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背景】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新姿态、新作为迎接新挑战、解决新问题,奋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为把学习宣传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向深入,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组织相关领域权威专家开展了“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典型经验”大型课题调研,深入总结各地各部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典型经验、创新案例,形成了系列课题研究成果,本期推出的“文明生态村建设的琼海经验”为成果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海南的生态文明建设,对海南生态保护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近年来,海南省委省政府牢固树立并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始终把保护生态作为重大政治责任,以最严的措施,确保生态环境只能更好、不能变差。海南干部群众深刻体会到,保护生态就是保护海南发展的最强优势和最大本钱,更是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海南的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琼海是海南东部中心城市,是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永久会址所在地,是展现海南改革开放形象的重要窗口。琼海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文明生态村为重要抓手,争创示范标杆,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实践创新发展,取得了突出成绩。截至目前为止,琼海市已建设文明生态村2163个,覆盖率达81.8%,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市县。
人民论坛专题调研组专家多次深入琼海市乡村一线调研,初步总结了近年来琼海文明生态村建设的创新做法与典型经验。
文明生态村建设的琼海亮点
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融合发展”的原则,琼海市委市政府把文明生态村建设与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农旅融合发展等中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规划、同步迈进、提质升级。总体来讲,呈现出五大亮点:
一是以文明生态村建设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百花齐放。不同地区有各自不同的发展优势和地域特点,文明生态村建设不能搞一刀切,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因村制宜,要从各村的实际出发,使创建活动适应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符合农民群众的实际愿望与要求。在文明生态村建设中,琼海市委市政府充分考虑地区特点及差异,因地制宜,形成了各村各寨百花齐放的发展大格局。按照“一村一特色、一村一主题”的发展思路,琼海市委市政府深入挖掘村庄历史等人文和自然资源,启动了美丽乡村建设两年行动计划,优选一批基础条件较好的文明生态村进行提升改造,量身打造独具产业和文化特色的文明生态村,确保至2019年共建成100个像“北仍村”一样高质量的美丽乡村。目前,琼海市已建成注重生态观光旅游的沙美村、富含艺术气息的南强村等一批特色美丽文明生态村,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发展局面。
二是以文明生态村建设促进农村产业发展。产业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和坚实基础。任何一种社会形式的形成与发展,都必然要以产业发展为根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以产业经济行为和发展方式的文明构建为基础。琼海市委市政府把文明生态村建设作为推动农村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推进一二三产业在农村深度融合发展。一方面,琼海市成功引进了温氏、大午等知名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建设“农村淘宝”,推动传统农业向规模化、组织化、信息化转型升级。另一方面,琼海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强农业品牌建设,成功打造了多果莲雾、量子牌山柚油和飘仙牌胡椒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成功创建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示范区。同时,琼海市委市政府加快全域旅游建设,推动农旅融合发展。
三是以文明生态村建设促进脱贫攻坚。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把生态扶贫工作作为重点工作,切实加大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支持力度,推动贫困地区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协调、脱贫致富与可持续发展相促进,使贫困人口从生态保护与修复中得到更多实惠,实现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是文明生态村建设的一个主要目标。通过市领导挂点、市直机关结对帮扶、选派驻村第一书记、成立常驻工作队、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培育村庄特色产业等方式,琼海市委市政府依托文明生态村建设彻底解决了贫困村以往“脏乱差”、产业落后、群众精神面貌不佳等问题,让贫困群众切实享受到文明生态村建设带来的发展红利。目前,琼海市整村推进的5个贫困村已全部完成区域性整体脱贫,分别形成了黑山羊养殖、蜜蜂养殖、山鸡养殖、生猪养殖、沉香种植和光伏产业等特色产业。
四是以文明生态村建设促进乡村生活环境更加美好。构建良好的生活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琼海市委市政府把生态修复作为文明生态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生态修复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可喜成果。自文明生态村建设以来,重拳整治万泉河非法采砂现象,完成生态复绿5000亩;集中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覆盖全市自然村;完成槟榔烘干绿色技术改造,遏制空气污染;实施城乡供水、交通畅通、光网覆盖等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工程;加快推进政务、旅游、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覆盖;通往行政村和民族自然村的道路全部实现硬板化,城乡同网供水覆盖率78%,农村改厕率93%,“村村通公交”通达82.4%的行政村,光纤网络实现所有行政村全覆盖,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更加便利。
