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建立返贫风险预警机制化解返贫风险

核心提示: 收入不达标是返贫的主要成因,自然灾害高发、意外事故伤残、大病重疾隐患、产业经营失败以及就业不稳定是返贫的风险点。基于此,应树立高质量脱贫观念、明确返贫认定标准、建立返贫风险预警机制、关注后续巩固需求,从而及时有效化解返贫风险。

【摘要】收入不达标是返贫的主要成因,自然灾害高发、意外事故伤残、大病重疾隐患、产业经营失败以及就业不稳定是返贫的风险点。基于此,应树立高质量脱贫观念、明确返贫认定标准、建立返贫风险预警机制、关注后续巩固需求,从而及时有效化解返贫风险。

【关键词】脱贫攻坚 返贫风险 监测预警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面对返贫现象始终客观存在的现实,为顺利完成精准扶贫的历史性目标,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防止返贫摆在重要位置”的指示,必须高度重视返贫现象,及时有效化解返贫风险。

收入不达标是返贫的主要成因

随着我国脱贫攻坚的不断深入,脱贫户“两不愁”目标已经基本实现且保持稳定,但“三保障”仍存在薄弱环节。目前,我国返贫的主要成因是收入锐减或支出骤增导致的收入不达标。

收入锐减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大病或残疾造成的劳动能力丧失。家中主要劳动力丧失劳动能力,或者主要劳动力需要照顾病患而无法从事持续性的工作,会导致家庭收入大幅度下降。二是产业经营失败以及就业困难导致的收入锐减。自然灾害突发、经营管理不善以及销售渠道不畅等,特别是各地产业发展中存在盲目跟风等情况,导致产业发展失败时有发生。此外,在一些不适合发展产业的贫困地区,贫困户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外出务工,但随着年龄增大和市场波动,贫困户容易失去就业岗位,导致收入锐减。三是自身发展动力不足。个别地区的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存在“等靠要”思想,甚至存在脱贫后坐等返贫的心理。

支出骤增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脱贫户家中出现重病患者或遭遇重大灾祸。现有的政策虽然可以实现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但一旦出现重病患者,需要到大城市求医问药,便会使得生活开支加大,超出贫困户的可承受范围。二是非义务教育阶段子女所产生的高额教育支出。比如,若处于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子女就读于县城、省城学校,则需离家择校,导致生活成本增加。

自然灾害高发、意外事故伤残、大病重疾隐患、产业经营失败以及就业不稳定是返贫的风险点

返贫的发生不完全是突然的、不可预测的,系统梳理返贫风险点,构建返贫风险预警监测模型,有助于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返贫发生。基于当前各地的返贫情况进行分析,应当重点关注的风险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自然灾害高发地区的脱贫户容易返贫。一些脱贫户的住房、农田位于自然灾害和地质灾害的高发地,比如洪涝、干旱、风雹等自然灾害频发,会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存在减产甚至绝收的可能;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有可能冲毁房屋、污染水源,导致贫困户的住房和饮水安全出现问题。对于这类风险,如果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和科学及时的救灾措施,将导致脱贫户收入锐减。

二是劳动力意外事故伤残可能性高的脱贫户容易返贫。主要劳动力出现意外事故伤残会重创家庭的经济收入,容易出现返贫情况。因此,对于从事高危行业或安全保障较差工作的脱贫户,如采矿、高空作业、长途运输等,应当给予更多的关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其再次返贫。

三是家庭成员有大病重疾隐患的脱贫户容易返贫。家庭成员曾有大病重疾史或者位于地方病高发区域,需高度关注大病重疾发生的可能性。一旦大病重疾发生,虽然建档立卡户脱贫后仍然享受基本医疗保障,但就医以外的生活开支仍需自行承担,且大病重疾一般需要专人陪护,这会影响家庭中其他有劳动能力的人的收入。若病人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返贫风险则会更大。

四是产业经营存在失败风险的脱贫户容易返贫。不少地区的脱贫户都面临过灾害天气、销售困难以及缺少技术导致的产业发展失败情况。如果不能尽快地得到帮扶,恢复生产,则容易返贫。值得注意的是,更大的风险来自于缺乏外部市场信息导致的产业发展雷同。产业发展雷同不仅会使得供大于求,影响农产品价格,甚至会使得农产品大量滞销,脱贫户前期投入的生产经营性成本无法收回。

五是就业不稳定的脱贫户容易返贫。一方面,少数脱贫户的自身发展动力不足,无法积极主动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变化,甚至产生“等靠要”思想;另一方面,部分脱贫户因为家中有大病重疾患者或其他需要照料的人员无法长期稳定在外打工,导致收入不稳定。特别是自然资源和生产条件有限的地区,外出务工是脱贫户的主要收入来源,一旦失业,极易返贫。

化解返贫风险,要树立高质量脱贫观念,明确返贫认定标准,建立返贫风险预警机制,关注后续巩固需求

首先,要树立高质量脱贫观念。要进一步加强基层扶贫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强化精准脱贫意识,确保“稳定脱贫后再行标识”。高质量脱贫既可以从根本上降低返贫风险,又可以为后续巩固措施的功能发挥留出空间。

其次,要明确返贫认定标准。目前各地对返贫概念的理解仍不到位,存在认定标准不统一等情况。有些地方基于考核的顾虑,不敢轻易认定返贫户;有些地方认为脱贫就代表致贫原因已经消除,而现有的返贫原因无法标注,因而难以精准识别返贫户。根据当前“脱贫不脱政策”的总体要求,“两不愁三保障”问题解决后,除非发生重大自然灾害,重新出现返贫情况的概率较低。因此,为促进地方政府主动作为、精准识别返贫户,返贫认定标准应当立足于“两不愁三保障”,同时参考收入水平。

再次,要建立返贫风险预警机制。扶贫部门要加强与各行业部门的互联互通,探索建立返贫风险预警机制。一是关注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重大疾病而产生返贫风险的脱贫户,特别是处于慢性病高发区域、自然灾害多发区域的脱贫户。二是关注脱贫户的产业发展情况,从生产、管理和销售三个环节设立监测指标,对生产经营性收入占比较高的脱贫户进行重点关注。三是关注脱贫户的就业情况,特别是从事高危行业、家中劳动力有限的脱贫户。四是关注脱贫户的自身发展动力,尤其要关注收入略高于达标线的脱贫户的内生动力,杜绝“越帮越懒”现象产生。要加强相关技术培训,提升脱贫户抵抗意外事故和自然灾害的能力。五是关注兜底保障政策不持续带来的风险,重点关注转移性收入占比较高的脱贫户。

最后,要关注后续巩固需求。在建立返贫风险预警机制的基础上,识别出需要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效的脱贫户。可以通过动态走访等方式排查脱贫户,给予6个月到1年不等的观察,关注其后续巩固需求,形成短期、中期、长期相结合的巩固体系,阻断返贫潜在风险和返贫实际发生之间的关联。从短期来看,应针对意外突发情况建立健全临时救助机制,为有一定风险抵御能力的脱贫户提供支持,帮助其渡过难关。从中期来看,对于收入稳定达标存在一定风险的脱贫户,应当从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和帮助其外出务工两方面着手,提供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支持,确保其收入稳定增长。从长期来看,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起点,要统筹考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之间的有机衔接,保证可持续发展,使脱贫质量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统一思想一鼓作气顽强作战越战越勇 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人民日报》,2019年4月18日。

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

责编/孙渴 美编/杨玲玲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周小梨]
标签: 风险   预警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