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出台,可以说是我国学校安全工作一个里程碑式的标志,其标志着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安全工作开始逐步的步入正轨。近些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纷纷组建了专门的学校安全管理机构、制定了系统的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体系、开展了系统的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演练。正是在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学校安全工作较之以往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学生伤害事故的数量大幅度的下降,尤其是校内安全事故的几率下降的非常明显。据教育部的统计,当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中,有96.37%是发生在学校之外的!
虽然我们的学校安全工作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在当前学校安全工作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例如2014年,云南昆明的校园踩踏、山东蓬莱的校车事故、全国各地的溺水事故等依然夺走了一些中小学生的生命……对于我们来说,生命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宝贵的。一起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一个学校可能只是千分之一或百分之一的损失,但是对于一个家庭确是百分之百的损失!因此,对于我国学校安全工作来说,如何在现有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升学校安全的质量,减少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笔者认为,我国当前学校安全工作的发展面临着六大趋势。
一、学校安全管理的标准化趋势
当前我国的学校安全管理中,因为对于一些学校安全管理的细节没有具体的标准可以依据,就导致了学校安全工作的随意性比较大,校与校之间的差距也比较大。例如在青海玉树,因为学校组织学生每周进行一次应急演练,所以当地震来临时学生能够迅速逃生。但是笔者在一些地方的调研中发现,一些农村地区的中小学从没组织学生开展过应急演练。所以,有必要建立一套系统的学校安全管理标准体系,使每一所学校的安全工作都能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的运作,这样就能减少学校安全工作当中的不规范行为。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和中国教育学会组织起草的《中小学安全管理标准(建议稿)》现已完成,在教育部2015年工作计划当中,也将印发《义务教育学校安全规范》列入了今年的工作计划。可见,学校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工作在今后将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二、学校安全管理的专业化趋势
当前,我国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大多已经成立了学校安全管理的专门机构,大部分的学校也都指定了专门的负责人管理学校的安全工作,在河北藁城市等一些地方还专门设立了学校安全副校长。但是,与学校的其他工作不同,学校的安全管理的专业性特征近些年越发明显。一名学校的普通教师显然无法胜任学校安全的管理工作,一些缺乏安全管理知识和经验的安全管理人员由于缺乏专门的知识,造成学校当中的安全漏洞频出。所以,在今后应当进一步的突出学校安全管理的专业性,学校安全工作的负责人必须要经过系统的学校安全培训,掌握学校安全事故预防、应对与处理的基本知识与能力,取得上岗资格证书之后才能担任学校安全的管理人员。
三、学校安全教育的技能化趋势
在我国中小学,已经基本实现了安全教育的全覆盖,各级各类学校通过安全课、班会、讲座等形式对学生开展了各方面的安全教育。在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校岗位安全职责》中,要求学校负责安全工作的副校长要负责落实每周一节课、每月一次安全讲座、放学前一分钟的安全教育,从而从课时上保证了学校安全教育的效果。但是当前的学校安全教育往往存在着知识性的传授过多,而缺乏对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更缺乏对学生安全技能的培养,这就造成学生虽然具有辨别危险的知识,但是缺乏安全逃生、自救自护的相关技能。所以在今后的中小学安全教育当中,应当进一步加强对火场逃生、绳索打结、高楼逃生、溺水漂浮等方面的技能教育。假如每一名中小学生都学会人工呼吸、心肺复苏和灭火器使用等基本技能,他们不仅可以保障自身的安全,更重要的是,当这些孩子今后走入社会,会整体提升整个社会的安全素养,大幅度的压缩意外死亡事件的发生。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学生安全技能的教育对硬件的要求较高,所以建议在市、县建立中小学生安全技能培训基地。当前,吉林省、成都市等一些地方已经建立了学生安全技能的培训基地,为学生安全教育的技能花提供了硬件保障。
四、教师安全培训的全覆盖趋势
在当前的学校安全教育与培训当中,我们发现最得最好的是学生的安全教育和校长等管理者的安全培训,但是学校班主任、教师等教职工的安全教育是当前的一个薄弱环节。这就造成学校的教师不知道如何避免常见事故的发生,发生事故以后束手无策,从而导致后果的加重。要保护未成年学生,对学生实施安全教育,教师首先就要具备必要的安全技能。因此,学校应当建立定期的教师安全培训制度,提升教师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与安全能力。使每一名教职工都知道如何避免学校常见事故的发生,熟悉学校的应急预案,发生事故后能够迅速带领学生逃生,并且掌握灭火器使用等一些最为基本的安全技能。
五、学校安全工作的社会化趋势
如前文所述,当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中,有96.37%是发生在学校之外的。这既说明了近些年学校安全工作效果明显,校内安全事故的数量大幅度下降,同时也说明了当前中小学生校外安全的状况甚为堪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发动社会力量,保障中小学生的校外安全就成为今后工作的一项重点内容。一些地方已经采取发动家长志愿者的形式,保护学校周边的安全,尤其是中小学生上下学高峰期的交通安全。还有一些地方的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积极与当地的河流、水库的管理单位、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等协作,共同采取措施防止中小学生最为高发的溺水事故和交通事故的发生。近两年,教育部也发放了《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督促家长做好子女的校外安全教育。另外在我国山东的一些地方,利用家长委员会等组织参与学校安全事故的处理,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后,如何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到保护中小学生安全的工作当中来,将是减少中小学生意外事故发生的有效方式,也是今后应当进一步重视和加强的方面。
六、学校安全工作的法治化趋势
教育部针对学校安全管理专门发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曾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法治化进程的推进,部门规章的法律效力较低已经成为制约学校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前在我国,由于缺乏针对学校安全事故处理的法律和法规,结果造成大量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都采取了一些非正规的手段,甚至在一些地方发生了围堵学校大门,严重影响学校教育教学开展的事件发生。这种情况的发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的发展,使得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如履薄冰,甚至取消了一些常规性的体育锻炼和校外活动,极大地影响了学校的工作。在这种背景下,必须及时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利用法律的手段对学校安全工作加以规制。我们既要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受到伤害的学生提供合法的救济,也要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学校的合法权益。教育部在2015年的工作要点中提出,要加快《学校安全条例》的立法进程。在未来《学校法》等立法当中,也必然会对学校安全等问题作出必须要的规制。在国家的法律法规出台之前,有立法权的地方可以积极推进学校安全的地方立法,避免消极等待国家立法出台的情况,以及时解决当前安全安全工作当中存在的一些棘手问题。所以,学校安全工作的法治化也是今后学校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趋势。
学校安全不仅是教育系统的重大任务,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生命不保,何谈教育。只有坚持生命第一的原则,在遵循科学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学校安全工作的新路径、新趋势,才能进一步提高学校安全的工作水平,保障中小学生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