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滇西边境山区·云南省大理市古生村:看得见的美丽 留得住的乡愁
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习近平
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苍山脚下、洱海之滨的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立此存照”并赞美:“这里环境整洁,又保持着古朴形态,这样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记得住乡愁。”
如今,4年多时间过去了,苍山洱海的美景愈发动人。在这片令总书记“舍不得离开”的土地上,增添了哪些新故事、有了哪些新变化、古生村又是如何打好洱海治理与脱贫攻坚“两手牌”的?沿着总书记的足迹,记者来到了古生村。
牢记殷殷嘱托,悠悠庭院载乡愁
4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古生村,站在洱海边,看到湖水荡漾、苍山云绕,提议合影,“立此存照,过几年再来,希望水更干净清澈。”如今,在总书记当年眺望的地方,立起了一块巨石,刻有“立此存照”四个字。这是一种鞭策,古生村村民以这种方式提醒自己,一定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改善好洱海水质。
古生村村民李德昌家距离洱海不到30米,是典型的白族民居——青瓦白墙、三坊一照壁,照壁精雕如画,院中点缀着几棵桂花树,树下种着几行青菜。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李德昌家的院子里和当地干部群众座谈,拉家常、问生产、说乡愁、谈保护洱海。这个场景的照片后来摆在了总书记办公室的书架上。
走进李德昌家的小院,看到这个小院与当年总书记来时别无二致,连照片里的藤桌都在原处摆放着,上面仍然铺着那块白族特有的扎染布。“总书记称赞我们家比西式洋房好,记得住乡愁。这是我莫大的荣幸啊!我让它保持总书记来时的样子,这样大家进门就能感受到总书记说的那种乡愁了。”李德昌自豪地说。
坐在藤桌前,李德昌向记者回忆4年前那激动人心的情景:“总书记看到我们一家七口人‘四代同堂’,十分高兴,随后又进到厨房和堂屋看了看,并询问我家里的情况。座谈时,他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亲切地拉家常……”虽然几年来这情景已被李德昌无数次回忆,但每当再次谈起时,他的激动之情仍然溢于言表。
现在,李德昌的小院成了村里乃至大理有名的景点。来过多少客人他已经记不清了,最多的时候一天接待过3000-4000人。“保护好洱海、保护好庭院,这是我们的责任。守望乡愁,就是再苦再累都值得,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请总书记再来看一看!”李德昌说。
同是古生村村民的何利成和李德昌做了多年的邻居,习近平总书记在古生村和他亲切握手交谈的照片就悬挂在他家客栈的大厅里。今年52岁的何利成生长在古生村,曾以捕鱼为生,后来在洱海边发展养殖业,近年来依靠自家民房临近洱海的优势开起了客栈,也见证了洱海从最初的清澈美丽,到蓝藻爆发,再到全民保护的不同时代,感触颇深。
为确保“不让一滴污水流入洱海”,2017年,大理市下发《关于开展洱海流域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餐饮客栈服务业专项整治的通告》,要求相关餐饮客栈服务业暂停营业。何利成接到通知后,当即取消了4个网络订单,停业整顿。在他看来,停业是为了更远的未来,“希望同心协力把洱海保护好,因为大理就是靠旅游,如果洱海毁了,谁也不会来了。水质清了,大理才有希望。”目前,重新营业的客栈已达到治污标准,何立成自己建了三级化粪池,确保污水不外流。
2017年,大理州开启洱海保护治理抢救,在洱海流域全面开展“七大行动”,即整治流域违章建房、整治流域餐饮客栈违规经营的“两违”整治行动,整治村镇污水、整治村镇垃圾的村镇“两污”治理行动,面源污染减量行动,节水治水生态修复行动,截污治污工程提速行动,流域综合执法监管行动和全民保护洱海行动。
守住青山绿水,千年古村展新貌
“守住青山绿水、留住最美乡愁”,这是古生村干部群众的共识。古生村把保护洱海“母亲湖”作为“留住乡愁”的生命线,以洱海保护治理项目实施为重点,切实加强洱海流域保护网格化管理,深入开展洱海流域环境综合整治,营造优美整洁的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
46岁的何叶平是古生村的一名保洁员,她的工作是分包洱海湖岸的3公里区域,每天清除岸边的杂草与浮藻,“一天要清理十几桶垃圾”,但令何叶平感到欣慰的是:“垃圾越来越少了,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了!”
