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社会治理 > 乡村治理 > 正文

四川达州10位百岁老人 “青梅煮酒论英雄”

核心提示: 每年五、六月份,是达川乌梅采摘的季节,今年也迎来了小丰收。当地为复兴乌梅产业,深挖乌梅历史文化,提升乌梅经济价值和文化附加值,举办了首届乌梅旅游文化节,把这一特色产业推向世界。

2017年6月20日上午,中国乌梅之乡—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在百节镇乌梅山广场上演了一场现代版的“青梅煮酒论英雄”,当地10位百岁老人,围着一口直径2米的大锅煮青梅酒,随后,达川首届乌梅旅游文化节开幕。

每年五、六月份,是达川乌梅采摘的季节,今年也迎来了小丰收。当地为复兴乌梅产业,深挖乌梅历史文化,提升乌梅经济价值和文化附加值,举办了首届乌梅旅游文化节,把这一特色产业推向世界。

“酒香传家!煮酒咯!”20日上午9时,随着“乌梅仙子”一声呐喊,煮酒开始了,直径2米的大锅装满了2吨乌梅酒。当地10位百岁老人,在“乌梅仙子”的协助下,再现“青梅煮酒”场景,乌梅山广场顿时酒香四溢。

只见百岁老人们一个个脸色红润、精神矍铄。“我泡了一辈子乌梅酒,也喝了一辈子乌梅酒”,101岁的达川老人庞毅甫笑着说,兴盛时期,达川家家户户都种乌梅,乌梅酒也成为各户人家的必备酒。

乌梅酒在当地被称为“长寿酒”,据达川区民政局统计,达川八九十岁以上的老人有近3万人,百岁老人有16人。为庆祝乌梅丰收的喜悦,达川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翻山铰子”舞蹈也来助兴。

此次活动中,在当地脱贫攻坚战中表现突出的10位“实干家”,还被评选为十佳乡贤。近几年,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为避免产业同质化竞争,复兴当地特色乌梅产业,用一片乌梅富了一方百姓,同时大力发扬乡贤文化,助力特色乌梅产业脱贫攻坚。

目前,达川区已发展乌梅10万亩,实现产值1.8亿元人民币。达川农村贫困人口已由2012年的181366人减少到2016年的50576人,特色产业扶贫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

达州市委常委、达川区委书记许国斌表示,达川区试点乡贤文化 特色产业组合拳将从达川乌梅开始,让乡贤文化助力特色产业脱贫攻坚。

“乡贤是最了解农产品、也是对农产品感情最深的人,用乡贤代言农产品,能够更好解决市场对产品的信任度以及市场对产品的溯源。同时发展乡贤文化,以文化树人,涵养文明乡风,营造良好的乡村秩序。”许国斌说。

[责任编辑:韩冰曦]
标签: 达州   青梅   四川   老人   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