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建设应把握四组关系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教授周尚意:城市文化建设,一方面要把握该做什么,另一方面要把握不能做什么。一般而言,该做什么是不能穷尽的,但某个城市、某个时期不能做什么,这是比较容易想清楚的。在做与不做之间,有四个比较难于把握的问题,一不小心就容易掉入陷阱。
第一,追求文化产业的GDP和避免人性异化的关系。一个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得特别好,但与此同时,也可能催生了一代高强度工作制下的年轻从业者。这种被强制灌输的加班文化,压缩了劳动者的生活时间,可能导致马克思所说的人性异化。这是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必须注意的。
第二,文化包容和文化批判的平衡。城市文化建设经常会遇到古文化和今文化、雅文化和俗文化、中华文化和外来文化孰优孰劣的问题。文化的自信来自我们对任何文化都有清晰的判断,既懂得如何尊重、包容他者文化,吸纳自己和他者文化的精髓;也懂得甄别和批判自己文化和他者文化中的糟粕。
第三,倡导人文精神和发挥科技力量的平衡。当前铺天盖地的新技术力量推动着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不断发展。科技的力量确实可以培养出一个全新的文化消费群体,创造出一批高技术含量的文化产品,造福人类。但是文化发展最终还要回归到人的力量,回归到人的伦理道德基准上。
第四,历史宏大叙事和地方叙述魅力的平衡。在城市文化通过建筑、雕塑、其他艺术作品表达出来时,如果过于强调宏大的、抽象的符号,就会冲淡城市文化的多样性和真实感。有时城市里一个小地方的文化表达,就能真正感动人们。比如北京金鱼池小区放置的雕塑——小妞子,她是老舍作品《龙须沟》中的苦命孩子。透过这个雕塑,当地人可以唤起远去的生活记忆,其他的人可以看到,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首先选择城市最穷、最破、最脏的居住区进行改造。这个雕塑既叙述了龙须沟地覆天翻的故事,也折射了大时代进程中的一朵浪花。
稳妥把握这四组关系,将推动首都文化展现出人文性的高度、包容性的广度、文化自觉的深度、文化创造的新度,这是首都文化应有的样子。
城市公共空间要涵养烟火气、人情味
三联书店编辑周玖龄:北京文化具有多元叠加性,不同身份群体内部交往频繁,但彼此之间存在隔阂。城市文化不可能脱离城市生活的根基和居民生活经验的供养。一方面多元叠加构成了北京文化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形成广泛认同的城市文化需要大量的公共对话。
北京应涵养具有烟火气、人情味的公共交往空间,通过公共交往让市民更好地认同城市文化。而公共交往空间的建设,重点在于开辟空间,而不在于空间之内填补的具体内容。有胡同生活经验的人会有感觉,尤其是大杂院,经常有一些居民坐在门洞里聊天,慢慢熟悉起来,对邻居有了感情,从而对街道有了感情,这就是一个认同感形成的过程。现代城市中很多新的中间地带,比如各类口袋广场、健身广场,都可以被很好地利用起来发挥交往功能。归根到底,城市公共空间的塑造应以人为尺度展开,充分考虑人的生活需要、审美追求、交往需求,注重便利性、舒适度。
城市建筑也是公共空间的一部分,不论是不是公共建筑,都会承载一定的公共功能。纽约市要求所有的建筑都必须预留出一定的公共陈列空间,陈列艺术作品,它的城市景观因此而更加丰富多彩。北欧一些国家也有这样的经验,比如丹麦大概有十几个城市明确立法规定,城市一楼的临街店铺不得引入银行保险公司。因为其立面非常枯燥,业务也非常单调,不能提供审美、交往的功能。北京布局城市公共空间,可以借鉴这些经验,通过预留公共陈列空间、雕琢楼宇立面设计,提升城市艺术感,拉近城市景观与民众生活间的距离。
文字整理:谭一鸣 郑芳芳 谢玉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