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时代意蕴进行再思考,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新时代中的探索实践,结合新时代国情、中华传统文化、全球化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容进行的探索性思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新时代国情相契合的意蕴
要从整体上思考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找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新时代国情相融合的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这是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保持坚定信心、对社会主义保持必胜信念的科学根据。”应该说,如果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良好把握,就不可能正确认识新时代中国的现实,就无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新时代国情的结合,就无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我们要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大量阅读,理解其核心思想,把握好其基本观点。清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把握规律。
结合新时期的国情,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逐渐加快。要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与新时代发展的国情相结合,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局面。我们党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具体特点,更好地解决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运用科学方法,对新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变化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并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核心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意蕴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在世界文化浪潮中构建国人精神家园的根基。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的互相融合,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具时代性和本土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高度体现和有机延续,更是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重要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结合,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发展资源,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中华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机构成,针对中国新时代的发展,对其创造性转化添加中华文化优秀基因。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时代化表现,也是中国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从中国传统的角度看,中华传统文化正以其独特的方式改变着马克思主义的话语表达形式,使马克思主义带有中国的文化气息。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看,消除中华传统文化中部分不适合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因素,使中华传统的文化发展遵从马克思主义的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中华优秀内核传统文化向融合,让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从而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蕴。为此,要积极实现这两者的有机融合,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相融共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和引领作用,创新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中国文化新形态,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的营养,密切关注中国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导干部群众的新时代意蕴
把马克思主义转变为指导干部群众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据相关需要,转化为具体的指导思想。在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导工作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思想和工作方法的调查和研究,然后遵从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传播范例。第二,把辩证法转化为具体思想和工作方法。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要求人们从全面、系统、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解决干部群众的矛盾,把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作为正确的途径。在工作中,党员干部必须认真思考问题,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解决矛盾,克服困难,推进党的事业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思想和工作的重心,为人民服务。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干部群众思想和工作方法的道路,要从历史经验中学习,从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中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改革开放为我们提供了丰富且有益的实践经验。例如,党领导的革命为我们掌握正确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提供了丰富且有益的的经验,党领导的建设为我们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指明了方向,党领导的改革是走向成功的保证。它们都是我们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的方法,这是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必须学习的历史经验,必须始终坚持并发扬光大。真正的知识来自于实践,同样新的实践理论和工作方法也将在实践中创造出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探索道路面对复杂的环境,必须把继承和创新结合起来,通过分类指导、改进,使当前的工作和以后的工作组合起来,增强理论指导实践的系统性和有效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全球化观念相结合的意蕴
中国作为国际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全球化不仅为马克思中国化提供了良好的理论资源,而且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走向了世界舞台中心。当前是中国与世界深度融合的时代,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互动,推动了开放型世界经济建设。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更深入地参与到国际分工合作中,提升了国际影响力,成为重要的领路人之一,为宣传马克思主义,提供了良好的现实资源,为马克思主义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加速了马克思主义与世界融合的进程。
马克思主义化倡导全球治理。全球治理的理念符合当前世界发展的现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理论创新发展,体现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时代观。积极推进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机融合,是在解决人类社会面临全球性、普遍性存在问题时,提出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全球化的结合,不仅可以将全球治理的概念纳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范畴中去,还可以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影响世界。
(作者分别为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黑龙江省生态文明研究基地主任;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注:本文系黑龙江省2017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SJGSZD2017025)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