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时事洞察 > 正文

红色村庄的美丽蝶变——“红船精神”在海盐的生动实践

作者: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年巍

百年中国长卷,历史的追光始终跟随着一叶红船。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

图为红船模型。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年巍 摄

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一大旧址中重温誓词,在南湖红船旁沉思历史,重申中国革命精神之源“红船精神”,强调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让“红船精神”永放光芒。

回望90多年峥嵘岁月,“红船精神”所承载的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是激励我们党顽强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一级教授韩庆祥表示,我们要大力挖掘和分析产生一系列精神背后的根基、本源、事实,让这些精神落地生根、枝繁叶茂。

“新时代新使命,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红船精神是新时代所需要的精神动力。”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晓峰表示,一种精神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长盛不衰,根本在于这种精神不仅源远流长、根深蒂固,而且是时代与实践的一面镜子,不断将时代精神之精华纳入自身,将实践创新之本质融入自身,使得这种精神永恒不朽。

图为“红船精神”的雕塑。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年巍 摄

精神源于历史、基于实践、映照时代。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北团村,正是“红船精神”的践行者。北团村面积2.8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00亩,共有18个承包组,农户545户,总人口1821人,2018年村级集体经济经常性收入158万。

“这些年来,村子的环境越来越好了,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曾经的村干部莫社良感慨良多,“现在新农村建设搞得非常好,有技术的人基本都可以找到工作,不用外出打工了。”

北团村村民委员会副书记张建红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我们集中开展村庄全域整治,对农户房前屋后历年积存的乱堆放、露天粪坑进行清理,利用村庄零星用地建设健身场地、停车场地、景观节点,实施村庄杆线地埋整治工程和农村生活污水纳管收集工程等。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这些年,北团村先后获得“省级文明村”、“省级生态村”、“省级科普村”、“省级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省级卫生村”、“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图为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北团村党群服务中心。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年巍 摄

“我们主要做好了三个示范。”海盐县秦山街道党委委员万胜龙总结道,在党建引领上做好示范,打造凝心聚力之北团;在集体经济上做好示范,打造产业兴旺之北团;在新农村建设上做好示范,打造生态宜居之北团。

党的各项富民政策能够有效地推进和落实,基层党员干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五星达标、三A争创”工程是海盐县针对乡村振兴推出的具体举措。为确保该项工作落在实处、取得实效,海盐县通过强化清单助推机制,优化协调共促机制,建立先行试点机制,在党建引领下,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带领群众一起参与乡村建设,对乡村经济、环保、治安、道德等进行全方位改造。

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2018年,海盐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3亿元,同比增长7%;财政总收入83.88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7.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9%和16.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73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590元,同比均增长7.5%以上。

万胜龙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今年,我们会建设美丽乡村升级版,重点打造村部及周边环境提升建设,紧密接入“乡村振兴示范园区”的建设。北团村全体党员将牢记嘱托,在创业富民、美丽乡村建设的征途中砥砺前行。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初心和使命的精神形态就是红船精神。坚守这份初心和使命,就是传承和弘扬红船精神。在新时代,红船精神不仅没有远去,而且离我们越来越近,我们更加感受到红船精神的当代价值。”颜晓峰说道。

[责任编辑:赵光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