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省城太原向南驱车56公里,交城山国家森林公园内,林木茂盛,景观优美,世界珍禽、山西省省鸟褐马鸡栖息于此,千年古刹玄中寺坐落于深山幽谷之中。作为全国重点生态保护地区、全省林业大县的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不仅拥有美丽的山川植被和多种野生动物,地下也蕴藏了丰富的煤、铁等几十种矿产,历史上的交城,木材业、冶铁业、皮毛业都很兴盛。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交城已是生态氧吧、创新高地、康养胜地,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大生态成就绿色梦
据记载,交城林业自古繁盛,山多林广。由于世代砍伐和水土流失,交城地区林木产业逐渐由繁盛到衰退。直到20世纪80年代,交城开始了大规模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林木覆盖率最高的庞泉沟被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华北落叶松土壤种子库研究、人工电孵化褐马鸡等一批科研项目随之应运而生。
随着近年来吕梁大力度进行旅游推介和开发,交城县逐年加大生态建设投入,并取得显著成效。2016年交城县入选全国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并于2019年顺利通过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初验。
2017年交城县精心打造的以褐马鸡为原型的旅游吉祥物“褐小美”正式出炉,备受社会各界热情关注。随着省级文旅双创基地成功获批,在打造“互联网+全域智慧旅游”的进程中,“褐小美”正带着“交城山水”飞向世界。
改革开放以来,交城煤、铁等工业发展速度加快,大都集中在平川地区,工业污染给当地带来巨大的环保压力。而环抱县城的两条河流——瓦窑河和磁窑河,也因承载生产和生活污水排放,饱受其困。
在汾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始以后,交城县下决心紧抓源头污染治理。目前,山西交城经济开发区一期1.5万吨污水处理厂已投运,对园区企业预处理后的一万多吨工业废水进行统一深度处理,水质实现达标排放。预计到2019年年底,全县76户涉水企业产生的污水将全部得到治理。
交城的水正在变清,环境也正在变美。磁窑河、瓦窑河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将把昔日脏乱的水沟变为景观河道。在磁窑河附近小区居住多年的居民张春飞说,我的房子将会变成“河景房”。
高科技引领转型路
位于吕梁山中段东麓的交城,工业历史十分悠久。据记载,从西汉开始交城就是重要的冶铁地区,明末交城的云梦山、狐突山即遍布煤坑。改革开放以来,交城依托丰富的煤、铁、石棉、石灰石等矿产资源,逐步形成以煤焦、化工、冶炼、机械铸造、建材为主的工业产业集聚区。近年来,交城工业转型步伐加快,着力推动传统企业升级成为高新技术企业。
进入发展新阶段,交城县加快推进向创新优势的转换,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1983年就建厂的山西交城红星化工有限公司现在已是一家集矿物科技技术和高端肥料技术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总经理路敬谈到了企业发展壮大的法宝:“创新是主要原因。”通过技术创新,该公司在硝基矿源黄腐酸制造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成为国内首家生产硝基矿源黄腐酸产品的企业。
在交城,化工企业纷纷转型升级,目前像“红星化工”这样的新型肥料企业还有35户,共有“CEM”“IK”“乾冠”“亮彩”等36个注册商标。2018年全行业企业总资产70亿元,新型肥料产能达200万吨,钙肥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75%,出口量占全国的50%以上。从粗放发展、遍地开花,到规范运行、注重环保和科技创新的高端发展,有着“中国钙都”之称的交城县在新型肥料产业发展中闯出了新路,迎来新的发展期。
近年来,围绕“示范区”“排头兵”“新高地”三大目标,交城县立足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大力度推动煤焦化、装备制造两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一大三新”产业中新材料、新能源、新化工裂变增长,推动传统工业向高端化、智慧化、绿色化转型,着力打造“数谷、碳港、钙都、交城智造”。2018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6.37亿元,同比增长12.2%。能源工业、材料与化学工业、消费品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全部实现增长,增速分别为10.27%、17.31%、2.31%和2.26%。多点支撑的工业增长的格局逐渐形成。
乡村游叩开致富门
交城县庞泉沟镇苏家湾村,昔日道路不畅,耕地少,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22%,属于典型的贫困村。淳朴的村民们哪里能想到从前阻隔当地发展的大山竟然成了如今脱贫致富的独特优势。独特在于,这里的山绿,这里的水清,这里的野生动植物众多。
山里的农民富不了,那是因为缺少思路。有了思路就有了出路。而发展乡村旅游就是让苏家湾村村民找到出路的新思路。
2015年,苏家湾村提出“突出乡村旅游,壮大畜牧产业,发展药材种植”的发展思路。就在这一年,村里多方争取资金240万元开发建设欢乐谷景区、2.85公里旅游步道和停车场,打出了旅游兴村的第一张牌。之后的几年,村里依托生态资源创办了旅游开发公司,并打造出数十家农家乐。据了解,仅2018年苏家湾欢乐谷景区就接待游客2万人次,有力带动了村民致富。大搞旅游开发的同时,苏家湾村大力发展野生木耳、蘑菇、沙棘采摘等,目前,苏家湾村已经实现全村贫困户产业发展全覆盖,其中种植业100%、养殖业72.09%、旅游业16.28%、采摘业30.23%,村内务工达到16.28%。
像苏家湾村一样,交城县还有很多农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农业实现了脱贫致富。依托在脱贫攻坚进程中成功培育的畜牧、旅游、果、蔬、菌、药六大主导产业,交城县着力打造省城的“粮袋子”“肉篮子”“菜篮子”“花篮子”和康养基地,并引进了粮油仓储物流产业园项目、田园综合体项目等多个项目,形成了“全季采摘+康养”农文旅创意农业发展新格局。
近两年,交城县拓展旅游发展思路,大力发展运动康养、生态康养、文化康养等新业态。卦山、玄中寺4A级风景名胜区着力打造特色康养区;庞泉沟水上乐园、果老峰户外休闲运动小镇重点打造户外休闲运动示范区;如金生态园、瑞景苑着力构建温泉养生、主题游乐等为一体的康养区。
现在,交城县依靠生态、科技,促进了可持续发展。在生态和谐中再现山水之美,在科技创新中尽显智慧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