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林州市红旗渠国家水利风景区是红色教育的神圣殿堂、山水交融的旅游胜地。在工程兴建时期,十万建设者孕育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展现了党为人民谋幸福、谋发展的宗旨理念。新时代,红旗渠国家水利风景区的建设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通过科学规划建设、优化管理手段、创新发展方式等举措推动红色景区智慧化建设,使之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关键词:红旗渠精神 水利风景区 红色景区智慧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B
林州市红旗渠国家水利风景区是一处以太行山为依托,以红旗渠为主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内涵的人工地貌水域风光类旅游区,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十万林州儿女,依靠一锤一钎一双手,逢山凿洞、遇沟架桥,苦战十年,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建成的全长1500公里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是除了长城之外最大的靠人力和简单工具完成的工程,被誉为“人工天河”。在工程兴建过程中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也是初心和使命的集中彰显。
十万开山者,十年磨砺,解决了林县人民饮水生存问题,实现了林县的“山河巨变”
解决人民饮水吃饭的生存问题,改善人民生产生活环境
受气候、地理、地形和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林县(今林州)素有“十年九旱”之称。在缺水环境中苦苦挣扎的林县人民,祖祖辈辈想水、盼水,一代又一代的林县人民不甘屈服地与缺水的命运进行着持续对抗。1960年2月,太行山的开山炮声,拉开了“十万大军战太行”的序幕,也揭开了修建红旗渠的帷幕。那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全国各地都在勒紧裤腰度灾荒,林县县社队投资5839.66万元修建灌区(占总投资的85.06%),林县人民自己制造水泥、炸药,自己烧制石灰、修理工具,凭借着一锤一钎一双手,历经十年的艰辛,以十年的智慧、心血和砥砺,建成了红旗渠,圆了林县人民的千年期盼。红旗渠有1条总干渠、3条干渠、10条分干渠、290条斗渠、4281条农渠,形成了“蓄、提、引并举,支、斗、农成网”的大型灌溉体系。自1965年开灌运行50年以来,累计引水125亿立方米,农业供水70亿立方米,灌溉农田4700余万亩次,增产粮食17亿公斤,极大改善了林县人民的生活环境,使得当地人们能够“吃上饭,吃饱饭,吃好饭”。为了感恩林县干部和工程建设者在修建灌渠过程中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林县人民称红旗渠为“两心渠”,“两心”即为良心和责任心。
改善了林县地区生态环境,促进了林县社会经济繁荣发展
红旗渠的建成不仅有效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而且有力地促进了林县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在改善当地地区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被当地群众誉为“生命渠”“幸福渠”。
林州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量不稳定,境内多为季节性河流,岩层多为垂直层理结构,地表水极易下渗,在以上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当地的植被覆盖率较低、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红旗渠建成之后,一方面,红旗渠灌区切实搞好库渠种草植树工作,按照林业“三定”政策,在灌渠两旁、库渠周边种草植树,在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渠堤的基础上,进一步美化环境,改善了灌渠两岸和库渠周边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同步发展生态林、经济林,形成了“松柏林盖顶,用材林缠腰,经济林铺底”的林茂粮丰的立体绿色景观。花椒、核桃、柿子、山楂、板栗等经济林为林州人民创造了新的财富,被原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全国经济林名、优、特商品生产基地”。另外,自从红旗渠建成后,林州的大型养殖场和养殖基地开始建立起来,如今已经成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市);利用蓄满红旗渠水库或池塘,进行养鱼养鸭养鹅,谱写着属于林州人民的“太行渔歌”。
传承红色基因,推动红色景区智慧化建设,以红色旅游带动林州地区高质量发展
打造红色旅游景区,带动林州社会经济发展
依照“把红旗渠办成旅游胜地”的重要指示,自1991年起,林州历届政府都将红旗渠的红色资源优势作为地方发展的有力抓手,率先投入、率先宣传,主打红色教育和红色旅游,致力于将红旗渠打造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和党性教育的标杆性红色景区。与此同时,红旗渠国家水利风景区的良好发展也为地方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以“红旗渠”冠名的林州建筑工程团队参与了众多举世瞩目的重点建筑建设工作,他们不仅展示了自身坚毅执着、敢打敢拼的性格,通过将红旗渠建设的先进经验推广至全国,更是激发了林州的经济活力,提高了林州市的知名度。此外,红旗渠香烟、红旗渠白酒、红旗渠啤酒等众多地方企业也都搭上了红旗渠国家水利风景区发展的快车,让“红旗渠”金字招牌享誉全国。
弘扬红色精神,提供优质红色旅游产品
红旗渠国家水利风景区牢牢抓住红色旅游这一条建设主线,紧紧围绕红色精神和红色文化主题,利用多重艺术手段,让走近红旗渠的人们既能领略到林州的山水奇观,又能体悟到红旗渠所承载的奋斗精神。一方面,景区依托丰富独特的红色旅游资源,将红色旅游项目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从红旗渠纪念馆中对“引漳入林”光辉历史的生动还原,到太行山上摩崖石刻对红旗渠精神的赞颂,再到分水枢纽对通水情景的再现,无一不体现着红旗渠儿女“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奋斗精神,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另一方面,景区在建设过程中始终注重人文与自然的深度结合,将红旗渠纪念碑、红旗渠纪念馆、红旗渠分水枢纽、青年洞等景点串联起来,因地制宜地将红旗渠精神融入到景观和配套设施之中,生动而具体地诠释着红旗渠精神。
