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举行“极省营商在望城”新闻发布会。望城区委副书记、区长范焱斌带领分管区领导,向广大媒体和社会各界发布望城建设“省心”“省时”“省钱”极省营商环境工作的成效及特色。
发布会上,面对优化营商环境这一道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必答题”,望城以“省”字为核心,用满满的诚意向企业、向社会交出了一份精彩纷呈的答卷。这既是对该区今年以来营商环境优化成果的阶段性展示,也是政府兑现优化营商环境庄严承诺的集中回应。
望城区委副书记、区长范焱斌表示,今年以来,望城区全面贯彻中央、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要求,紧紧围绕“产业项目建设年”“营商环境优化年”两个年活动,始终突出“极省”这个核心,推进提速行政效能、降低营商成本、保证合法权益、保证政策落地、保证清廉担当的营商环境“一提一降三保证”五大专项行动、26项具体任务,努力打造以 “极省型”为望城特色的营商环境。
在望城,行政效能在不断提速。遵循“能放则放、应放尽放”原则,先后向望城经开区下放266项行政职权,其中今年新放95项。分类分领域在园区推行无费审批、告知承诺、先建后验、区域评价、多测合一等创新举措,企业在园区可“一站式”基本办结全生命周期审批业务和服务事项。全面推进“一张表、一张网、一个厅、跑一次”改革,落实“网上办、就近办、减证办、帮代办”,分别对自然人办事最多的10件事、法人办事最多的10件事,进行事项精细梳理和流程优化,精简证明材料14项,共压减审批时间12天。
在望城,营商成本在不断降低。全面落实上级减税降费政策,2019年1至6月累计减税4.2亿元,减少企业社保缴费0.45亿元。全力落实降低企业成本措施,在企业用工、用水、用电、用气等生产性成本方面,以及在职工购房补贴、子女入学等生活成本方面制定针对性措施。增资扩股国有担保公司,政府控股的担保公司注册资本由1亿元增资到8亿元,成立总规模5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向企业提供担保增信和股权投资;继续实行企业“无费担保”,设立中小微企业风险缓释基金,降低融资成本;望城经开区专门设立1000万元的风补基金,撬动银行向园区小微企业发放2亿元以内的贷款。
在望城,企业的合法权益得到保证。对企业家审慎采取强制措施,严厉打击破坏、侵害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的行为,衷心维护、保护、呵护企业家。在园区设立巡回法庭,持续开展“送法进企业”系列活动,成立企业法律顾问团,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政策的落实落地得到保证。从区级政策梳理、上级政策解读、政策“刚性兑现”等六个环节下功夫,形成涉企政策“全链条”政策畅享。通过部门整体联动,全面清理涉企政策,安排兑现资金预算3.68亿元,截止6月已兑现2.1亿元。从政府采购、招投标、招商引资等8个方面开展“新官不理旧事”专项治理,并分类建立处置台账;建立信用平台,开展重点领域失信问题整治和守信企业鼓励,推进政务、商务诚信度建设。干部的清廉担当得到保证。开展“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专项整治。对全区20名“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典型人选进行表彰,释放鼓励担当作为的强烈信号。探索在企业零距离收集廉情,重点收集各机关单位及工作人员在依法行政、服务企业过程中的效能、廉政情况,找寻并清除阻碍企业发展“绊脚石”。
通过半年努力,随着五大专项行动和26项具体举措的推进落实,望城“极省型”营商环境效果初显,上半年全区新增商事主体5283户,企业新增2077户,同比增长达11.5%。
“省心”营商更舒心
“BSC为我们企业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从工厂到工厂,从生产线到生产线,企业之间的交流更加顺畅。”让金龙铜业董事长毛铁如此感慨的BSC,就是望城率先全省组建的商事服务中心(BSC),中心首创模块化服务形式,设置法务、财税、产业等专业模块,实现优质资源整合和专业品质服务,搭建政府、园区、企业立体、互享、共生的“望城服务”新平台。自5月份运行以来已举办各类活动45场,累计参与人数1972人次,成为了企业家认同、营商氛围浓的“企业之家”。
