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日前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华文明是亚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他强调:“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深入阐释了中华文明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的深厚底蕴,深刻阐明了中华文明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的特质与气质,为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强大正能量。
1
中华文明拥有辉煌的历史,积淀了深沉厚重的文明财富,为世界文明宝库增添了中国成分,作出了中国贡献。
中华文明蕴含的哲学智慧﹑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历久弥新,今天依旧可以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提供启迪,为治国理政提供启示,为全球治理提供启发,为道德建设提供资源,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提供智慧。比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民胞物与,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民惟邦本,仁者爱人”的治国理念,“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处世之道,“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道德境界,“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人类意识,“正心诚意,修齐治平”的心性修养,“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存理念,“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实践精神,“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精神气质,“过犹不及,执两用中”的辩证智慧,“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的礼治精神等,这些思想理念和文化精神闪耀着恒久的思想光芒。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些优质基因并没有失传,而是在不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适应,与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相契合,为调适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的身心关系提供智慧启迪,焕发出强大的文化生命力。
毋庸讳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超越时空的文化基因并不会因为时代变迁而中断。中华民族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染了传统文化的色彩;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治理中国这样的国家,不能忽略历史文化传统的深厚影响。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践行者、弘扬者,党的指导思想、执政理念、政治文化乃至政策方针都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积极向上向善”的优质基因,“跨越时空、超越国度”的思想精华,“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资源已经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有机成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标识,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思想资源,成为造福人类、安邦济世的珍贵财富。
2
中国有能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这是我们的文明自信。但自信不等于自大,文明自信本质上应该是一种兼收并蓄、从容吐纳的自信。
一方面,中华文化是一座浩瀚的思想库,里面有很多珍宝,但也不乏糟粕,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可以复活于当代、贡献于世界。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于农业社会,与自然经济天然契合。但是,今天时代不一样了,农耕文明升级为工业文明,自然经济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的变迁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原封不动保留传统文化的一切方面。中华文明有的内容可以超越时空,有的内容则已尘封;有的可以古为今用,有的则应束之高阁。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因此,今天我们只能从实际出发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择善而从,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使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与市场经济相契合,与现实文明相融通,共同服务于安邦济世、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
另一方面,中华文明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开放”不仅意味着向历史开放,向实践开放,也包括向其他文明开放。习近平主席指出:“各种人类文明在价值上是平等的,都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现代西方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相较于封建时代的文明成果,是历史上的一大进步。16世纪以来,西方大踏步前进,将长期雄踞世界之巅的东方古国远远地甩在了身后,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功不可没。今天,以平等谦逊的心态对待西方,以西方为镜鉴反观自我,目的不是为了“让自己变成西方”,或成为西方的又一个“他者”,而是为了吸纳别人优长,保留自身特色,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
当然,吸收借鉴西方文明成果不能失却自我,一些人只看到西方的好,忘却自身的好,这种归于一尊的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在现实中是行不通的。个别人附和“西方中心论”者的霸道逻辑,将起始于欧洲的文明进程视为“唯一成功和正确的发展逻辑”,他们只认同一种文化,那就是西方文化;只接受一种结局,那就是世界文化西方化、西方文化普世化。这就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
3
中华民族的复兴,也应当是中华文明的复兴。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文明,在未来世界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必将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几个世纪以来,伴随着西方世界的群体性崛起,伴随着西方文明的世界性扩张,西方精心包装的诸多标识性概念和话语在全球知识界具有强大的统治力,几乎囊括了当今世界所有重大问题的解释权和话语权。然而,中国复兴极大地动摇了世界文明的传统格局,中国复兴之路蕴含的文化精神、哲学智慧、价值理念是中国对于人类的重大贡献,人类有望迎来不同于过往的崭新文明时代。比如:
关于现代化的道路选择,“西方道路是实现现代化的唯一正确可行之路、普世之路”曾长期在世界学术舞台上掌握绝对的解释力和话语权。现代化是所有国家的共同志向,但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模式是否可以输出?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事业究竟路在何方?长期以来,西方的答案清晰而确定——现代化=西方化,经济全球化=西方化,“除了资本主义,他们别无选择”!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绕开了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模式,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宣告了“西方道路是实现现代化的唯一正确可行之路、普世之路”论的谢幕。
关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历史终结论”曾一度垄断了这个问题的解释权。民主自由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但民主政治是否存在统一的标准和模板?西式自由民主究竟是历史进化的终点还是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历史终结论”宣称,西式自由民主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构成历史的终结。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绕开了资本主义的政治框架,为人类对美好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宣告了“历史终结论”的终结。
关于世界文明的未来走向,“西方中心论”曾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过去一段时间以来,世界文明秩序本质上是西方精神的世界化,是地域性知识的普世化。所谓普世价值论、西方中心论不过是守护西方利益的卫道士,是西方文化霸权和文化殖民的结果。这种文明秩序与人类社会的发展逻辑、经济全球化的演进逻辑、世界历史的正义原则相背离,是世界上诸多矛盾的深层次根源。习近平主席倡导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这一新文明观是对西方中心论、文明优越论等陈旧论调的超越,为人类文明发展指明了一条和谐共生之路。习近平主席指出:“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如果人类文明变得只有一个色调、一个模式了,那这个世界就太单调了,也太无趣了!”不同文明包容互鉴,生活才会多姿多彩,世界才会姹紫嫣红。我们应该秉持平等和尊重,摒弃傲慢和偏见,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知,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
进入21世纪,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新型经济全球化方案,倡导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张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合作观,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人类共同价值,主张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倡导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倡导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等,这就是行走在复兴之路上的中国对于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假以时日,这些中国理念、中国主张、中国方案必将深刻改变世界文明格局和话语格局,迎来美美与共、和谐共生的多样文明时代。
(作者: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执笔:陈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