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面坡,万道梁,满山都是土坯房”“七分种,三分收,包谷洋芋度春秋”……贫困发生率从13.5%降到0.99%,奉节县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一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位于长江三峡库区腹心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重庆市奉节县集大山区、大农村、大库区于一体,贫困发生率一度高达13.5%。脱贫任务十分艰巨。近年来,该县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的重要指示精神,构建“1486”工作体系,全民动员、全员参与、全力攻坚,135个贫困村在2018年全部出列,系统贫困发生率降至0.99%,全县实现整体脱贫。
脚上粘了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真情。2016年6月到奉节工作以来,县委书记杨树海用1个月时间走遍全县所有乡镇、1年时间走遍全县135个贫困村、3年时间走遍全县390个村(社区)。
走访之初,杨树海发现自脱贫攻坚以来,在农村的投入越来越多,带来的变化越来越大,但仍有群众“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有的贫困家庭学生为早些打工挣钱而辍学,加大了贫困代际相传的几率;有的群众“小病拖、大病扛、重病等着见阎王”;有的种地农民不知种什么、怎么种、如何卖出好价钱等。如何实实在在帮群众解难题、为群众增福祉、让群众享公平?杨树海与奉节干部们反复调研、深入思考,结合奉节实际,探索出了干部走访、教师家访、医生巡访和农技随访“四访”工作法,引导群众依靠自力更生,脱贫致富。日前,本报记者对话奉节县委书记杨树海,听他详解“四访”工作法的奉节样本。
干部走访:用脚步丈量民情
“李光国房子已建好,各项建房政策已享受;小水果今年开始丰产了。”在公平镇黄泥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刘发光的走访日志里清晰地记录着。李光国是建卡贫困户,驻村干部通过走访,了解到他由于自身能力有限,妻子患有精神病,三个孩子未成年,主动协调代建房屋,让李光国享受了“交钥匙”工程。
记者:如何将“”干部走访“”法落实到位?
杨树海:干部靠作风吃饭。“到户看院子、抬眼看房子、伸手开管子、进门开柜子、走近问身子、坐下问孩子”,按照“八到户八到人”工作要求,落实网格化管理责任,推行干部进村入户、户户必见干部。我们将全县划分为2105个网格,落实3664名网格员,建立县、乡、村三级网格体系,网格员们经常入户走访,上门服务,动态掌握每户家底,并将走访摸排到的户情信息录入“23188”大数据系统。几年里,全县涌现出了“不孝镇长”甘剑铭、“三多队长”肖恩、“最美村官”余红梅等系列先进典型。群众感叹“好干部、好作风又回来了”。
记者:干部入户走访的同时,还会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加深与群众的交流?
杨树海:在展开干部走访的同时,我们深入开展“两回两讲两解”,与群众交心谈心、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心心相印,引导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单腿”贫困户廖良琼身残志坚,脱贫故事感动重庆;朱衣镇仙女村30户群众不等不靠,引领3500余户贫困群众主动申请脱贫。
教师家访:扶贫必扶智,治穷先治愚
在安坪镇三沱村院坝里,不时响起阵阵掌声,三沱小学的老师正在开展“三讲一听”。他们在入户家访期间,讲学生表现,让双方相互了解孩子成长;讲资助政策,让家长熟知教育资助情况;讲家庭教育,给家长传授教育技巧经验;听取意见建议,针对性地改进教育方式方法,和谐家校育人环境,促进孩子成人成才。在家校共育上,实行“三进一保”,邀请家长进学堂,协助学校日常管理;邀请家长进课堂,组织“家长授课”“随堂听课”,促进教育质量提升;邀请家长进食堂,监督学生餐饮质量;保障从幼儿园到大学的“三免一补”教育资助体系全面落实,无一遗漏。全县没有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辍学失学。
竹园中学的学生家长夏东家说:“我们每周都有家长代表参与学校日常管理、食物采购、餐饮质量监督,现在对学校教育是越来越放心、越来越满意了。”
记者:教师家访机制的创新之处?
