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绍兴市在对环城河进行综合整治过程中,深入挖掘古越文化,把握绍兴历史文脉,充分将水文化与文物保护、园林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旅游经济发展等相结合,将水的物质、精神、景观、文化理念融入水环境建设工作和市民的生活中。整治后的环城河再现了“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的环境,为市民营造了“民生文化”,生动地诠释和展现了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建设的初心和使命。
关键词:水利风景区 水工程 水文化 水经济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B
水是城市的历史、生机、形象和弥足珍贵的财富,也是城市文明素质和文化底蕴的象征。作为典型江南水乡城市的绍兴,因水而兴、因水而富、因水而崛起。绍兴环城河水利风景区依托环城河(古护城河、古运河)而建,环城河外与浙江古运河、鉴湖相连,内与城区河道相通,全长12.5千米,河宽在30—100米之间,总面积达14万平方米。这一历史久远、文化底蕴深厚的环城河道,在改革开放初期,也曾因欠缺保护而遭受过严重污染,环城河岸塌、淤深、绿少、水脏等现象日趋严重。
从1999年开始,绍兴市委市政府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现代化城市建设、民生水平改善等需要,紧抓机遇、顺应民意,开展环城河综合整治,实施绍兴市城市防洪工程——环城河综合整治工程。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和近年来一以贯之的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和高位发展,达到了水环境显著改善、水文化日益丰富、水经济蓬勃发展的成效。2004年,绍兴环城河被水利部批准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属于城市河湖型。环城河不仅是绍兴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还是一条历史文化特色鲜明、水乡特色浓厚的旅游线和休闲带。
亮初心:着眼于居民群众对优美水生态环境的需要,实施环城河综合整治工程
更新治水理念,形成工程建设与文化建设同步推进的总体思路。水是绍兴之血脉,文化是绍兴城市之魂,水文化是绍兴历史文化的主体。绍兴市委市政府、各级水利部门深刻认识到,在城市水利的水环境整治中,工程建设和文化建设各占一半,两手都要抓好,两手都要花大力气,因此应力图在环城河综合整治中努力做到:建一个工程,塑造一个水利景观;疏浚一条河道,形成一个文化长廊;整治一块土地,造就一个诱人景点。只有将绍兴灿烂的历史文化融入到工程之中,才能支撑绍兴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的需求。
既立足当下、又着眼长远,科学编制环城河综合整治规划。整治规划是水利风景区建设和管理的核心和依据。绍兴市一方面强化规划编制,坚持立点准、理念新、起点高的标准,并使整治规划与全市经济社会现代化相适应,河网布局、建筑结构标准科学合理,同时又于编制规划之初,就在顶层设计层面明确了“防洪、城建、环保、旅游、文化”五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目标,提出了“净化、美化、绿化、亮化、文化”的具体要求。而在规划及实践中,全市上下积极贯彻高起点规划、高品位构筑、高标准建设、系统化管理,注重拓展科技文化内涵,努力使工程体现出地域的、文化的、生态的特色。
统筹部署、系统推进环城河综合整治各项工作。城市防洪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要求标准高。鉴于此,在具体工作中,绍兴市将城市防洪河道综合整治工程与推进城市建设,发掘古越文化,实施民心工程结合起来。首先,始终把“净化、美化、绿化、亮化、文化”工程融合到城市防洪建设之中,把城市水利和生态环境水利及城建配套有机结合起来。其次,充分注意实现环城河新貌与保留历史文化的和谐统一,使工程建设透溢出浓郁的历史文化。最后,把城市防洪河道综合整治工程作为民心工程来抓,兴建滨河公园,开发沿河绿化带,建设休闲广场,还“碧水、绿地”于民。
经过综合整治,绍兴环城河水体质量明显好转,市区环城河水质由1999年的Ⅴ类甚至劣Ⅴ类提升并持续保持在目前的Ⅲ类、局部二类;往日脏、乱、差的城区结合部,成为建设大城市发展过渡的美丽纽带,成为建设古城生态环境、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建设建设文明城市的一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
践使命:激发释放水利工程潜在的多种功能,服务和支撑现代化城市建设发展
以水工程的完善夯实城市发展基础,助力城市发展空间扩大。在环城河整治工程成功后,绍兴市水利局自2001年11月正式开展曹娥江大闸枢纽工程前期有关工作。工程于2003年10月1日开始围堰试抛,2004年12月8日基础工程打下第一桩,至2009年6月底,如期完成国家批复初步设计工程建设内容。大闸工程具有防潮、防洪、治涝、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环境改善和航运等综合利用功能,为加快推进未来杭州湾绍兴工业新城区的建设和虞绍平原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远期向宁波地区输出水资源打下了战略基础。
