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过去70年的经济发展和国际的主流思路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从大的方面来讲,可分成两个阶段:一是,从1949年到1978年,当时我们推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二是,从1978年年底到现在的改革开放,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们学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原著和苏联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我们参考的经验主要是苏联的经验。这种发展方式可以让一个发展中国家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迅速建立起一个现代化的工业体系。尤其,我国在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就可以试爆原子弹,70年代卫星就可以上天,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二战以后国际主流宏观经济学理论-凯恩斯主义和发展经济学理论-结构主义,也主张由国家主导来建立进口替代的现代工业体系,但是,和我国一样,经济发展的总体绩效不高,人民的收入水平低,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
我国于1978年年底在亚洲社会主义国家当中率先进行从计划经济体系向市场经济体系的转型。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包括苏联、东欧则随后在80、90年代开始转型,其他非社会主义的拉丁美洲、南亚、非洲的发展中国家也在80、90年代从政府主导的进口替代经济向开放的市场经济转型。
上世纪80年代国际上的主流思潮是新自由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不好是因为政府对市场干预太多,造成各种扭曲,经济发展不好是由于政府失灵造成的。当时的主流思潮认为要向市场经济体系过渡就必须建立起市场经济所必要的制度安排。市场经济体系需要哪些制度安排?市场的好处是能够有效配置资源。怎么样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答案是价格必须由市场决定。在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转型前各种价格主要由政府决定,因此,主流经济学家开出的药方有三:第一,这些国家必须价格市场化,由市场的供给跟需求来决定价格。第二,要让市场价格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所有的国有企业都必须私有化。第三,财政必须平衡,不能出现赤字,避免财政赤字货币化,价格才能稳定,如果出现了高通货膨胀,生产和消费行为会被扭曲。
当时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形成的“华盛顿共识”主张市场化、私有化、宏观稳定化这三化的改革必须同时到位才会有效果。如果市场放开了,产权不改革,结果会更糟。或者市场放开了,产权改革了,但宏观上面不稳定,结果也会更糟。
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经验和反思
我们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转型,没有按照当时国际上主流的看法。我们是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式推行了渐进式双轨制改革。在转型时,给原来优先发展的国有企业提供了转型期的保护补贴,放开了一些过去被抑制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准入,并积极因势利导其发展。开始的时候我国基础设施很差、营商环境很不好,就设立了经济特区、加工出口区等,在园区里改善基础设施,实行一站式服务,创造局部有利条件来克服基础设施和营商环境的瓶颈限制。
上世纪80、90年代时,国际上除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必须以“休克疗法”才能成功的“共识”之外,还有一个所谓的“共识”,就是像中国推行的那种渐进双轨转型(同时有市场又有政府在配置资源)是最糟糕的制度安排,因为政府的计划价格低,市场的价格高,就会产生套利的空间,衍生腐败,并且导致收入差距扩大。这些现象在我国转型后确实出现,80年代最时兴的一个行业叫做“倒爷”,“倒爷”为了得到这些低价的计划物资,就通过各种关系去寻租,这样就产生了腐败,同时,带来了收入分配的问题。
80年代主流学界反对中国渐进双轨改革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些确实存在的问题,所以,只要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一放缓,中国崩溃论的声音就会涌现。但是,我国过去40年不仅经济发展快速,而且是同期世界上唯一没有出现经济危机的国家。绝大多数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则根据主流的“华盛顿共识”来转型,结果则是经济崩溃、停滞、危机不断。而且,世界银行和欧洲开发银行,在苏联、东欧和拉丁美洲国家有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明,像腐败、贫富差距等因转型带来的问题,他们也有并且普遍比我国严重。而且,在推行市场化、私有化、宏观稳定化以后,这些国家的平均增长率比转型之前的60、70年代还慢,危机发生的频率比原来还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