五是以文明生态村建设促进乡村文化繁荣发展。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灵魂与根本。市委市政府通过教化、规制、示范、样板等进行生态文化培育,旨在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与物质文化支撑。我们应该看到,尽管目前导致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生态文化的缺失是其重要原因。琼海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于文明生态村建设的始终,大力推行村务公开、村规民约、村民评议等乡村自治制度,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文化治理体系。一方面,大力实施农村文化体育场所、农家书屋、广播电视村村通等文化惠民工程,全市13个镇(区)都已建成体育健身中心,农家书屋覆盖所有行政村。另一方面,注重挖掘和发展农村本土特色文化,举办潭门赶海节、乐城元宵“赛肥鸡”等系列本土特色文化活动。此外,还广泛开展“好民风之家”等评选表彰活动,以典型的力量示范引领,涵育文明乡风。
文明生态村建设的琼海启示
一是理念先行、规划保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同志提出的科学论断。理念先行、规划保障,是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并行不悖的前提条件,也是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关键环节。只有理念先行、规划保障,才能着眼战略全局,聚焦发展实践,回应群众关切,才能前瞻地把握大势、应势而为,才能廓清发展脉络、找准关键环节,才能有效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而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大自然中的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相互依存、联系紧密的生态系统,不仅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而且还共同构成了人类的精神家园。琼海市委市政府把文明生态村建设纳入全市总体规划,成立文明生态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统筹部署、一体推进、精准发力。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并出台了《琼海市2017-2018年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统筹整合各部门资源,并对文明生态村建设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实行每月通报制度,奖优罚劣,确保责任落实到人、资金落实到户、工作落实到位。正是因为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琼海市博鳌周边地区的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真正实现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变,如充满艺术气息的南强村和充满田园风情的沙美村总是呈现出游客如织的繁荣景象,在满足人们宜居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价值,走出了一条具有琼海特色的绿色乡村发展之路。
二是走“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绿色发展之路。绿色产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支撑,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设文明生态村,并不是单纯追求田园风光之美,而是要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进一步发展生产,保证农民持续增收,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琼海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正确处理好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努力为民创造更多绿色福利的关键。琼海市委市政府在文明生态村建设的具体实践中,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相关决策与海南省委省政府相关部署,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原则,通过科学谋划、创新机制、因地制宜、多线并行、凝聚合力等实际举措,全方位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的创新发展。
三是注重发挥宣传教育的舆论引导作用。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的迅速传播使宣传教育的舆论引导作用更加突出、更加广泛,因此宣传教育的舆论引导作用就显得日益重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宣传教育同样起着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人是生态文明建设最重要的参与主体,生态文明成果如何,主要依赖于每个人的意识和行动,依赖于每个公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就需要通过宣传教育构建起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的行动体系,并不断探索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经过宣传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到琼海市的文明生态村建设中,自发形成并认真遵守村规民约,通过“一事一议”、村务协商等方式,积极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献策献力,甚至为了建设文明生态村,宁愿放弃土地补偿、青苗补偿等切身利益;经过宣传引导,农民群众还积极成立了合作社,以土地和房产入股或出租的方式创办农家乐、采摘基地等多种产业,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维护是一个必须长期坚持的系统工程,需要聚集各方力量日积月累持之以恒的韧劲与坚持。调研组相信,琼海市委市政府在今后的实践探索中还会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形成文明生态村建设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的精细化水平,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贡献力量,不断以更为丰富多元的生态红利惠民利民,起到先行区建设的典型示范作用。
(执笔:陈兴康 、王克,作者单位分别为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
【注:该文为《海南自由贸易区(港)视野下的琼海发展》课题阶段性成果】
责编/王克 美编/陈媛媛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