“虽然同在一个园区,但企业忙于行内事,并不了解周边企业的情况,容易‘灯下黑’。”毛铁介绍,通过6月份望城BSC开展的“企业组团入企业”活动,他们发现自己企业一直在外省高价采购的全自动绕线器,其实在隔壁企业衡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就可以生产供应,并且质优价廉。考察当天,两家企业就对接上并洽谈具体合作内容。以BSC为平台,为企业打通信息交流的渠道,推动区内企业供需对接,促成零仓储、零物流、零损耗、零距离的“四零采购”,降低经营成本,形成发展合力,这只是让企业营商更加省心的一个方面。
“极速响应”则是让企业家们频频点赞的另一个做法。
“头一天还在企业听意见,第二天分管副区长就带着职能部门负责人进行现场调研并拿出解决方案了。”新希望南山液态乳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钟兵洋对望城极速响应机制深有体会。长沙地铁4号线开通到望城后,地铁终点站与园区企业的公交接驳就成为了各大企业员工的重点诉求。从企业了解了这一诉求后,望城第二天就进行了实地调研,并明确由区交通局拿出解决方案。
“好政策最怕不兑现。”这是大多数企业家的心声。为了兑现保证政策落地的承诺,望城建立涉企“政策池”,截至7月28日累计收集并发布近五年政策923条,其中望城区本级政策73条。定制“政策包”,将减税降费、金融、就业等涉企政策精准推送到位。
主动为企业兑付“政策红利”,将单个企业享受的政策红利及时落实到企业账户上,上半年已对361家企业税收奖励2769万元。助力政策性项目申报,通过“专业人办专业事”,解决企业“没时间申报、不知道申报”等难题。
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营商环境重要基础,为了让企业家、创业者更加安心、舒心的干事创业,望城建立“企业法律服务团”,甄选20名经验丰富的律师,为企业提供专业法律服务。出台规范经济犯罪案件办理、强化涉企经济犯罪案件侦办等26项举措,依法保障企业家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目前共办理相关案件34起。
“省时”营商更便利
为了让群众和市场主体享受更便利的服务,望城坚持把经济管理权放到离市场最近的地方、把社会管理权放到离群众最近的地方。
“现在跑报建手续比原来省事多了,一个窗口,交一套材料就行。”在望城区雷锋政务超市,澳海房地产开发报建专员姚乐玲体验了望城工程建设项目集中审批服务之后频频点赞,“对于企业来说,时间就是金钱,现在不仅时效性提高了,而且更加方便。”要在以前,她得在发改、规划、国土、住建、园林等几个窗口之间辗转办事,现在她只需要将完整的资料一次性给综合窗口,便可以静候审批结果。
这就是望城率先全省创新的工程建设项目集中审批模式所带来的快捷与方便。该模式将企业最关注的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所涉及的4个部门28项审批事项集中授权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实现审批局独立完成工程项目审批,各单位“集中派驻、全权授权、见章盖章”,改革后精简人员达34%,审批效率大为提高。而给这一模式提供技术支撑的,则是另一项率先全省的创新工作——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网上审批系统。该系统已于5月10日上线试运行,一改过去工程建设项目多部门、多系统审批、企业多部门重复申报资料问题,实现一次进窗、一库共享、一网审批、一号通办,工业建设项目审批周期缩短至30个工作日,政府投资房建类审批可在50个工作日左右完成。
流程的优化,带来了效率的提升。简化企业开办手续,新申办企业具备一般性经营条件开办时间缩短至1个工作日;缩减不动产登记和房屋交易税费缴纳手续,全面实现不动产登记、房屋交易、税费缴纳只需“进一扇门、交一套材料、一次性缴税(费)、领一次证”,二手房转移登记、抵押登记由30个工作日缩短为3个工作日,纯土地登记由4个工作日缩短为2个工作日;推行不动产登记“不见面审批”和“交房即交证”改革试点工作,逐步实现外网申请、内网审核发证的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模式。
