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自觉自为的存在,人类总是习惯于回望自己走过的道路,以期找寻发展的规律,裨益将来的发展。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追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70年的发展历程,理应厘清三个环环相扣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哪些成果?发展中积聚了怎样的经验?新时代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只有解答了这些问题,才能沿着正确方向和道路接续奋斗,在继往开来中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梳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成果
马克思主义与以往哲学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其鲜明的实践性指向。“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作为一种革命性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兼具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双重功能。这一特性决定了其中国化必然产生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双重成果,并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宏大主题之中。
新中国成立以来,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实践的结合,形成了作为毛泽东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社会主义新时期改革开放具体实践结合,孕育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成果;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创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丰富和发展。这些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成果来源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践,指引着事业发展一路披荆斩棘、破浪前行,实现一个又一个胜利。
马克思主义特有的实践性品格,决定了与其一脉相承的中国化理论成果必然带有改造世界的内在欲求和现实能力。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用于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在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明确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又着力寻求社会主义发展的中国特色。通过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整体面貌,使中华民族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文化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成就的集中体现,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注解、诠释和确证,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提供了不竭动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既是一代代共产党人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理论传承和发展史,又是无数马克思主义者前赴后继、孜孜以求的开拓史和实践史。没有不断创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社会主义实践必然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引,失去前进的方向和灯塔;没有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就会缺乏必要的现实支撑,失去创新的基础和源泉。只有将“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结合起来,将理论成果与实践成果结合起来,才能准确还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貌。
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经验
70载春华秋实,沧桑巨变。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验,既能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和认识,又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持续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党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力保障。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党,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拥护者和有力传播者,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和践行者。70年来,我们党始终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辉,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通过持续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引领社会主义建设稳步向前。只有坚定不移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才能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有效结合,生成指引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理论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沿着正确方向和道路前进提供有力保障。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要求。实事求是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它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始终,影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和具体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充分说明,理论与现实的密切结合能够极大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而一旦脱离了具体实际,社会主义事业就将遭受挫折。党领导人民将马克思主义深植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现实土壤,聚焦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开展理论创新和社会实践。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理论成果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具体回应,同时又反哺于这一实践。推动理论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秘诀所在。
扎根群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途径。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源泉。正如马克思所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只有扎根于群众,才能获得绵延不绝的生命力;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转化为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坚持面向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火种播撒到群众当中,为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创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打下牢固的思想根基,夯实坚定的群众基础。
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脚步也永不停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随之迈入新的发展阶段。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必须抓住和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以此解释和改造现实世界,引领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康庄大道上稳步前行。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答时代和人民之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蕴含着对新时代的强大解释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灵活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应世情、国情和党情的一系列现实变化,及时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主动回应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方位的跃迁、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等重大理论问题,认真解答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等现实利益问题。只有厘清群众思想上的难题,才能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提升干部群众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决社会矛盾和现实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遵循,是引领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难题亟须破解,民生领域的短板仍然存在,要解决这些现实难题,必须始终坚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此武装全党、凝聚人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并用不断创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开创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作者:刘同舫,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若干基础理论问题研究”负责人、浙江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