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学校安全风险防控 > 智库研究 > 正文

宗春山:父母如何预防孩子欺凌别人?(3)

我们再来看一个相反的例子:

兄弟俩跟着妈妈逛商场,弟弟被一个鬼怪道具吓哭了,哥哥就笑话他:“真胆小,你至于吗?”这个时候,妈妈对哥哥说:“弟弟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你不要笑话他,你应该让弟弟知道那个东西是假的,一点都不用害怕,你应该去安慰他。”

这个案例中的妈妈对孩子缺乏同理心的做法进行了及时干预和处理,言辞肯定、坚决地指出了孩子行为的偏颇之处,让孩子第一时间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这种做法是非常好的。

家长在干预孩子欺凌行为时,应该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一是不能漠视。面对孩子的欺凌行为,很多大人觉得小孩子今天打架了明天又和好了,这是很正常的事情,长大了,他自然会发展出正常的人际交往。实际情况是,可能有一些孩子会,甚至可能多数孩子会健康成长,但是一定有一部分孩子需要家长后天去调整、去纠正。

二是及时、严肃、坚定地纠正。当发现孩子有欺凌行为时,家长越早发现、越早处理越好。在处理时,家长一定要注意保持严肃而坚定的态度,不能出现任何模棱两可的言辞,因为一旦你有一点模棱两可,孩子就会将它当作你对他行为的默认,理解成你对他的行为是认可和鼓励的,他的这种攻击行为就会得到强化。

在具体情况下,我们不能等晚上回家吃饭的时候再跟孩子说“今天你跟人打架不应该”,这种做法不及时、不正式,而是应该马上跟他说“因为你嫉妒或者无脚去骚扰别人,这是不可以的;因为你自己不高兴你就摔坏玩具,这是不可以的”,以坚定的语气告诉他做错了,不能给他找往何的理由。之后,我们可以说“摔东西不对,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气愤和不高兴?”,给他一个引导,“你可以说出来,你可以嚷出来,前捷是你不能伤害到别人”。这时,如果孩子还是不冷静,撒泼打滚、哭哭闹闹,那家长要保持不动摇,可以坚定地告诉他:“给你5分钟在这里冷静一下,冷静完了我们俩再谈你的问题。总之,要让孩子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教育孩子远离暴力节目和游戏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有个非常著名的实验——波波玩偶实验。他们将一班孩子分成A、B两组,A组实验人员走进房间,在孩子面前拍打、殴打、摔打波波玩偶,然后扬长而去。B组实验人员走进房间,跟孩子们一起愉快地玩玩具,没有出现任何暴力动作,然后离开。随后,A组的全部孩子出现不同程度的模仿实验人员暴力殴打波波玩偶的行为;B组的全部孩子几乎没有出现暴力行为。最后班杜拉得出这样的结论:孩子们通过观察模仿暴力动作学会攻击,日后他们与同伴相处时,更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没有暴力模仿源的孩子则较少出现攻击行为。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把儿童在4~7岁归为直觉思维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无法用抽象的概念思考,凭直觉进行判断。儿童在看多了暴力电视镜头后,就会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一定的认知,常常会误以为暴力情况反映的就是社会现实,以为暴力是解决冲突或达到一般手段不易获得的目的的直接方式,将暴力当成问题的唯一解决方式。暴力镜头对儿童极具暗示作用,儿童长期耳濡目染后,比较容易在类似的生活情景中表现出攻击行为。

某地就曾发生了一起典型的因受电视暴力内容影响而引发的惨剧。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与邻居家的两个小兄弟模仿《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烤羊肉的游戏,结果,把两个小兄弟绑在树上,点着火,造成了严重烧伤。

越年幼的孩子,越容易把电影电视剧中的场景当成真实发生的事情,更为严重的是,暴力场景会对孩子的行为产生长久的影响,一是孩子学会了攻击,二是孩子对暴力去敏感化。

心理过敏和心理脱敏是心理学上的两个概念,心理过敏指的是由不良刺激物引起的异常反应,它真有病态特性。例如运动员对临场干扰刺激物反应过敏就会产生疼痛、惊慌、饥饿等不适感觉。通过言语暗示信息,让运动员积极投入带有疼痛感的运动项目中去,以降低某些本体感受的痛觉敏度,这就是去敏感化,也就是心理脱敏。正常情况下,人们会对暴力行为有恶心、恐惧等不适感觉,而长期观看暴力影视作品会产生去敏感化的效果。这样的孩子对暴力行为很少会觉得情绪不安,并且更能够容忍真实生活中的暴力。如果暴力行为引不起孩子任何的情感波动,他们就会更容易成为欺凌者。

现实生活中,“电视保姆”是最便宜和最有效的保姆,的确,对于很多妈妈来说,最缺的就是时间了,只有当孩子坐在电视机前,自己才能做点事情。现在,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很多孩子早早就拿到手机,拿到iPad了,很多妈妈表示“这样孩子就不烦我了”。这些家长需要警醒,电视和其他电子产品里面的暴力节目、暴力游戏将带给孩子不可挽回的伤害,万万不可因为偷懒而将孩子置于这种暴力环境中。

上一页 1 23456下一页
[责任编辑:张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