优化管理创新,推进红色景区智慧化建设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开始步入以网络为支撑、以人类智慧驱动发展的智慧时代。红旗渠国家水利风景区紧跟时代步伐,在旅游模式和服务思路上不断探索,创新景区管理模式,推进红色景区智慧化建设,以现代技术手段推动景区高质量发展。一方面,景区以现代化企业的要求,通过制度建设、优化组合、竞聘上岗、员工培训等措施,在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上不断优化提升,全面提升服务品质。如先后组织管理人员多次到洛阳、焦作等周边景区进行考察学习;利用淡季时间组织员工前往海南呀诺达景区进行培训学习,并与其建立合作关系,实现两大景区之间的合作共赢。另一方面,坚持“创新动力,科技赋能”的发展理念,率先建成5G创新应用示范基地,推进智慧旅游项目全面升级,引领红色旅游新风尚。如实现一键购票、扫码、刷脸、无现金入园;通过大数据中心快速分析游客的性别、年龄、客源地、停留时长等信息,为景区营销、市场施策提供了精准定位。智慧化建设帮助红旗渠精神搭上科技快车,让红色内涵更加生动,让红色精神更具活力地传承。
发扬红旗渠精神,推动景区高质量发展
在红旗渠精神的感召下,新一代红旗渠人在景区的建设实践中,形成了“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奋斗不息”的当代红旗渠精神,让红旗渠景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光彩。在景区升级改造过程中,红旗渠景区面临着巨大的资金难题,为了保证景区项目能够按时投入建设,景区在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和银行贷款之外,以职工捐款集资自筹资金的方式进行资金的募集,自力更生,充分利用一切条件,以创业的觉悟投入到景区建设的工作里,确保了工程的如期开工。在景区景观和配套设施的修建过程中,太行山区复杂的地形地势成为横亘在施工队伍面前的难题,景区建设团队没有“知难而退”,而是邀请顶尖的设计团队出谋划策,统筹协调施工单位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进度,最终保证了以“红飘带”廊桥为代表的景区标志性建筑,以及配套性步道、公路和桥梁的完备施工,展现了景区建设者们不折不挠、团结协作的精神能量。
再创红旗渠精神,以红色水利风景区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传承红色基因,建设红色水利风景区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今后,红旗渠国家水利风景区将致力于发挥好红旗渠纪念馆的作用,宣传好红旗渠各类劳模和烈士的英勇事迹,运用好“红旗渠大讲堂”以及其他红色服务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让红旗渠精神不仅融入林州人民的血脉里,还要深刻在全国人民心中,让红色印记永远鲜活明亮。另外,景区将继续深化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干部培训教育等方面的功能,为广大党员干部和企业职工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激发干事创业热情、提高自身素质,提供高效有益的红色精神能量。
推动融合发展,以红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今后,景区将继续在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深度融合发展上做好文章,在提升自身发展品质的基础上带动周边乡村的高质量发展。一方面,深入挖掘周边乡村的红色文化资源,激发其发展红色旅游的潜力;在继续弘扬传承红旗渠红色文化的基础上,整合周边红色旅游资源,着力打造红旗渠红色旅游基地。另一方面,扎实推进绿色发展,整合优美的自然山水环境以及底蕴深厚的民俗文化积淀,整合景区附近村民的土地,全力打造生态田园综合体。红旗渠国家水利风景区坚持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深度融合发展,利用自然生态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发展,提升景区品质,丰富游客旅游体验,全面推动景区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坚定信心埋头苦干奋勇争先,再创新时代红旗渠精神
“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红旗渠不仅是林州人民集体智慧和力量的结晶,更是中国共产党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辉煌典范。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十万开山者,历时十年,绝壁穿石,挖渠千里,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照亮了红旗渠儿女“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征程。在景区建设发展中,形成的“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奋斗不息”当代红旗渠精神,照亮了红旗渠儿女建设美好林州的历程。新时代,红旗渠儿女将继续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秉承“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奋斗不息”的奋斗精神,坚定信心、埋头苦干、奋勇争先,再创新时代红旗渠精神,为推进红旗渠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而不懈努力,为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红色旅游需要而不懈奋斗,为在新时代书写“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新篇章提供强有力的红色精神能量。
【执笔:贺胜兰 冯一帆】
参考文献
[1]《坚定信心埋头苦干奋勇争先 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人民日报》,2019年9月19日。
[2]《联通5G:让红旗渠“活”起来》,安阳网,2019年3月6日。
责编:王茂磊(见习) / 司文君(见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