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实践奋斗新征程 青春筑梦新时代”2019温大暑期社会实践再出发

社会实践是青年学生练就过硬本领的“大熔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青年要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注重在实践中加强磨练、增长本领;要不怕困难、攻坚克难,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做成一番事业、做好一番事业。

每年暑假,温州大学里总缺不了那么一批热爱公益,勇于实践的大学生,他们烈日与酷暑,走出校园,来到乡村、来到基层、来到西部…,开展一系列关乎教育、文化、经济、健康等实践活动。

他们寻访身边的美丽河湖,解码周边水质情况;他们描绘美丽基层,助力乡村振兴;他们关注留守儿童,让孩子在家门口也能学到城市的精品课堂;他们关爱革命老兵、基层党员,一起回顾峥嵘岁月,寻找入党、从军的初心;他们宣讲国旗文化、非遗文化、禁毒文化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示新青年的担当……这个夏天,温大青年以实际行动,深入基层,服务社会,书写了青春的色彩。

感受沧桑巨变,助力乡村振兴

2005年,温州大学商学院来新安老师开始担任平阳县冯宅村的经济顾问,2006年,来老师带领一帮大学生组成实践队进驻冯宅村,取名“青春相冯”,此后的13年,每年暑假来老师都会带领实践队来到冯宅村,13年间,“青春相冯”实践队在来老师指导下,为冯宅村制定的“十年发展规划”被村委采纳,冯宅村的孝文化被挖掘整合,冯宅村的乡村规划和布局变得井然有序;13年间,冯宅村相继荣获“浙南孝悌第一村”,省级文明村、森林村、宜居示范村、市级村庄整治合格村、文化示范村、生态绿化村、县级卫生先进村、民主法制村,森林村庄等荣誉称号,2017年更是被评为全国文明村。今年,“青春相冯”实践队如约来到冯宅村,通过开展“为长辈理发”“家务承办”“团员饺子宴”等活动,进一步加大对孝文化的宣传。并在对过去一年的发展情况进行收集、分析、反馈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冯宅发展模式的特色和时代背景做出新的改变和规划,此外,实践队还在用自身所学协助冯宅村两委成员申报温州市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龙背村、外村、底村、中村、垟头村、五四村、上村……这个夏天,来自温州大学筑梦—新时代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调研实践队的45名实践队员,将他们的青春背影留在了文成县各村落的乡间小路上,“我们是从侨乡文化、基层党建,村落规划、村史研究等四个方面开展调研,了解现况,并结合我们队员专业技能,形成调研报告,提交给当地政府”实践队队长说道,“目前我们的涉及四各方面调研报告初稿已经完成,每份都在5000字以上,关于侨乡文化的都写到了10000字以上了”,话语间透着一份骄傲与自豪。

唱响主旋律 讲述国旗的故事

“妈妈,我们和国旗合个影吧!”7月10日,由温州大学国旗护卫队“青春旗帜”实践队组织的“我和国旗合个影”主题活动在温州道德观如期举行,简单的一面国旗,短短的2个小时时间,30余组市民自发与国旗合影,他们当中有儿童、有大学生、有成人、也有老人,他们姿势不同,或点赞,或敬礼、或情不自禁的轻声歌唱,他们再用最朴实,最真挚的方式表达他们对国旗的敬意,对伟大祖国的热爱。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而我们国旗的设计者曾联松先生正是温州大学的校友,为宣扬国旗文化、庆贺建国周年。这个暑假,温州大学组建国旗护卫队“青春旗帜”实践队,通过国旗文化知识讲座、知识竞赛、知识问卷、升旗活动等多种形式,宣讲着国旗文化。

寻访革命老兵 重温红色记忆

徐宪拱老人,89岁,1948年入伍,1951年入党,参军三十余年,当过游击队,做过警务员,还驾驶坦克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退伍后,回到老家怀溪镇水口村担任村支书依旧不忘为百姓服务。7月14日,面对温州大学“惜阳”实践队的来访,老人很高兴,一边回忆军旅生活,一边告诫实践队员,“你们年轻人要努力学习,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国家就是要靠人民的觉悟,靠人才,靠你们这一代人。”徐老先生推心置腹的一席话,令所有队员们都受益匪浅。

黄天益,76年入伍,入伍不到2个月,唐山大地震发生了,黄天益老人随部队第一时间赶往灾区开展救援,随时发生的余震并没有让他退缩,救灾结束,黄天益老人主动请缨,留在唐山参加灾后重建,这一呆,就是三年。

这个夏天,温大“惜阳”实践队慰问了35位革命老兵,通过聆听革命老兵故事,给老兵们打开了一扇陈述的窗户,也让大家一起重温那段红色记忆,弘扬革命精神。“跟那些前辈在一起聊天,就像看书,感受不到年龄带来的差距,每一句话每一个故事都值得回味。”“惜阳”实践队队长宋亦男这样说道。

江心屿革命烈士纪念馆、虹桥起义纪念碑亭、南塘革命烈士纪念馆、翁垟红巾军起义遗址、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碑、中共浙江临时省委成立旧址、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温州大学老兵时代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寻访革命老兵的同时,也对瓯越大地上的红色文场馆与旧址进行了寻访与调研。

呵护童心童趣 支教逐梦成长

“小朋友们,通过我们的讲述,你们觉得叶挺鹏爷爷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7月14日,平阳县腾蛟镇苏步青学校内分外热闹。一群来自温州大学青韵实践队的队员们正给当地的小朋友们讲授红色教育课程之品德篇,生动有趣的语言,孩子们听得认真。

