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典型经验 > 正文

生态南宁:在解放思想中不断探索治理症结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科学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多做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协调相促进的文章,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突出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生态资源是全人类最宝贵的资源,“绿城”生态优势是南宁市面向全国最具竞争力的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南宁市始终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重要讲话精神和“建设壮美广西 共圆复兴梦想”重要题词精神。在解放思想,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走科学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   

提升环境监管能力,环保铁军不断锤炼。南宁市环境违法查处力度位列广西全区之首,2016年以来,南宁市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3000多人次,检查各类企业、建筑工地18000多家次,处理信访投诉43206件次,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432件,处罚金额7918.5万元。有力有效保障了环境质量改善与环境安全。2015年实施新环保法及配套办法以来,累计实施按日连续处罚2件,实施查封、扣押131件,实施限制生产、停产整治案件48件,移送拘留31件,移送环境犯罪8件;2018年南宁市的行政处罚案件数、处罚金额数和四个配套办法案件数与2017年相比分别增长了22.7%、132%、300%。环境信访投诉逐年下降,南宁全市境内未发生过较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有效保障了环境安全。南宁市还完成了2016年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涉及6个问题整改销号;2018年督察“回头看”涉及的6个问题已基本完成整改3个,另外3个正在有序推进。

南宁市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需持续发力。南宁市属于工业化滞后的后发展欠发达地区,招好商引好资困难大,在引进低污染、高附加值项目上缺少竞争优势,新兴产业发展尚不成熟,生态经济、生态产业融合和联动发展程度低。降低能耗强度要继续加压。近年来,南宁市通过深挖潜力、多措并举推进节能工作,能耗强度连续较大幅度下降。“十三五”前两年,南宁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7.77%,完成“十三五”总目标的53.60%,超过40%的进度目标要求,目前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已经很低,下降潜力很小。加上目前南宁市重点耗能行业中的大多数企业均已采用当前最先进的技术,能耗基本上都已达到全国行业内先进水平,而南宁全市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需要较长的时间。环境空气质量需持续巩固。南宁市仍面临着运输结构调整等深层次问题以及空气质量达标基础薄弱、臭氧污染凸显、机动车尾气污染突出、科研能力不足、科技手段欠缺等问题,要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实现空气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差的目标,仍需持续发力。流域污染治理需久久为功。南宁市流域断面仍面临着网箱等污染源以及水利枢纽等因素的影响,控源截污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快。黑臭水体攻坚治理任务艰巨,相关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能力不足、老旧城区污水管网错接、漏接及雨污混接历史欠账较重这两个深层次问题尚未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要加快推进。乡镇(街道)及农村环境保护监管力量薄弱,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低,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成后运行维护管理资金短缺、难以发挥应有作用,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及保护工作开展难度大,农业面源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问题依然突出。

生态文明建设阶段目标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污染防治“1+4”系列方案各项措施,坚持源头治理。强化大气污染防控。持续抓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建好用好扬尘治理“慧眼”系统,深入实施扬尘、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等污染治理工程和清洁能源替代工程,2019年确保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1.6%以上,PM2.5平均浓度不超过35微克/立方米;2020年确保南宁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2.0%以上,PM2.5平均浓度不超过34微克/立方米,共同守护好“南宁蓝”。狠抓水污染防治,强化饮用水水源地监管保护。按照全流域、全要素系统治理思路深入开展黑臭水体治理“五大攻坚战”。严格城市和工业园区排水设施运营监管,加快推进“厂—网—河(湖)”一体化长效管理,搭建水环境全要素“蓝色智慧”管控平台。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集中整治江河湖库“四乱”等突出问题,加快建立“一河一档”,落实“一河一策”。到2020年,主要河流监测断面以及大王滩水库、西津水库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达到100%,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达到国家考核目标,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在 90%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III类的比例100%,完成国务院“水十条”治理目标。有效管控土壤环境风险,加强农用地分类管理,持续开展化肥农药使用减量等行动。严格土壤污染、涉重金属企业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治理。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抓好平里静脉产业园和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扩容工程建设,加快江南循环经济产业园、易腐垃圾就地处理等一批固废处理设施项目建设和建筑垃圾治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工作。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78.9%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重点行业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比2013年下降12%;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并逐步改善;洋垃圾零进口,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3%以上,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体系基本建立。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加快推进广西—东盟经开区、南宁经开区、六景工业园区等生态化改造和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设,大力推进高新区开展低碳工业试点园区建设。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支持一批本土生态环保企业做大做强。发展循环经济,开工南宁糖业蔗渣发电热电联产等项目。加强电力、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企业节能降耗监管,推进工业企业燃煤小锅炉“煤改气”。积极开展节能宣传周、低碳日、世界环境日和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等,倡导文明、节约、绿色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全力保障环境安全。开展环境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强化新环保法及配套办法运用,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持续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绿盾”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问题、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问题、群众信访投诉问题、“散乱污”问题等的整改。推进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和一般固体废物的防治,保障核与辐射环境安全,预防和遏制突发环境事件发生。

持续巩固提升生态优势,强化生态示范创建。持续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积极组织申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广西壮族自治区级生态县、生态乡镇和市级生态村等。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大力推进“十镇特色、百村示范、千屯升级、万屯整治”工程和“村屯整治”助推乡村生态振兴行动,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抓好村容村貌整治提升、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重点任务落实。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树牢生态底线思维,推进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维持南宁全市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在22%以上。编制南宁市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实施规划,深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试点。加大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完善自然保护区多部门联合监管工作机制,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严肃查处自然保护区内违法违规活动。分级强化湿地保护修复,加强森林生态修复,优化大王滩等库区树种结构。持续深化邕江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积极创建公园城市和国际花园城市。

2018年南宁全市102个乡镇“四所合一”机构全部挂牌并实现实体运作,2019年稳步推进“三项改革”,挂牌成立南宁市生态环境局,县区派出局人员上划、转隶到位,内设机构及派出机构进一步健全。不负时代,南宁市生态环境局2016年获全区环境保护系统记二等功集体。2名执法人员被评为2017年度全国环境执法大练兵先进个人。2018年获评“全国环境保护系统先进集体”,1人获评“2018广西最美环保人”“全国2018最美基层环保人”。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当前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形势严峻,必须科学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首位,要坚决担负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努力实现生态环境“高颜值”,让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增长点、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支撑点,让“中国绿城”南宁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

(作者系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网地方部主任 刘让兴)

[责任编辑:赵楠]
标签: 南宁   症结   生态   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