在湾桥镇,涵盖镇、村、组、党员、农户五级的网格化管理责任制已经建立起来,除了洱海滩地,包括河道、村内主干道都实现了定人、定时、定点的保洁制度,垃圾则由古生村收集、湾桥镇清运。
记者发现,古生村每家每户门前的沟渠上方,都有一根黑色的排水管,通向村口的污水处理厂。“这是为了保护洱海‘母亲湖’,村里实施的污水处理工程。”古生村村党支部书记何桥坤说,目前村民们家里的污水从附近的排污支管道、村里的主管道,到污水处理厂达标后出来进入湿地,最后才真正排入洱海。
每天早上8点,严炳前都会出现在总书记4年前“立此存照”的地方。“立此存照”不远处有一座龙王庙,作为古生村的3名滩地管理员之一,他就负责龙王庙往南500米的滩地管理。严炳前沿着河岸,熟练地用铁耙把浅水区的淤泥捞上来,再放到岸边现挖的沙坑里过滤,最后一并用垃圾车运走。严炳前告诉记者,如果不把淤泥处理干净,等到水位上涨的时候,蓝藻就会迅速生长蔓延起来。
古生村村民世世代代生活在洱海边,在保护洱海这件事上,全村人都团结一心。尽管水更清了,“但比记忆中的还是差一点,小时候去洱海,口渴了捧起水就喝。我们要把水变得比以前更好。”何利成说。与何利成一样,村民们都有着这样的决心与信心。
古生村有上千年历史,文物古迹众多,有建于明代的福海寺、水晶宫、凤鸣桥和建于清代的古戏台及龙王庙,还有很多古木、古戏台、古寺、古桥,古生之古,入目皆是。
据何桥坤介绍,在保护的前提下,大理市编制了为期15年的《古生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一次性规划设计到位,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按照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八有”的要求,编制了实施方案,内容涵盖村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传统村落保护工程、完善基础设施工程、省级民族特色旅游示范村创建、产业发展富民工程、村民自治综合改革试点“六大工程”,力争把古生村建成洱海之滨生态环保优先、传统文化浓郁、田园风光秀美的幸福家园和让人“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典范。
“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守住了这片青山绿水,投资自然会来。做规划就是要‘筑巢引凤’,让乡亲们从中受益!”湾桥镇镇长凯祥深知群众所想所盼。
村中心广场、老年活动中心、菜场、村口牌坊、仿古路灯相继建成,三网改造提升、村内绿化、龙王庙周边环境整治、湿地公园建设、建筑风格整治等工程大大提升了古生村的基础设施水平,古生村同时加快文化教育卫生设施建设,在村内安装健身器材和广播设备,规划建设村民议事中心、幼儿园、卫生室、文化室、村史馆等公益设施,使全村人居环境和文化内涵进一步提升,营造了优美和谐、充满文化气息和民族特色的人居环境。
如今在古生村,不仅村民们享受到了便捷的公共服务,全村旅游产业发展也有了硬件基础,一个让人“记得住乡愁”的中国最美乡村正在成型。
着眼民生福祉,生态产业助发展
大理,在大多数人眼中是“风花雪月古城开,洱海苍山次第排”的锦绣之地,但作为全国14个扶贫片区滇西边境山区的主战场,大理州12县市中有11个县是贫困县,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难度大。
52岁的杨利珠是古生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有7口人,女儿杨燕秋是残疾人。大理每年向洱海投放大量鱼苗,杨利珠就在投放前的鱼苗暂养地公益性岗位工作,每月有2000多元收入。杨利珠家还通过贫困户危房改造计划,在2014年住进了新房。有稳定的收入,有安全的住房,这也让杨利珠一家摆脱了贫困。
杨利珠一家摆脱贫困的故事正是大理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大理通过进村入户认真调查分析发现,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各不相同,有的生病看不起,有的住房破旧不堪,有的没有劳动能力,有的缺乏资金……精准施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他们开展因户因人施策,推动政策、资金、项目、技术和人才向脱贫攻坚一线聚集,一个都不能少地帮助贫困群众摘掉贫困帽子,过上小康生活。
古生村村民李桂的妻子患尿毒症多年,儿子患糖尿病,一家人全靠儿媳妇打零工维持生活。去年政府为他患病的妻儿报销6.8万医疗费用,无疑为这样的贫困家庭“雪中送炭”。
针对因病因灾致贫占比不小的严峻现实,大理州制定出台贫困人口慢性病救助办法、贫困人口救助兜底管理办法,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贫困户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号召“挂包帮”“转走访”干部及广大职工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购买财产人身“双保险”,为贫困户应对天灾人祸再添一份保障;对无能力建房的特困户,由政府整合多部门扶贫资金,无偿为每户建造60平方米的安居房。
一边是脱贫攻坚,一边是洱海治理,同样连接着百姓的幸福生活。
在古生村有一个湿地公园,成为当地村民茶余饭后休憩娱乐的好去处。傍晚时分,行走在湿地公园,碧波粼粼、霞光潋滟,长堤栈道间的笑声不时回响。青山、绿水和越来越整洁的生活环境,成为实实在在的民生福利。
绿色理念推动产业转型。长期以来,古生村人多地少,主要产业为水稻、烤烟、大蒜和常规蔬菜种植。为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古生村围绕打造生态高效农业品牌,在巩固提升湾桥大米、烤烟、生态蔬菜种植等传统产业基础上,调整产业结构,种植生态大米,全面推广使用精制有机肥,积极开展古生村绿色食品基地认证工作,扎实开展绿色生态农业生产技术培训,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措施,要求农户严格按照绿色产品操作规程进行田间管理,帮助村民转变发展方式和生产业态。
保护好洱海所带来的发展红利,也开始惠及更多的人。大理全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森林覆盖率达61.22%。2018年洱海全年水质为优,实现7个月二类水质。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助推全域旅游,又通过发展旅游改善生态环境。最让老百姓高兴的是,随着生态旅游品牌的打响,民族特色村寨游、生态湿地旅游观光、生态民俗旅游、现代农业庄园等一批惠民生态旅游产业正在兴起。
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短短4年多时间,古生村从眼前的洱海到周边的环境,从日常的生活到家家户户人心所向,从产业到经济,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让这样自然美景永驻人间,正在大理人的共同努力下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