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网络空间全球治理进入深度调整的关键时期。各方制定出共同认可的网络规范,有助于优化网络空间全球治理体系。伴随互联网产业的高速发展,作为互联网大国的中国可通过国际平台机制建设、宏观规则与技术标准协同发展以及提升自身理念影响力等方式,深度参与网络空间国际规范体系的构建,推动全球互联网有序发展。
【关键词】全球互联网治理 网络空间 规则体系 【中图分类号】D815 【文献标识码】A
自从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商业化以来,作为人类创设的新型全球公域,网络空间治理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日渐成为全球治理领域的新兴议题。但由于各国互联网技术水平与普及程度存在差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互联网治理模式与政策并不相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相关规范与准则未能及时跟进,这导致网络犯罪等跨境违法行为层出不穷,国家间的网络攻击与威慑也并不鲜见。因此,各方均意识到在网络空间建立起相互认可的规范准则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必要途径。
中国的科技企业和科研机构积极从事互联网行业技术标准体系的构建,借助各类政府间与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参与网络空间普遍性国际规则的制定,提升了自身在该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作为互联网大国,中国需要在理念和实践层面采取一系列举措,推动各方协商制定出公正与包容的网络空间国际规范,这有助于建立一个安全稳定繁荣的网络空间。
助力国际协商合作平台建设
网络空间国际规范制定涉及官方与非官方层面的众多机构,多边协商对话平台的设立保证了各方能够就自身关心的议题开展自由讨论。一方面,中国要积极参与网络空间国际治理,在网络空间宏观规则与技术标准的协商中提升自身影响力,与现有的从事网络空间治理的国际组织一道发挥重要作用。中国一直强调联合国应当在网络空间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中国深度参与联合国及其附属机构的工作,并积极加入到联合国主导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和联合国互联网治理论坛(IGF)等组织的讨论中。早在2011年,中国、俄罗斯等上合组织成员国向联合国大会提交了《信息安全国际行为准则》草案,并在2015年升级了这份草案,代表新兴国家积极发声。通过人员培训、技术交流、理念构建等形式与相关国际组织深度合作,中国在网络空间的国际话语权日益提升。此外,中国还与区域性国际组织共同开展网络规则协商对话,尝试在地区层面制定包括打击网络犯罪与数字经济发展在内的可行性准则。
另一方面,中国可以积极搭建具有影响力的新型国际协商平台。世界互联网大会是中国举办的重要互联网治理多边论坛。借助这一新型国际对话机制,中国倡导网络空间治理的“四项原则”与“五点主张”,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提出在共建共治共享基础上,各方需要共同协商制定网络空间国际规则。这些倡议赢得了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认同。
国际平台是开展一系列网络空间治理行动的重要载体,规范构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各方充分、坦诚且无偏见的交流。多边机制的出现使各方协商与合作成为可能。中国作为网络大国,有责任和义务提供促进各方公平对话与协作的国际平台。未来,全球网络空间治理需要中国适时增加与优化相关多边机制,保证其发挥积极效用。中国在深度参与现有国际组织与多边论坛的同时,吸引更多利益攸关方参与到自身创设的新型国际平台中,这也是推动网络空间国际规范构建的重要方式。
推进技术标准制定与普遍性规则构建相协调
网络空间规范是一套综合性的治理体系,主要包括普遍性规则与技术标准两个重要领域。普遍性规则与技术标准相互促进,推动网络空间共有原则符合各方利益与期望。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非技术因素对普遍性规则的构建产生重要影响,所以更易产生争议与分歧。在技术标准建设层面,专业技术人员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国家产业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标准治理话语权的多寡。伴随着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互联网新技术的出现,技术标准的制定成为各国之间的竞争焦点。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大对互联网高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在一些领域已成为标准建设的重要引领者。中国专家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的人工智能标准,获得各国一致认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互联网技术与其他产业发展联系愈发紧密,技术标准深刻影响互联网相关配套产业建设。在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的指导下,中国与其他国家协商制定出可行的技术标准,有助于全球信息产业链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已在一些关键技术标准领域完成了从追随学习者到引领开拓者的历史性跨越。未来,中国需要在更多互联网技术标准领域取得优势地位,与各方在标准治理协商中寻求可行的突破点,共同享受网络新技术所带来的繁荣与便利。
突出自身理念影响力,与各方治理原则相融合
网络空间普适性规范的构建很大程度上根植于各国的既有认知。长久以来,各方在网络空间治理的概念理解与治理理念层面形成了不同观点。西方国家尽管一直试图推动“网络民主”“网络自由”等价值理念,指导互联网规范化治理,但在实际操作中企图利用互联网跨境传播特质影响非西方国家的政治体制与社会秩序。而中国着眼于本国互联网治理的实际经验,超越各国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差异,站在全人类共同利益的高度,创造性地提出了网络空间主权、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等治理理念。实际上,各方在网络治理理念方面存在一定的共识,寻求并扩大共识有利于维护全球网络空间治理体系的稳定发展。扩大治理共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此外,在治理方式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将“多利益攸关方”模式作为网络空间治理的主导形式,这一模式推崇非国家行为体在网络空间治理中发挥主导作用。而中国等新兴国家从自身互联网产业发展与网络空间治理的实际经验出发,强调政府应当扮演重要角色,并倡导以联合国为中心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应主导网络空间国际规则的构建。伴随着网络安全重要性的日益凸显,政府有义务保障网络空间秩序的稳定,维护国家安全。上述治理模式的分歧不应当成为规范化治理的阻碍,网络空间对全球产业链的深层次影响,使得各利益攸关方均难以置身事外。在打击网络犯罪、网络防御等事关国家安全领域的议题上,需要政府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寻求治理理念与方式的融合有助于指导各方在网络治理协作中达成共识,而规范的建立有利于形成新共识,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中国提出的网络空间治理理念和治理模式与传统的西方观点并非完全对立。各方尽可能地寻求共识,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网络空间规则乃至国际法的构建大有助益。中国提出的“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倡议打破了西方“网络自由”“网络民主”等价值观念的束缚,更强调维护全人类在网络空间中的共同利益。这有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网络空间国际秩序,促使各方摆脱成见,共同营造安全稳定繁荣的网络空间。
(作者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系联合培养博士生)
【注:本文得到上海外国语大学第二届导师学术引领计划“中美参与网络空间全球治理合作研究”(项目编号:2017037)以及国家留学基金委“2018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项目编号:201806900064)的资助】
【参考文献】
①方芳、杨剑:《网络空间国际规则:问题、态势与中国角色》,《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
②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8年。
③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8年。
④李艳:《网络空间治理机制探索:分析框架与参与路径》,北京:时事出版社,2018年。
责编/银冰瑶 美编/王梦雅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