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早期介入?
家长应该干预孩子的欺凌行为,越早干预越好,因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的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就越来越难以改变。
我们常说“3岁看大,7岁看老”,这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1980年,英国伦敦精神病研究所教授卡斯比同伦敦国王学院的精神病学家们进行了一项实验观察。研究者以当地1000名3岁幼儿为研究对象,先是经过一番调查分析,然后将他们分为5种类型:充满自信型、良好适应型、沉默寡言型、自我约束型和坐立不安型。到2003年,这些3岁的孩子都长成了26岁的成人时,卡斯比教授再次与他们进行了面谈,并且对他们的朋友和亲戚进行了走访。这些3岁幼童的言行竟然准确预示了他们成年后的性格。这一实验为“3岁看大”的说法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卡斯比教授指出,孩子性格形成和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就在3岁之前,这个阶段的孩子跟随什么样的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就将形成相应的性格。和其朝夕相处的成人所说的每一句话,所做的每一个动作都可能会深深地烙在他们的心灵深处。
家长早期干预孩子的欺凌行为应该从学龄前就入手。我们说,欺凌是一种学来的行为,这个“学”不仅仅指从别人身上学到的,还在于孩子在一开始出现欺凌行为时,家长的反应是及时制止还是鼓励,是放纵还是欣赏,家长的后一种态度会强化孩子的欺凌行为,导致欺凌不断升级。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反应是孩子建立行为准则的一个重要条件。
学龄前是欺凌行为模式建立和重塑的关键期,家长一定要抓住这个关键期,对孩子的攻击行为及时进行矫正。
哪些行为在学龄前已经是一种欺凌行为了?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第一,故意摔坏玩具。孩子因为自己不高兴或者这个玩具是人家的,拿过来摔碎了,这种恶意的、故意的破坏就是一种欺凌的萌芽。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小朋友经常带着好奇心去毁坏玩具,比如,这皮球里面的气怎么进去的?它怎么会跳?一刀扎进去,球就坏了,这种行为因为没有任何恶意,没有任何情绪,是探索,家长应该鼓励,而不是限制。
第二,故意挑衅或者讨厌其他人。这种孩子平时招猫逗狗的,没有任何原因就打别人一巴掌,动不动就看不惯谁,嫌这个身上脏,嫌那个长得丑,这种孩子身上已经有了欺凌的萌芽,家长一定要及时矫正。
第三,缺乏同理心和道德感。所谓同理心,又叫作换位思考、神入、共情,指的是我们能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进行思考的一种方式,即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在我们身边,有的孩子肆意抢夺别人的玩具,看到别人哭了无动于衷,甚至为了让哭的人住嘴,会威胁恐吓甚至暴力制止哭泣的孩子,这就是缺乏同理心的表现。所谓道德感是一个人对自己或他人的动机、言行是否符合社会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有的孩子故意推倒路上走得慢的老人,挨了批评,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就是一种道德感缺乏的表现。
第四,伤害小动物。美国前联邦调查局犯罪心理学家约翰·道格拉斯认为,孩童时代虐待小动物、超过正常年龄尿床、纵火可以并称为“杀人三合一”的基础。孩子对小动物生命的漠视,反映出了他内心的暴力倾向。孩子伤害小动物有两种初衷:一种是孩子把自己对待小动物的方式当作是对小动物好,虽然小动物很难受;另一种是孩子无视小动物的痛苦,把小动物当成发泄的工具,不高兴的时候就踩它一脚,扎它一下。无论出于什么心理,孩子的做法都是无视小动物的生命,无视小动物的情感,他现在能做出伤害、虐待小动物的行为,以后就能做出欺凌同学的行为,家长一定要重视。
第五,攻击他人。很多家长觉得小孩子攻击别人是因为不知道深浅而不予重视,这是大错特错的。孩子在做出打别人、骂别人、抢别人东西等攻击行为的时候,他能体会到一种情感宣泄的快感,家长如果不及时制止,他会认为这种行为是正当的,长大后的暴力欺凌也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以上这些是在学龄前孩子身上所呈现的欺凌行为的萌芽,家长们一旦在自已的孩子身上发现这些行为,就要小心了,如果置之不理,这些行为只会越演越烈。那么,家长在干预孩子的行为时,应该如何做呢?下面两个相反的例子可能会对家长有所启发。
阳阳到外婆家玩,外婆家院子里有四五个小朋友在一起玩,他们平时每天都玩在一起,面对外来者阳阳有点排斥。有一个小朋友看到阳阳在玩新玩具就走过来,阳阳很警戒,他抱紧玩具:“不给你。”小朋友就下手去抢,阳阳妈妈看见了,就鼓励阳阳说:“他抢你的,你就抢他的。”阳阳就真的放下自己的玩具去抢这个小朋友手里的玩具,小朋友不撒手,两个人打作一团,这时,阳阳妈妈又出现了,她抱走阳阳说:“咱们不跟他玩了。”
这个案例中,阳阳妈妈的做法是出于对自己家孩子的心疼,可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出,她对自己孩子的攻击行为持赞赏、鼓励的态度,这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