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生产效率与促进公平正义的统一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讲求效率才能增添活力,注重公平才能促进和谐,坚持效率和公平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并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矛盾变化不断调整两者之间关系。从党的十三大提出“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公平”,到党的十四大强调“兼顾效率与公平”;从党的十五大指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到党的十六大强调“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从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到党的十八大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再到党的十九大指出“要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这些论述的提出和调整,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效率与公平之间关系的认识,主要目的就是既注重通过提高效率来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做大“蛋糕”,又注重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分好蛋糕”,促进共同富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社会在良性互动中持续发展。
提高生产效率,就是要提高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没有效率的提高,就无法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就难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即是所谓的“公平”,也是普遍贫穷。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偏重公平,忽视效率,导致经济发展长期上不去,一度濒临崩溃的边缘,商品供应严重匮乏,广大人民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共产党吸取历史教训,把提高生产效率置于重要地位,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纳入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邓小平同志强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如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还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不断解决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40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7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5%,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由改革开放之初的1.8%上升到15.2%,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增长到超过4万亿美元,累计使用外商直接投资超过2万亿美元,对外投资总额达到1.9万亿美元。高速增长使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排名不断靠前。我国高速增长期持续的时间和增长速度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
促进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永恒主题,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促进公平正义最重要、最核心的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的理想。中国社会历来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观念,对实现共同富裕有着更强烈的追求。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社会发展理想目标。毛泽东同志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指出:“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但由于改革开放前“左”的错误影响,片面认为“穷革命、富则修(修正主义)”,强调“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这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共产党重新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把实现共同富裕提升到社会主义本质和最大优越性的高度。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中国要实现共同富裕,认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改革开放的根本价值取向,就是不断实现和发展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人民福祉,实现社会公正和共同富裕,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尽量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事情做好,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努力使全体人民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促进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方面取得长足进展,广大人民都从改革发展中得到了实惠,中国改革真正称得上是“人民的改革”。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让人民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发展成果,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1元增加到2.6万元,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我国贫困人口累计减少7.4亿人,贫困发生率下降94.4个百分点,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辉煌篇章。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3.8%。我国建成了包括养老、医疗、低保、住房在内的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过9亿人,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8.52%,上升40.6个百分点。居民预期寿命由1981年的67.8岁提高到2017年的76.7岁。我国社会大局保持长期稳定,成为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正是因为实行改革开放,让人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积极推进了社会公平正义、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才赢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支持和拥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安定有序。”改革开放40年来,正是中国把提高生产效率同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结合起来,不仅推动了经济快速发展,为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且使全体人民得到了实惠,社会公平正义得到极大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