩应增强自身社会责任感,当万千个体迸发的情感汇聚到一起,就会上升为国家意志中的文化底色,从而滋养所属个体的精神世界,国家的政策、制度就在其中内化成礼,引导人们自觉地遵从。

(作者分别为江西农业大学政治学院教授;江西农业大学政治学院讲师)

【注: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中国礼仪文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7BKS066)的成果】

【参考文献】

①杨伯峻:《论语译注》,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

②杨逢彬:《论语新注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

③谢丹:《荀子注译》,太原:书海出版社,2001年。

④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年。

责编/陈楠 美编/王梦雅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张忠华]
标签: 礼仪   逻辑   运行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