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方位而正则,五精帅而来摧”。历史方位是客观事物在历史进程中的前进方向和所处位置,认清历史方位是决定发展成功的根本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四川要迈步新时代、肩负新使命、开启新征程,需要对省情再审视,进一步深化对四川所处历史方位的科学认知。四川是西部省份,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仍是最大省情,发展不足问题仍然突出,同时发展的空间和潜力也很大。这阐明了新时代治蜀兴川的历史方位,我们要立足最大省情谋求最大发展。
立足地理特点谋发展。“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发展首先要立足于自己的一方水土。“天下山水之观在于蜀”,这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特殊恩赐。从地理上讲,四川具有以下特点:“邻居”省份最多。地处中国西南、长江上游,与7个省市区接壤;地形复杂多样。分布有平原、丘陵、山地、高原、草原等各种地貌;国家生态安全重要屏障。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在国家生态安全中肩负重要使命;动植物基因库。地处横断山脉过渡带,地势起伏大,气候立体,动植物资源丰富,有许多珍稀、古老的动植物种类,是全国乃至世界珍贵的生物基因库之一;水资源丰富。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889.75亿立方米。水资源以河川径流最为丰富,号称“千河之省”;旅游资源禀赋良好。山川秀丽,民风淳朴,文化多彩,有九寨沟、峨眉山、都江堰等世界级旅游胜地。物华天宝、钟灵毓秀为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立足人口特点谋发展。“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是推动发展的关键因素。四川人口特点:一是人口大省。2017年末户籍人口9102万,居全国第3位;常住人口8302万,居全国第4位。四川人口流动趋势从2011年出现拐点,常住人口由减少变为增加,而且增加幅度逐渐增大。在人口回流的同时,四川的实业还没有充分发展起来,工业化的道路走得较为艰难,无法为回流的人口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二是劳务输出大省。四川是人口净流出省份,人口流出规模一直较大,常住人口比户籍人口少800多万,这一趋势至今没有根本改变。三是人口区域分布不平衡。甘孜、阿坝、凉山三州加起来面积超过全省60%,人口不到10%,经济总量只有全省的5.3%。而成都平原经济区8个市,面积占全省的17.8%,常住人口占全省的45.8%,经济总量占全省的60.6%。这表明,我省人口分布的胡焕庸线特征明显。四是人口老龄化加快。60岁及以上人口1672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0.3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23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五是移民大省。“湖广填四川”“三线建设”“西部大开发”等移民潮,构成了四川人口的主体。移民来自全国各地,各地风俗相互融合、渗透,形成了四川人包容乐观、热情诚恳、处事果断等品格。六是多民族聚居地区。有全国第二大藏区、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区。
立足区域特点谋发展。“见骥一毛,不知其状。”发展需要宏观把握区域差异,不可偏于一隅。从整体状况看,我省区域竞相发展态势逐步显现。首位城市强势提升,次级区域加速突破,底部基础不断夯实。但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尚未根本改变。从首位城市看,虹吸效应仍然大于溢出效应。从五大区块看,发展差距仍在加大。从腹地支撑看,县乡规模仍待扩大。城乡发展差距有所缩小,但县乡行政区划偏小问题较为突出,四川县级、乡镇区划平均面积为2646平方公里、104.53平方公里,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78%、42%,县乡规模偏小成为制约腹地支撑能力的重要因素。坚定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新时代四川发展的重要任务和必然选择。
立足交通特点谋发展。“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是古人对四川过去交通状况的形象描述。现在,经过交通枢纽优势再造,四川交通领域投资连续5年居全国前列,为开放夯实了基础。目前,四川航空运输已形成一定优势,高速公路情况也比较好,但是,铁路、水路差距较大。特别是铁路网络覆盖不足,人均密度低,高铁营业里程仅为750公里,等级也不高,与四川在全国的经济地位和自身发展要求不相适应,“蜀道难”问题仍没有彻底解决。四川经济外向度偏低,外贸依存度仅为10%左右,比全国低20个百分点,比重庆低10多个百分点,和陕西处在同一水平。此外,四川的对外投资额排名全国第15位,与四川的经济体量极不相称。我们要破除盆地意识,推动四川全面开发开放。推动四向拓展、全域开放,互联互通是特点。“一大”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大。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总量之比保持较高水平,说明四川经济对投资依赖度大。“四少”:一是科技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少。二是人均可支配收入少。三是货物出口贸易额少。四是外商投资企业及投资额少。“三差”: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优化性差。2017年第三产业比重达到49.7%,比全国低1.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差。需大力推动产业结构向价值链高端不断迁移;民营经济发展整体活力差。全省企业数居全国第6位,民营经济占据“半壁江山”,但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7.1%,比全国低13.3%。破解“三分之一”现象困境,实现四川经济由“高速度”向“高质量”发展,要着重做好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发展动能和提升质量规模三篇文章。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省情对我们的发展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既有突出问题,也有发展潜力。总之,只要我们立足于省情实际,正视不足,解决问题,扬长避短,发挥潜
度更应当审时度势,切不可麻痹大意。经济发展上,如果把全国分为上中下三个方阵,四川省情存在“两个三分之一”现象,即论总量,各项指标基本上处于全国前三分之一方阵;但是,论均值,就基本上处于全国后三分之一的位置了。“三分之一”现象折射出四川“大而不强”“大而不富”“大而不均”的省情特征。具体而言,四川经济发展呈现“一大四少三差”的特点。“一大”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大。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总量之比保持较高水平,说明四川经济对投资依赖度大。“四少”:一是科技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少。二是人均可支配收入少。三是货物出口贸易额少。四是外商投资企业及投资额少。“三差”: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优化性差。2017年第三产业比重达到49.7%,比全国低1.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差。需大力推动产业结构向价值链高端不断迁移;民营经济发展整体活力差。全省企业数居全国第6位,民营经济占据“半壁江山”,但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7.1%,比全国低13.3%。破解“三分之一”现象困境,实现四川经济由“高速度”向“高质量”发展,要着重做好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发展动能和提升质量规模三篇文章。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省情对我们的发展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既有突出问题,也有发展潜力。总之,只要我们立足于省情实际,正视不足,解决问题,扬长避短,发挥潜力,就一定能够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作者系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教授)
文章发表于《四川日报》2018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