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天下:十户人家七十年》,徐永辉著,红旗出版社出版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新年伊始,收到红旗出版社寄来的徐永辉同志的摄影作品集《家国天下:十户人家七十年》清样稿,嘱我作序,因而有幸先读到书稿。
一张照片既是昨天的新闻,又是今天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春风拂过大地,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怎么样?打开图册,几百张照片穿过历史呼啸而来。这一组组时代“圆梦曲”的图文报道,既是十户普通人家七十年连续而完整的家庭档案,也是共和国七十年从贫穷到富强的缩影,每一个重要历史节点上的社会变迁都能在这一幅幅照片中找到相对应的生活佐证。
跟踪这十户人家七十年的,是今年已九十高龄的“跟踪摄影第一人”——浙江日报资深摄影记者徐永辉同志。他从二十岁拿起相机一直到今天都冲在拍摄一线,“乡音无改鬓毛衰”,历尽沧桑而初心不改,喜农民所喜,悲农民所悲。他走进中国最底层农村,走进中国农民的家,融入个人的全部情感,跟踪拍摄黄岩农民叶根土、余杭农民汪阿金、龙泉扫盲模范李招娣、兰溪种田女状元胡香、金华青年陈启达等家庭的生活变迁。用他的话说,“我永远要把群众当作亲人看待,我的镜头虽然拍过形形色色的人,但我最爱拍的,非农民莫属,因为我也是农民出身,农民受苦多、觉悟高、对党的感情最深”。可以说,永辉同志的每张照片都沾着泥土的芬芳和受访者的体温,展示着劳动人民的命运、共和国的命运。
新闻纪实摄影“怎么拍”固然重要,但“拍什么、为谁拍、为什么拍”更重要。我很欣慰地看到,永辉同志的镜头里,记录着浓浓的乡情乡愁,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奋斗史和文明进程,血水、泪水、汗水,哭声、笑声、歌声都在他的摄程之内。
绝不仅仅是物质富裕、绝不仅仅是腰包鼓了,就能自立于民族之林。当中华民族走向强盛的时候,我们必须拷问历史:有什么让我们感动和崇敬?是什么值得我们追随?
信仰更珍贵。从这些普通劳动者的脸上,我们可以看到对中国共产党一直信赖和追随的真诚笑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也没有中国老百姓的新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出版这本摄影作品集,不仅能够对读者进行鲜活的爱国主义教育,而且也可以对广大新闻工作者进行一次生动的“四力”(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教育,这是我读后最深的感受。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说:“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
时代需要这样的光影书——记录伟大时代,讲好中国故事。
走遍天涯路,最是乡情深。乡愁,是家国情怀,是文脉绵亘,更是精神归属。以此祝贺永辉同志《家国天下:十户人家七十年》摄影作品集的出版。
(作者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主任,曾任中共河南省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