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社部发布的上半年就业“成绩单”显示,1—6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737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7%;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低于5.5%的预期控制目标;二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1%,同比下降0.22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06个百分点。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表示,上半年就业形势总体稳定。这缘于在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三月的两会上都有提前布局。“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今年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旨在强化各方面重视就业、支持就业的导向。”
他认为,就业稳定得益于三方面因素:首先,得益于经济的持续发展,这也是最基本因素。我国经济体量大,拥有丰富的产业结构和区域纵深,经济增长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对就业的拉动能力进一步增强。
其次,得益于改革红利释放。简政放权、“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各类市场主体的创新创业活力竞相迸发,成为拉动经济和就业增长的新引擎。今年上半年日均新登记企业数达到1.94万户,创造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
三是得益于劳动力市场韧性增加。今年以来,国务院推出了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加大失业保险费返还等一系列重要举措,启动实施了大规模的职业技能培训,政策效应在持续发挥,上半年密集开展了“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就业服务系列活动,组织各类招聘会4万余场,提供免费就业服务超过5000万人次,提升了劳动力市场的热度。
此外,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既有利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也是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战略之举。”对此,他表示,开展职业教育主要是解决有活没人干、干不了的问题。今年大力发展发展职业教育谋划长远,新增高级职业教育100万学生有待陆续入校,具体效果将在1-3年以后充分显现。
杨宜勇认为,今年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发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总量压力不减、结构性矛盾凸显,新的影响因素在增加,必须把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今年城镇新增就业要在实现预期目标的基础上,力争达到近几年的实际规模,既保障城镇劳动力就业,也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留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