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社会治理 > 乡村治理 > 正文

河南省探索文旅扶贫之路

原标题:河南省探索文旅扶贫之路——守好生态底色,一样能致富

车行河南,满眼皆是绿色——峥嵘险峻的太行山是绿的,肩负解决北方几十个城市喝水问题的丹江水是绿的,村舍田野也遍地是郁郁葱葱的绿。

生态如此好,经济发展得如何?

据统计,在去年完成7个全省旅游扶贫示范县、150个乡村旅游特色村、431个旅游扶贫示范户的基础上,2019年年底前,河南省再培育全省旅游扶贫示范县5个、乡村旅游特色村55个、旅游扶贫示范户600户。

近日,中国农网记者走进中原大地,近距离感受河南是怎样用绿水青山换来金山银山。

新理念扎根——旅游富民风生水起

新理念扎根——旅游富民风生水起

周日的中午,济源市王屋镇愚公村赵长龙家要招待40位游客用餐。简单介绍了他开办的农家乐情况后,扭头跑回厨房开始做饭。“忙不过来啊。”赵长龙忙得不亦乐乎,“这些游客都是来逛王屋老街夜景的。”

赵长龙告诉记者,自己家的房子不够用,还把邻居的房子也租下来,目前一共有34个床位。“你在网上搜索王屋山农家乐,我家‘山里人’排名第一呢.”言语间,这个身患残疾的年轻人充满了自信,“预计今年的营业收入将达到20多万元。等有钱了,我还打算把村里新盖的房子租下来做成标间,把农家乐的环境搞得像城里宾馆一样好。”

眼下正值旅游旺季,王屋镇的单日客流量差不多是5000人左右。你能想象,一个小镇,一天要接待5000人吃住会是什么样的场面吗?

从王屋的“夜经济”告诉你:王屋老街营业最好的商铺一天营业额高达2万元、新带动就业1000余人、租赁周边村民房屋600余间、新增各类商户100余户。

济源市旅游带动作用态势喜人。商品零售、蔬菜市场、房屋装修、广告服务、物流快递等行业效益都明显好于往年。据介绍,王屋镇旅游发展的成功模式吸引了各地政府相关机构及业界人士前来参观学习,今年5-7月约有5000人次到愚公村学习乡村旅游发展的先进经验。

王屋镇的白天人声鼎沸,王屋镇的夜晚灯光璀璨。又岂止是王屋,南阳淅川县、三门峡卢氏县、新乡辉县市,全域旅游正助力扶贫加速跑。

新风尚带动——搞起创意宣传营销

6月,王屋山景区客流量增幅为1282%、小浪底景区客流量增幅为470%、黄河三峡景区客流量同比增长190%……与其说这是今年5月首届全球文旅创作者大会为河南旅游带来的直接效益,更不如说是各地创意宣传营销的硕果。

宝泉景区讲解员丁广越拉着记者,给大家展示手机里拍摄的各种抖音作品。“我们景区设置了拍抖音赢现金活动。”按照活动规则,丁广越的这条点击量4万多的作品将会获得500元现金奖励。

带着孩子从郑州开车来宝泉游玩的王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就是刷抖音看了许多“#山水之间任逍遥”话题,对宝泉产生了兴趣。“看到宝泉山好水好,周末带着孩子来玩玩水。”

被越来越多游客的到来激励的景区员工,已经人人都是营销员,天天都要发抖音。“我们景区还会定期开展内部培训,如何蹭话题、如何拍、如何能提升关注度……”丁广越对这种互联网+推动智慧旅游发展的新模式饶有兴趣。

今年以来,依靠利用网络、报纸、电视、全域旅游App等渠道,河南的旅游品牌被一个个叫得更响。

新要素引领——引入能人“活水”来

屋后的山峦、门前的河流、破败的土房、还有那墙根的老汉,已经成为绘画老师的冯亚珂对故乡洛阳嵩县三合村的一物一景念念不忘,他决定返乡创业。

“与旅游景区的精致相比,写生基地更加追求原生态,无需大量投资、过分雕琢。只需一个落脚的地方,大家便会欣然而至。”冯亚珂创业的第一步,便是修建家庭宾馆。如今,这栋一别致的四层小楼是全村最气派的建筑。

随后,一个个写生团队纷至沓来,一床难求。一年间,三合村家庭宾馆从1家增至22家,建设了写生亭、展示墙,修复了老井、旧宅、豆腐坊等景观,“手绘小镇”诞生了。

人气带来了财气。除了家庭宾馆的兴起,“手绘小镇”的发展也直接拉动了群众就业,催生了一批山村新业态。

56岁的贫困户冯孟立是村里有名的大厨。过去,谁家有红白喜事,都请他去掌勺。但由于活儿并不多,收入就不稳定。如今,每到旺季,老冯就在冯亚珂的宾馆当厨师,一天150元,每月都有三四千元进账。

贫困户李九春是个“羊倌”。这几年,由于行情起伏,老李搭了工夫,也没赚到几个钱。如今,学生多了,老李卖起了羊肉。去年一年,他宰了20多只羊,收入颇丰。今年,他通过到户增收项目,扩大了养殖规模。

“‘手绘小镇’的成功,关键在于转变了思想观念。如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让广阔农村大有可为。就是要引入能人扎根农村,和乡亲们一起用辛勤双手“画”出美好新生活。”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宣传推广处处长王九位说。

[责任编辑:韩冰曦]
标签: 河南省   扶贫   文旅融合深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