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学校安全风险防控 > 智库研究 > 正文

宗春山:“玻璃心”孩子背后的家庭教育问题

4月17日晚,上海17岁男孩跳桥的视频上传到网络之后,全民扼腕的同时,再度引发了大家对家庭教育的思考。

在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每分钟就有2个人死于自杀,还有8个自杀未遂。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曾发布的《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其中两个数据让人心头一颤:5个中学生中就有1人曾考虑过自杀;较上个世纪相比,青少年自杀率提高了60%。

冰冷的数字和热血的生命,让我们禁不住感叹:现在的孩子,心灵为什么如此脆弱?可是,培养出如此“玻璃心”孩子的,不正是家长本人吗?而又有多少“小恶魔”,是家庭教育缺位的结晶?

家庭教育≠挫折教育

近几年,家长开始意识到挫折教育的重要性了。但关于挫折教育,很多父母存在一个误区,他们以为的挫折教育就是人为地给孩子们制造一些所谓的挫折,让孩子们经历一段痛苦,走一段路,制作一些缺失感等等。

首先,生活本身就充满了挫折。我常说,生活就像一个旅馆,每天都会有不速之客,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喜怒悲乐的事件,你只要真实地面对它,就足够你挫折和痛苦的了。

其次,经历这些人为的东西,有用吗?我看未必。中国有句俗话:“吃苦不思苦,一辈子白受苦。”如果孩子没有形成好的反省能力,没有建立积极的思维模式,即使吃了苦,也没有价值。积极的思维模式,才是真正面对挫折最有效的一种解决方案,也是我们最需要培养的。

只可惜,现在的父母绝大多数是消极性思维,甚至灾难性思维:你不写作业,就考不上好高中,找不到好工作,没有好的人生了……这种可怕思维长期作用的结果就是,孩子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觉得是世界末日。

真正的挫折教育,是认知模式的训练,而非吃苦本身。如何建立积极的思维模式呢?这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绝对避免对孩子说出或做出那些伤害性的语言和行为。比如,“笨死你算了”“你死给我看”“我养你有什么用”……这些极端性伤害语言,家长真的不能张口就说。

家庭教育≠揠苗助长

中国式家庭教育的可怕还在于:笨孩子被嫌弃,优秀的孩子也被嫌弃。

很多家长在看到孩子冰冷的尸体之后,第一反应是难以置信:我的孩子如此优秀,他的未来如此光明,怎么会自杀呢?这些家长不知道的是,孩子自杀的根本就在于他的优秀。

“做不了第一名,不如死了算了。”这就是很多优秀孩子选择结束生命的理由。

很多父母家庭教育的模式就是:高标准严要求。自小对孩子要求的标准非常高,只要孩子没得第一名,父母满脸失望,言辞间表示,有这么好的家庭条件,不考第一名真是不应该。在这种高压环境下,培养出的是追求完美的脆弱灵魂。

家长爱孩子,首先要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每个孩子都是一座宝藏,我们根据孩子的特点来教育孩子,孩子才能大放异彩。其次,要懂得信任、鼓励和欣赏孩子,尽量多的去了解他、理解他、倾听他的想法,如此,孩子才不至于因为过多的负面情绪累积在心,心理发展出现畸形。最关键的是,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懂得“慢”下来,为了让孩子适应快节奏的社会,而不断地催促他、改变他甚至责骂他,这种做法是在干扰和破坏孩子的成长,甚至会摧毁孩子的自信,只会让他愈加的不适应。

健全的家庭构造≠健全的家庭职能

有一个四岁小女孩告诉我,妈妈打她的时候,她对妈妈说:“妈妈,你打我,你手不疼吗?你下次打我的时候用苍蝇拍吧!”被打了还心疼她的妈妈,为什么?她是弱者,她没有能力跟你抗衡,她只能用更善的方式来获得你对她更多的关照和爱。

很多家庭有健全的构造,却没有发挥健全的家庭职能。孩子在这样的家庭,连足够的爱都得不到,遑论教育了。

“13岁少年锤杀父母”案发之前,这个孩子还写了一篇作文,描绘了一个全家齐乐融融的美好画面。而实际情况是,孩子的母亲和姐姐都有精神疾病,家里也很贫困,靠父亲一个人苦撑着。

针对这一事件,我在接受采访时,表明了两个态度:其一,悲剧的根源在于家庭功能的严重缺失。比如,母亲对儿子那种细腻的爱和养育,是这个男孩长期匮乏的。缺失的爱,导致爱的能力丧失,面临一些问题和突发事件的时候,他不能去感受对方的痛和爱。其二,青少年的暴力犯罪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几乎看不到什么蛛丝马迹,一瞬间爆发出严重的后果。长期缺乏关爱的孩子就是控制不住自己,他对自己身心、大脑、情绪的认识还不足以支撑他对暴行进行控制和判断。这既是青少年的一个特点,也是我们对青少年犯罪量刑的一个重要参照。

一个极端的犯罪背后,尤其是青少年犯罪背后,一定有复杂的原因。其中,家庭教育的缺失,往往是犯罪的根源。对于这样的家庭,国外早就有社会干预。这些年,我也一直在呼吁,社会工作者进入非正常家庭,弥补母爱缺失或家庭贫困。

孩子的问题,终究会在成人那里找到根源。教育错了的儿童和未受家庭教育的儿童,都需要我们更多地去思考和预防。希望,天下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家庭里得到关爱和支持,让他们能有足够的力量面临人生的各种磨难。

[责任编辑:张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