平阳作为革命老区,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底蕴,温州大学青韵实践队从2012年扎根平阳腾蛟,在探寻红色文化的举基础上,结合当地红色文化资源设计了一整套红色文化课程:红色文字之语文课、红色科学之实验篇、红色旋律之音乐篇、红色姿态之书法篇、红色情怀之朗诵篇、红色妙手之美术篇、红色精神之品德篇等。“通过上红色教育课,让我认识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很多可爱的革命前辈们奋斗的结果,他们都是我们的榜样,我要跟他们一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参加红色课程的陈俊杰小朋友说道。

从温州到青川,2300公里,36个小时的绿皮火车,坚守十年的初心不变,十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给青川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温州大学作为一所地方高校派出21名青年学子来到青川进行支教,取名温蜀。十年间,温蜀实践队共有150名余名成员参加支教,受教儿童人数累计达1000余人次(包括留守儿童300余人次),支教各类课程共5500余课时,十年后,温蜀实践队不忘初心如约而至,来到青川县竹园小学进行支教活动。今年夏令营的报名人数创历史新高,有170多人,在招生和家访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本次留守儿童在学生中占比约40%,所以本次支教活动新增了温蜀心理辅导站,旨在进一步关爱山区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立足侨乡特色 传承侨乡文化

如果你累了,请你靠一靠祖国的肩,侨联与你心心相连···”伴随着优美动听的歌声,2019年“中国寻根之旅”华裔青少年夏令营“相约温州营”温州大学分营在温州大学报告厅拉开帷幕,出席开营仪式的领导、志愿者以及营员在现场一起聆听这首代表华侨华裔心声的歌,歌声在报告厅久久回荡,每一颗澎湃的心也久久不能平静。

这已经是温州大学连续二十年承办“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而今年温大分营也成了历年来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一年,有来自法国、德国、意大利、葡萄牙等14个国家的232位华裔青少年参加此次夏令营。中华领袖营、中华武术营、中华音乐营、中华才艺营、中华设计营,五大营设置独特,温州大学的广大师生试图用全方位的形式增进优秀华裔青年对祖(籍)国以及家乡的风土人情的了解、认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众所周知,温州是著名的侨乡,据不完全统计,如今有50多万温州人遍布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挖掘“侨文化”,关爱侨界留守儿童,一直以来都是温州大学暑期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今年夏天,温州大学“亲情中华”温州侨界留守儿童快乐营再出发,文成玉壶、瑞安湖岭、瓯海仙岩、鹿城七都、永嘉乌牛……150余名温州大学志愿者兵分10路走进侨乡开始暑期实践,与800余名侨届留守儿童共度暑假。

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

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需要紧跟时代潮流,聚焦社会热点,五水共治、科普反邪、禁毒教育、非遗传承……伴随夏日热浪与阳光的,还有温大各支实践队扎根各地,挥洒着闪光的青春汗水。

7月伊始,温大“绿向导”暑期实践队队员陆续走进郭公山社区、高教博园社区、泽雅水库等地,开展了治水宣讲、问卷调查、水质检测等活动,将治水理念根植入家庭和社区。队长陈欣娅说,“五水共治就是‘吾’水共治,我们都应该节水、爱水、护水。”

这个暑假,温州大学“无毒有我”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近缉毒犬,利用抖音、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打造了一只温州本土的“网红”缉毒犬,并结合传统禁毒知识的教学与宣传,走进戒毒教学实验基地及社区,以此提高民众的毒品预防教育知识。

在乐清与平阳鳌江,温州大学“科普反邪”暑期社会实践队兵分两路开展反邪教育,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网络建设、反邪课堂、知识竞赛、反邪漫画、海报绘制、电影放映、反邪晚会、拍摄反邪微电影……这支连续7年的浙江省反邪教工作优秀实践团队在坚持每年传统实践活动的同时也积极探寻反邪宣传的新活动。

繁华的温州市区解放街上,有一家“修补时间”的老店——强达强达钟表文化中心。店内,身着白色工作服的国家级钟表修复大师陈强达正在为来自温州大学的瓯越匠心实践队的队员们展示钟表修复技艺,作为浙江省首批“万人计划”高技能领军人才之一,钟表界的“福尔摩斯”,陈强达从上千个繁复勾连的细小零件中找出关键疑难所在的技艺让实践队员们叹为观止,这更加坚定了队员们深入学习钟表文化,传承弘扬钟表修复技艺这项非遗文化的决心。

据悉,2019年,温州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暨新青年下乡集中行动以“助推两区建设,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围绕“祖国新时代,青年新作为”、“五四精神”永放光芒、“新青年下乡”助力乡村振兴、开辟“两山”理论新境界、助力温州“两区”建设、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最多跑一次”实践调研、美丽中国实践调研、“三禁三防三自一反、清朗网络空间等十大核心内容组建实践队伍152支,参与人数超过4000名,18级大一学生的覆盖率超过98%。

在这众多实践队伍中,更有多支实践队入选各级重点项目。温州大学法学院“亲情中华”温州市侨界留守儿童快乐营第十季暑期实践队等10支暑期社会实践队入选2018年温州市“新青年下乡”活动暑期集中性社会实践重点团队。温州大学瓯江学院“艺期一绘”等9支暑期社会实践队入选温州网重点媒体支持项目。温州大学学生会“筑梦:新时代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调研暑期社会实践队”等12支队伍获团中央2019年知行计划立项。

[责任编辑:赵光菊]
标签: 温州大学   暑期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