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中国经济,必须审视“时”与“势”。
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此时,“机遇”二字,已被赋予新内涵——
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绿色发展、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带来大量新机遇。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前行脚步坚定,在“时”与“势”的变与不变中,抓住机遇、主动作为、迎难而上,实现了新发展。
在审时度势中把握新机遇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自身正在“深度转型”,近14亿人口的大市场与世界“深度互动”,中国经济每天发生着新改变,在压力与动力的交错中,涌现新机遇。
用“机遇”视角,看今年以来出台的诸多举措——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等,加快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为在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中实现转型带来新机遇;
多省份严格生态保护红线、《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实施方案》公布等,加快了绿色发展,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新机遇;
亚投行成员增至97个,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等,推动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为经济拓宽广度与深度带来空间上的新机遇;
……
时移势易,机遇依然在我。
打开新机遇大门的钥匙,是对新发展理念的践行。
当中国经济站在前进的十字路口,“新理念”与“新机遇”的对应关系越来越清晰,认清世界发展大势,把握中国经济跳动脉搏,才能解答时代命题,明确未来方向。
在主动作为中抓住新机遇
任何经济学家都不会否认,中国经济正在进行一场再塑。
这在一季度统计数据中,可以得到印证——
服务消费占最终消费的比重为47.7%,较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1.4%,增速比全部投资快5.1个百分点;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19.3%,比全部投资快13个百分点;
新兴服务进出口同比增长12.6%,高于整体增速10个百分点……
中国经济版图上,消费结构、投资结构、出口结构都在悄然再塑——
辽宁,一个正在抓住新机遇的省份。以优化营商环境、国企改革等为抓手,深化改革开放,一季度,经济增速时隔四年多再次回到6%以上,当季民间投资增长17.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9个百分点。
数字经济,一个正在抓住新机遇的行业。一大批中国企业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有利时机,正在把技术创新的后发优势、技术应用的领先优势和大市场优势转化为数字经济的发展优势。
机遇,属于有准备的人。
新机遇,源自多年来中国经济实力的积累,做大市场的积蓄,改革开放红利的积聚。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基本面保持“稳”和“进”,为抓住新机遇谋发展夯实“底气”;减税降费、稳定扩大就业、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政策,为抓住新机遇创造条件;不少地方、企业积极主动作为,抓住新机遇,将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4月份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巴克莱银行、摩根大通等海外机构纷纷上调对中国经济的预期预判,对中国经济前景表示乐观。足够的韧性、巨大的潜力、不断迸发的创新活力,也印证着中国经济长期向好趋势没有也不会改变。
在迎难而上中开拓新机遇
中国经济发展新机遇,是顺应世界发展大势的新机遇,也是与世界共享的新机遇。
当前,正是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的重要时期,中国因势而谋、顺势而动,主动在其中发挥更大作用。
迎接新机遇,也在创造新机遇,给自己创造新机遇,也在给别人创造新机遇,中国经济在各种新机遇的叠加互动中,发展跃升。
机遇的大门不会一直敞开,发展的路也不会一片平坦。
从外部看,世界经济不确定性还比较多,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仍在抬头;从内部看,中国经济结构性矛盾还比较多,经济运行面临下行压力,特别是实体经济还面临着成本上升、盈利能力下降等一些矛盾和困难。
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具有全局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具有紧迫性、加快绿色发展具有长期性……在瞬息万变的外部内部环境中,抓住新机遇本身就是一场挑战。
“把握重大战略机遇的新内涵,不是天上掉馅饼、顺水推舟的机遇,而是逆水行舟、滚石上山的机遇。”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韩文秀说,化危为机,转危为安,就能不断打开新空间。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
历史的机遇稍纵即逝。在中国发展进程中,曾经历过丧失发展机遇的苦痛,也经历过抓住机遇的跃升,当新机遇的大门打开,中国早已做好准备。
中国经济前景向好——庞大的消费潜力、继续出台更多深化改革开放的举措、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共振……中国拥有将新机遇转化为新发展的能力。
中国经济未来可期——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十分强烈,中国人民有战胜各种困难挑战的坚定意志和能力,团结一致抓住机遇,用实干开辟出一片新天地,中国经济就会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据新华社北京5月2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