以水文化的弘扬涵养城市文化,助推居民精神感受提升。绍兴市在充分挖掘古越文化、集聚各方智力资源广泛开展水文化基础性学术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水利部对水文化工作的要求和绍兴的实际,于2011年6月成立绍兴市水文化教育研究会,并由市政府每年下拨专项研究经费,支持其开展学术研究、参与工程水文化布展等活动。除此之外,近些年来,绍兴市坚持创新工作机制体系,积极推动规划、城建、文保、旅游、交通等部门在绍兴的水文化保护和建设方面形成合力,并通过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网站建设和文学艺术等形式,持续加强水文化的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水文化的内涵、作用和美好前景,以此不断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以水经济的开发延伸产业领域,引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党的十八大以来,绍兴市根据浙江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决策部署,进一步提升治水理念,确定并实施“重构绍兴产业、重建绍兴水城”战略部署,把治水与产业转型、城市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重点构造“一核(古城)两圈(环城河休闲旅游圈和外环河周边辐射圈)四区(古鉴湖文化旅游区、六大湖生态景观区、古运河遗产保护区、曹娥江休闲运动区)”的发展格局。不仅涵盖了整个旅游产业,而且有利于优化旅游环境,整合产业要素配置,提升旅游发展质量,为旅游业特别是水城旅游发展带来机遇。加之旅游业又是从水城形态到水城经济转化的重要路径,对于实现从资源到产品、从产品到品牌的跨越,以及提升城市经济内生发展动力活力,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绍兴市的环城河综合整治,尤其是近年来的建设管理,统筹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支撑:解决了大量水土资源长期闲置甚至流失的问题,带动了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效益的发挥。同时,文化与环境促进了招商引资提质增效和新兴产业生机勃发,从而为当地政府提供了大量直接、间接的工作岗位,增加了下岗、失业及待业人员的就业机会。
绍兴环城河综合整治与建设发展实践对于新时代更好践行水利风景区建设初心使命的启示
转变思想观念,是新时代更好践行水利风景区建设初心使命的根本前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利的功能日益多样化、综合化, 不仅要满足避害和提供生产、生活用水的需要, 还要建设清澈、美丽、舒适、人水相亲、人水相依的水环境, 满足人们亲水爱水、休闲娱乐、审美等精神层面的需要。绍兴的实践表明,在治水兴水方面,必须从传统的工程水利观念向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水利观念转变。进而在理念创新指导下,使传统的防洪功能更具亲水性,更具生态性;使城建的功能更景观化,更具文化内涵与品位;使文化的功能更加优化,更具地域特色;使环保的功能更加现代化,更具经济社会综合属性。
完善顶层设计,是新时代更好践行水利风景区建设初心使命的重要基础。正如课题组在此前有关研究中所述,一方面,与传统意义上的水利工程相比,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与管理,所具有的内涵更加丰富,所覆盖的范围更加广泛。其涉及到保护水资源、修复水生态、改善水环境、弘扬水文化等方方面面、各个环节。另一方面,在现实中,一旦水环境遭到破坏,或相关工程的建设不合理,则很难在短时期内予以修复,甚至是不可逆的。无疑凸显了顶层设计的极端重要性,这其中起码包括三个重要方面:一是能够同时兼顾当下与未来,且能够有效融入地区现代化发展全局的长远发展规划;二是能够有效集聚和凝练各部门优势的制度革新;三是能够确保规划在长期内被不折不扣执行和落实的奖惩机制。
创新管理方式,是新时代更好践行水利风景区建设初心使命的重要保障。绍兴的实践表明,随着水利风景区多重功能的开发与运用,其在属性上也将呈现更加多元多样的趋势。这种背景下,一方面要在基本的生态功能、社会功能维护方面坚持政府主导,另一方面也应在经济功能方面发挥市场的作用,尤其是应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管理方式。如在管理思路上进一步积极探索市场化管理办法,对绿化养护、设施设备管理维护等,可采取分类分地段向社会公开招标方式来确定承包管理;对房产、场地等可经营性资产和广告发布等,可采用公开招租经营方式实行管理;对监督巡查管理、安保和小型维修等人员,可采取公开招聘方式进行选拔任用。又如通过遵循市场化运作规则,在发展水经济方面主动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并通过社会捐资、银行融资、开发筹资及政策支持等多种举措,吸引社会、企业和民间资本投入。
【执笔:栾大鹏】
参考文献
[1]傅列成:《绍兴市水生态保护的实践与思考》,《水利建设与管理》,2009年第11期。
[2]徐智麟:《绍兴水利工程与文化有机融合的探索》,《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责编:杨 阳 / 董 楠(见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