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擦亮特色小镇的“特色”名片

核心提示: 科学治理特色小镇能够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是中国城市管理体制下一步的改革重点。建设特色小镇需要从精细化治理入手,完善制度体系建设,优化特色小镇社会治理模式,健全德治、法治、自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立足小镇产业和文化,不断引导特色小镇健康发展,激发特色小镇活力。

【摘要】科学治理特色小镇能够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是中国城市管理体制下一步的改革重点。建设特色小镇需要从精细化治理入手,完善制度体系建设,优化特色小镇社会治理模式,健全德治、法治、自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立足小镇产业和文化,不断引导特色小镇健康发展,激发特色小镇活力。

【关键词】特色小镇 新型城镇化建设 科学治理     【中图分类号】F061 【文献标识码】A

建设特色小镇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2019年,国家发改委印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旨在优化城镇布局,进一步推动特色小镇发展。原先以经济和产业为视角的特色小镇,开始向文化和社会等更宽领域延伸,并且在其自身发展演化的进程中,特色小镇的科学治理已成为促进小城镇发展、优化城市结构的基本保障,并且成为中国城市管理体制下一步的改革重点。

从精细化治理入手,不断引导特色小镇健康发展

特色小镇是一种“产、城、人、文”一体化的新型空间,是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四大功能的叠加,是生产、生活、生态的融合。特色小镇符合现代人对优美环境追求。但城镇运行三分靠建设、七分靠治理,因此,为了使特色小镇成为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和谐宜居家园,应围绕着“特色”两字,科学治理特色小镇,使其成为发展高地、百姓福地。

首先,我们应从小镇发轫之时就将其生产、生活和生态发展有机融合起来,准确把握特色小镇的“灵魂”,并下精细功夫进行治理打造,将特色小镇治理和建设全方位纳入精准治理的范畴中,才能使特色小镇具备自身独有的小镇风情和小镇文化。

其次,特色小镇美在特色、贵在特色、难在特色。因此,必须要从精细化治理入手,注重功能叠加,因地制宜凸显特色,突出旅游、文化等功能,在推动特色小镇治理中孵化新业态、拉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根据特色小镇的实际定位创新发展理念,从而满足新时代的新需求、形成新产业,不断引导特色小镇健康发展,使小镇独具特色,决不能“千镇一面”。如在特色产业发展方面,应充分发挥特色小镇的集聚优势,将线上与线下、内贸与外贸、创新与创业等相结合,做到“以产立镇、以产带镇、以产兴镇”,善于做好“无中生有”“有中生新”的文章,将特色小镇建成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集合体,推动最具基础、最具潜力的特色产业成长,重点发展新经济新业态新产业培育,即全域旅游、电子商务等。

最后,以前笼统、模糊的特色小镇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应不断加快特色小镇向精细化社会治理转型,增强人文关怀和对美好生活状态的倡导,采用刚性管理手段和柔性化服务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推动特色小镇健康发展。

完善制度体系建设,优化特色小镇社会治理模式

特色小镇的科学治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小镇,旨在提升社会活力和市场热情。因此,应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建设,改变特色小镇社会治理模式,才能促进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我们应建立“一核多元”社会治理体制,破除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激发社会创新的活力和潜能,不断推动社会、市场协作的多元化治理,由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作保障。一方面,政府应结合小镇的分级分类,明确主要职能边界,不断细化政府职能分类,并结合不同情景予以差别化对待,如政府应切实发挥好统筹、协调、指导等作用,充分发挥自身的核心指导作用;另一方面,为了形成多元协作的善治格局,还应积极推动城镇等级化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打破社会管理体制多重规则混杂及行政性羁绊的状况,通过改革赋予小城镇在各个方面更为普适的自主权,不断激发社会自治、自主、能动力量,促使政府、企业等市场主体各尽其能、各司其职、相互合作。

其次,在顶层设计方面,特色小镇的治理需要以更广阔的视野寻求人力和智力资源。积极引进专家和技术人员,不断推动专家库和人才库建设发展,推进小镇治理主体多元化、智库化建设,从而实现小镇运行机制平台化、网络化发展。如从城镇规划布局、功能融合等方面规划和建设,通过政府工作信息平台提供信息传递、中介服务和监督管理等服务,搭建精细化的治理平台。

最后,为了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特色小镇的治理要不断推进公共服务供给的智能化和高效化发展,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和治理工具的创新。一方面,在社会治理过程中,特色小镇应充分发挥信息化和大数据优势,通过数据管理,全方位、多角度收集数据,破除各种利益的藩篱,推动社会治理向人性化转变,破除部门间、条块间的信息分割,推进部门数据共享、工作流程优化。另一方面,为了逐步打造数字化综合民生服务平台,应高度重视民生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利用大数据技术规划未来社会治理云服务体系,分析公众诉求、把握舆论动向,建立各种功能与服务数据库,有针对性地提供公共服务和舆论引导。

立足小镇产业和文化,健全德治、法治、自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

特色小镇的治理,强调产业和文化在激发空间活力方面的作用。一方面,为了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特色小镇产业应积极探索养老、教育小镇等多元化治理模式,进行专项治理建设;另一方面,为了搭建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有效载体,应通过多要素集成、多业态聚合、多功能融合,打造“特色小镇+”的优势品牌,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构建创新创业平台,促进特色小镇的科学治理。特色小镇是以人为本的宜居宜业家园,特色小镇的治理更应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贯穿其中,通过健全德治、法治、自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目标融为一体,促进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应建立德治建设体系,积极转变治理理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与人们的生活结合起来,完善特色小镇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撑体系,不断提升居民的道德素质和小镇文明程度。同时应不断提升社区教育和终身教育力度,加强农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推动“文化强镇”的建设和弘扬慈善理念、志愿精神,树新风、正民心,逐步提升居民素质。

二是为建设文明和谐的小镇环境,需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不断推进特色小镇治理理念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为民服务、为民解难,为民化解忧愁。并且还应坚持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原则,建立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增强法治宣传力度,运用技防、法律等措施,帮助人民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纠纷、加强小镇治安管理。

三是为促进政府、社会、居民三者的良性互动,应以建立特色小镇农村治理体系,激发人们的责任感和参与活力,提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能力,如完善农村社区治理发展思路等。为了夯实社会力量参与小镇治理的基础,还应积极推动“四社联动”机制,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志愿组织以及商业、行业协会组织,创新协同参与小镇治理体系,满足居民需求,提升居民议事协商能力,从而实现构建和谐小镇的目标。为了调动小镇群众的参与热情,应呼吁人文关怀,进一步强化社区医疗、文化、养老等基本服务功能,尊重小镇的历史文脉,通过加强议事协商、推进社区事务民主决策等事项,营造真正的人性化空间,促进政府治理和群众自治的良性互动,增强小镇从业者的主人翁意识和感情认同,营造一个新型的众创空间和生活空间。

(作者为中共绍兴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室副教授)

【注:本文系2015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发达地区乡村社会治理中公共精神重塑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5CSH013)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程响、何继新:《城乡融合发展与特色小镇建设的良性互动——基于城乡区域要素流动理论视角》,《广西社会科学》,2018年第10期。

责编/贾娜   美编/王梦雅

[责任编辑:谷漩]
标签: 特色   小镇   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