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思维要变,但养老育小的责任义务不能变
小农思维就是自给自足的思维。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社会化服务也越来越发达多样,自给自足的经济自循环模式不符合市场经济原则,必须打破。但不管服务业如何发达,人们应该担负的教育子女、赡养老人的责任和义务不能全部推给社会,社会也无法代替家庭承担责任。
有些农村青年打着外出务工的旗号,长期脱离家庭,上不赡养年老的父母,下不抚育年幼的子女,逃避养育责任,只顾自己潇洒,为社会为家庭为未来留下诸多隐患。无论社会如何发达,养老育小的家庭责任和义务都必须承担,社会只能随着时代的进步多一些分担。家庭是社会最基础的细胞,维持家庭关系稳定的根本就在于上能养老,下能育小,代代传承。
文化传承要变,但传统文明的弘扬不能变
人类有史以来的文化传承方式主要靠先辈的经验积累,一代一代向后人传递,在科技飞速发展、信息大爆炸、技术化社会全覆盖的当下,文化的传承方式已发生逆转,年轻人头脑敏锐,善于接受新事物,首先掌握现代科技知识,然后再传递给老年人。回家问问儿子、问问孙子的事越来越多。
虽然文化传承方式被颠覆,但几千年积淀的传统优秀文化依然闪光,不能丢失,必须继承好、发扬好。比如乡村熟人社会世代累积的“家园红利”,是我国乡村最有价值的优质文化资源。所谓“家园红利”,即熟人社会长期共同生活积淀的一种社会共济互助福利。它对于资源配置、矛盾调处、邻里互助、应急事务等方面的处置,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乡村人口流动的加剧,“家园红利”正在弱化,提倡、保护、支持“家园红利”的巩固,应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抱残守缺要变,但闪光的人生信条不能变
“父母在,不远游”“三纲五常”等诸多古代人生信条,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生成的,只能代表那个时代的文明。在交通通讯不发达的古代,出远门要花很长时间,也没办法与家人联系,赡养父母就成了问题,今天“千里江陵一日还”已是家常便饭,尽可以远游。
诸如此类的古训,放到今天就成了残缺的文明,不可循规蹈矩死守,食古不化。但有些人生信条是必须世代坚守的,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耕读传家是中国乡村最具代表性的教子方略,世代传承不曾中断的中华民族农业文明,靠的就是耕读并举。云南怒江沿线的乡村前些年到处都有“上了初中,再去打工”的标语,而现在新的读书无用论有所抬头。“知识改变命运”的信条任何时候都应坚守。
小富即安要变,但量力而行的方略不能变
吃饱了、穿暖了、口袋里也装满了,于是就整天从酒场到牌场,吃喝玩乐、花天酒地。或安于现状,无所事事;或四方云游,不思进取。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不奋斗就不可能有幸福。物质生活富足了并不代表就幸福。奋进开拓,永不停步应是人生的追求。一些从乡村走出来的青年,往往找不准标杆,总想着学那些云端里的人物,结果会很惨。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但一定要切合实际、量力而行。好高骛远,盲目求大,心有余而力不足,会一事无成。故乡容得下肉身,容不下理想,只好远走他乡;城市容得下理想,容不下肉身,落得无处栖身,这种“灵”与“肉”的撕裂,是当下大多数农村青年的苦痛。在理想与现实中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能干什么,该干什么,适于干什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可浑浑噩噩。
陈规陋习要变,但公序良俗的遵守不能变
物质丰裕了,乡村里的婚丧嫁娶、“人情礼”越滚越大,攀比之风,到处弥漫。有的人就变着法子办酒宴掏别人的口袋,如小孩出生、满月、百日、周岁、入学等都要办宴请客。有的家庭一年应付这些五花八门的“人情礼”要花几万元。又如盖楼房互相比阔,多少年的积蓄都花在房子上。乡村脏乱差的环境见怪不怪,你乱扔垃圾他乱放柴草,公共卫生不知维护。这些都需要重构乡规民约,引导改变。
但对于国家和社会,在存在与发展过程中所必需的一般秩序不能改变。所谓一般秩序即善良风俗和公共道德。如跳广场舞,应在不影响附近居民生活的前提下进行,强身健体也需要尊重他人。中国乡村长期生成一个人情社会,处理事情的一般规则是“情理法”,为人情做假证的事多有发生。今天是一个法治社会,必须坚守“法理情”的原则才是现代社会公民维护公序良俗的应尽责任和义务。
人类花了一百万年才进入青铜时代,只用了几十年就进入了信息时代、人工智能时代,世界还在加速飞旋。理清“变”与“不变”,把准方向,该变的力促其变,不该变的执意坚守,让亿万农民和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在大变革的时代洪流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是乡村振兴的必修课。
(作者为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农经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