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上午,备受社会关注的“当街殴打20年前班主任”一案,在河南省栾川县人民法院宣判。被告人常某因寻衅滋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当庭表示上诉。
北京人民交通广播电台记者就此事采访了宗春山,其中记者提问了两个问题:一是老师怎样才能够既有效管教孩子,又不会伤害到孩子;二是如果老师真的有伤害孩子的行为,那么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有多大?
记者:这个事件爆出来到案件开审的期间,争论的声音一直没断过,现在又有一个新的讨论——老师可能曾经也是“恨铁不成钢”,对于体罚,曾经很多人认为是一个习以为常的事。那么,老师到底怎么做才能既对孩子做到严厉的管教,同时不触犯法律,更不伤害孩子的尊严,让师生在一种严格的管理中和谐共处呢?
宗春山:就是怎么样平衡严与爱,对吗?
记者:对。
宗春山:说老实话,做到这一点挺难的!我觉得有两个方面,可以判断老师的教育方式的正确与否。第一个,从学生(被管教者)的角度看,学生对老师的判断,不仅仅与学生当前的状态有关,与其曾经的经历也密不可分。举个例子,一个孩子如果在家里经常遭受父母的暴力对待,同时在幼年时期,周围人也对他充满排斥和鄙视情绪,那他很可能敌对周围的环境。因此,当教育者可能是出于善意和好心来管教他时,恰恰因为学生自身的敌意,就会把对方的想法和行为想歪了。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对方即使是善心的、好意的,同样可能会被他错误理解。因此这个问题不能一味地说是教育者的问题,还要看受教育者过去的经历。
另外一个角度,我认为作为一个教师,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善良。前不久美国有个电影叫《奇迹男孩》,里面有一个女孩说了一句话:“在正确和善良之间,如果让我选择,我选择善良。“所以作为一名教师,他们面对的是不成熟的孩子,是一个未成年人,所以如果他一切的初衷不是出于善良,那我觉得这件事就可怕了。
其实,孩子们是能够区分出老师到底是善是恶,魏巍《我的老师》里有一段话我觉得特别好:他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他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他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觉察,他爱我们,并没有真正要打的意思,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
教师的这种行为对孩子的一生到底意味着什么?心理学有一个观点叫“重要他人”,所谓重要他人,就是在一个人社会化和心理人格形成的过程中,对其具有重要影响的那个具体的人物,就是“重要他人”。
老师是谁?老师是孩子走出家庭的第一个照顾者,也是孩子第一个依赖的人,所以这个人对孩子来说是否重要就不言而喻了。此外,老师还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知识是什么?知识是关于真理的、社会的、善与恶的、对与错的,如果作为一个教师,自己的行为都没有办法去把握,那怎么跟孩子区分善恶对错呢?所以,老师也是道德的引领者,德国有一位学者说过一句话:真正能教导学生的是教师的人格,而不是所谓的教学方法。
如果教师对学生早期留下了很深的消极影响,那对于学生一生的影响确实很大,但是并不意味着学生就一定会走向反社会,但可能就是孩子的一个创伤。
作家梁晓声在《我和橘皮的往事》中讲了一件事:他在上小学的时候偷了几块橘子皮给妈妈,因为妈妈哮喘,结果同学们都骂他小偷。后来班主任休产假回来后,发现他的情绪不对,于是悄悄问他怎么了。孩子哭着说了,结果老师听完后在学校宣布:“这橘子皮是我让他拿的,你们要骂小偷就骂我好了。”后来梁晓声说过,老师就这样改变了他,要不然他不是一个作家。
你说老师的选择是正确还是善良?要是正确的话,偷橘子皮就是偷,但是老师选择了善良,影响了学生的一生。
记者:明白了,谢谢您,宗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