针对项目建设过程中测绘业务种类众多、建设单位需多次委托、测量成果不能共享、重复测绘降低工作效率等问题,望城花大力气实质性推动多测合一工作。将原国土、房产、规划的多支测绘队所有人员、场地、业务等进行整合,实行“一次委托、联合测绘、成果共享”。
而在望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办事不出园已经成为了园区企业常态化的体验。经开区深入园区274家“四上”企业开展“一对一”大帮扶,收集企业94个问题,解决66个,正在解决的28个。
在新扩建的望城经开区政务超市入口,立着一个快递储存柜,这是园区新近为企业提供的便捷服务——24小时“不打烊”取件。工作人员会根据企业的需求,与企业相关人员约定好取件时间,然后将文件寄存于此,等待企业人员随时前来领取。
“现在企业事情都很多,无法按时来园区领取办好的文件。这项服务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多便利,方便他们利用下班或者周末的时间,凭手机验证码到自助取件机上取件。”望城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而在这个新的政务服务大厅,园区承接的266项与企业密切相关的行政职权和服务事项,都可以在此“一站式”办理,真正实现“企业办事不出园”。
“省钱”营商更实惠
坚持降成本与推进高质量发展相结合,降低全社会各类营商成本,有效减轻企业负担,让市场主体更实惠。
“一次不用跑,不花一分钱,坐在办公室就可以收到营业执照和印章,现在的政务服务便捷又温馨!”长沙雅熙劳务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秦小凤连连点赞。望城区在推广网络自主申报业务同时,推出免费文印、免费邮寄、免费刻章“三免费”服务,仅这一项预计减轻企业、办事群众负担300万元以上。
除此之外,一系列的降成本“组合拳”正在望城展现出良好的效果:
率先推行“无费审批”,在园区对工业及仓储项目生产性用房实行无费化审批,对符合先建后验条件的工业项目一律免除城市基础配套费和水土保持费,项目相关的测量、放线、审图费用纳入政府财政预算,预计一年减费2000多万元。
开辟货运物流绿色通道。调整禁货区域,取消旺旺路全线、湘江大道望城段全线、雷锋大道星城收费站至腾飞路口路段的禁货措施,开辟4条货运物流绿色通道,搭建物流信息平台,区内所有高速互通到达企业畅通无阻,推进物流市场有效供给。
对于企业关心的“用工、用水、用电、用气”问题,更是花大力气让企业得实惠。用工方面,成立全市首家国有控股人力资源公司,探索构建劳动用工长效机制,为企业节省招聘成本近18万元。用水方面,强化供水保障,全力降低用水费用,我区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特种行业用水价格全市最低。用电方面,落实“削峰填谷”“错峰用电”“两部电价”用电方案,为企业节约成本0.68分/度电左右;2019年7月不满1kv一般工商业电价降至0.7003元,降幅9.81%,为社会节省电费1200万元左右。用气方面,燃气公司根据企业项目情况给予安装费不同程度减免,预计全年为客户节约100万元;对用气量大户实行阶梯计价,仅中信戴卡公司上半年就优惠25万元。
对于企业员工生活成本,也想方设法一降再降。开辟企业人才购房“绿色通道”,审批通过119例;推行技术工人购房贷款利息补贴,每人年补贴最高可达5000元,预计三年可补贴500万元;加快园区内外学校建设,对企业职工子女适当放宽优先安排入学。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最好,但要更好。
望城区委书记孔玉成表示,望城将严格落实市委“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的服务理念,落实好提效能、降成本、强保证各项举措,着力构建“极省”营商环境,打造望城服务的“金字招牌”。(李杏 周凯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