杨树海:我们积极探索创新教师家访机制,多管齐下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在学生教育上注重“三送一帮”,具体地讲,就是每月送育上门,实行教师和贫困学生“结对子”;定期送爱上门,组织老师当好孤儿、留守学生“临时家长”,开展心理辅导,鼓励自信自强;每周送教上门,组建“移动学校”,142名重度残疾、生活无法自理的孩子在家平等享受教育;成立“放学加油站”,开展作业辅导、兴趣培训等个性化帮扶,确保学生晚走可留校、留校有陪伴、陪伴有温度。
记者:我们知道因人施教,个性化引导,往往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杨树海:平安小学二年级学生彭清,平时调皮捣蛋,厌学情绪十分严重。班主任老师通过家访后发现,孩子因为父母常年在外,缺少关爱,调皮其实是想引起别人关注。班主任专门为其制定了“个性化”关爱措施,彭清开始远离“公众视线”,逐渐爱上学习,热心帮助同学,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重新“引人注目”。像彭清一样通过教师家访重拾自信的例子,在奉节还有很多。
医生巡访:医生走到院坝去,健康送到家门口
公平镇太山村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刘建林,是当地老百姓放心的健康的“守护神”。22年来,不管白天还是黑夜,无论刮风还是下雨,他不是在村卫生室,就是在去村民家的路上,村民什么时候都能找到他。大家都说:“刘医生看病,老少一个样,穷富一个样,是老百姓心中的大好人”。
已经80多岁的老人冯青汉,多年前患上了高血压、糖尿病,他不仅按时上门量血压、送药,还像儿子一样精心照料他的生活。老人常说,只要看到刘医生,身上的病就好了一半啦!太感谢刘医生了!
记者:刘医生所在的村大致的情况?
杨树海:刘医生所在的太山村是一个拥有2522人的大村,人口居住分散,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出去打工,村里常住人口仅有363人,80%以上的老人成了空巢老人。
记者:与冯汉青情况类似的个案多么?
杨树海:与冯青汉类似情况的,在村里还有100多位,病情多是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类疾病,长年累月,不能断药不说,一旦发作,还非常危险,因此刘医生定时上门为老人们检查身体。
记者:刘医生一个人精力有限,面对100多位空巢老人,县里是如何解决类似的问题的?
杨树海:全县建立了332支“问诊”队伍,3146名巡访医师对接了8415户因病致贫家庭,每月送医送药上门。同时,组织专家和乡镇卫生院定期到农家院坝集中“义诊”,免费开展健康体检,引导健康生活习惯,简单小病小患由村医上门“送诊”服务。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叠加使用居民医保、大病补充保险、民政救助、健康扶贫基金、精准脱贫保和县级医疗救助六项政策,其住院自付费用严格控制在10%以内。同时,还与阿里健康、西南医院等机构深度合作,搭建以互联网为纽带、分级诊疗为核心、实体医院为支撑的网络医院平台,真正做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县里看、重症连市里。
农技随访:“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平安乡是全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产业基础尤为薄弱。和平村三组村民夏光彩2018年种植辣椒近3亩,收入2万余元,改变了“守着绿水青山苦熬、抱着金山银山受穷”的局面。但在2017年,夏光彩也曾种植半亩小米椒,却只收入千把块钱。
记者:夏光彩的种植基地发生了什么,会有如此巨大差别?
杨树海:关键就是有农技员随时前来指导,平安乡一方面引进成熟的农业公司,在此建立蔬菜基地,起到示范作用;另一方面,特派员和他们带起来的“土专家”时常跑到夏光彩辣椒地里,甚至开“小灶”进行技术指导。脱贫攻坚,当期靠政策,长远靠产业。贫困群众要实现“弱鸟高飞”,必须发展增收产业。我们实行专家团“包片”、技术队“包村”、经纪人“包销”,做到“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
记者:专家团“包片”、技术队“包村”、经纪人“包销”具体举措体现在?
杨树海:我们聘请了西南大学、中国农科院等机构20余名专家组建“顾问团”,分片分类指导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发展脐橙、油橄榄、小水果、中药材、有机蔬菜。统筹全县农业、科技等行业资源,成立由376名特派员组成的“包村”技术队,到田间地头面对面讲解、手把手示范,着重培育“小规模、多品种、高品质、好价钱”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体系。引进和培育农民经纪人,促进产业变产品、产品变商品、商品变精品,让好产品打开好销路、卖出好价钱、获得好口碑。
记者:农技随访在带领群众脱贫的过程中取得怎样的效果?
杨树海:农技随访接地气,农民朋友很欢迎。我们先后组织专业骨干深入产业基地、田间地头,传技术、教方法,为农民提供脐橙、脆李、蔬菜、中药材等产业发展技术扶持,累计带动1.93万户群众脱贫致富。
路子对头、方法得当,才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扶贫工作中,杨树海带领奉节干部俯下身子到现场,走进基层见实情,把党员干部、教师、医生、涉农专家等人力资源下沉到扶贫一线,切实发挥作用,用不同“钥匙”开了不同的“锁”,从千头万绪的攻坚战中,找到了行之有效的条理性措施。党员干部们也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了群众的“幸福指数”,一举甩掉戴了33年的穷帽子,群众满意度实现大幅跃升,告别了连续十年全市垫底的局面。“四访”工作法的生动实践,也为脱贫奔小康贡献了奉节智慧、铸就了奉节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