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实现的关键力量,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理解“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内涵,重视二者之间关系的协调性、互动性与耦合性,并将“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内化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实践全过程,促进党的政治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同步推进,实现政治建设统领下经济的又好又快又稳发展。
【关键词】领导干部 政治建设 经济建设 内化 【中图分类号】D24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各级领导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的榜样与旗帜,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实现的关键力量,是党始终保持强大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动力之源。正确把握“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关系,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在新时代坚定干事创业底气、奠定实践理论基础、笃定信仰信念信心的必然前提。
领导干部必须将“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内化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具体实践活动中去
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深刻理解“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内涵,深刻认识到,“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内化与外显的关系。其中,将“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的精髓与内涵内化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总体布局中去,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体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具体实践活动中去。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旨在使党永葆生机与活力,使其始终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领导地位,以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要在深刻领会党的性质宗旨及奋斗目标的前提下,使经济建设的成就逐步朝着党的目标迈进。如果党政领导干部在政治建设上能力不突出,不能将政治建设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就容易使政治建设陷入“装门面”“做样子”等形式主义。因此,党政领导干部只有在做好政治建设的前提下投身于经济建设中,才会使经济建设的各项活动更符合党情国情民情,才能使“中华号”巨轮在时而波涛汹涌、时而风平浪静的浩瀚海洋中披荆斩棘、破浪前行、一往无前,才能更好地带动“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对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化作用,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领域之间更加高效地协调统筹起来。
领导干部必须充分认识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内涵的外显
政治建设是维护经济建设成果的保障。党的政治建设是根本性建设,政治建设搞得好,才能创造有利于经济建设的国际国内环境与发展氛围,才能推动经济建设获得即时性、阶段性、长期性的成果,才能保障经济建设的各项成果由人民所共享。党政领导干部只有在做好政治建设的同时,又将经济建设搞得有声有色,才是满足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实现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才是将政治建设寓于经济建设的最好表现。落实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要把企业作为发展经济的根本动力系统,把握经济发展方向、研判经济发展大势、掌控经济发展大局、稳抓经济发展定力、驾驭经济发展局面、防范经济发展风险。反观拉美、亚洲等国家与地区的发展,可以得知,经济成就的获得来之不易,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建设作为保障。再反观美国与日本、欧盟等国家与地区之间在经济上较量的结果,也同样告诫我们,经济成果的维护必须有强大且稳固的政治作保障。
推动经济建设稳步向前发展,才能更好地巩固党的政治建设的统领地位。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经济建设巨大成就的获取及成果的维护,在于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于党从政治建设的高度确定了我国经济发展愿景、经济发展道路、经济发展模式、经济改革的总体框架,适时调整了不同经济发展时期的经济目标与经济政策。正因如此,才保证了经济建设的成果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共享,并使之成为社会发展的基础,推动经济社会以更稳健的步伐朝着更加光辉的明天迈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向中高速转变,迫切需要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在经济思维、经济决策能力上有所突破。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不是唯GDP的最大化,而是涉及经济环境、经济政策、经济产业,特别是政治建设对经济建设的影响等因素。回顾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历史节点与重大危机时刻,每一次化险为夷、转危为安,都在于我们党坚持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原则。
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必须认识到,我国经济建设成就的持续取得还在于经济建设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核心要义,解决了经济建设“依靠谁、为了谁、由谁享有”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我国经济建设极大改善了民生状况,人民的生活水平、人均寿命、医疗卫生状况、受教育程度、人均收入等方面的指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领导干部是将“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内化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载体
党政领导干部只有在正确的政治建设引领下将经济建设向前推进,才能如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目标。党政领导干部的政治建设水平高,经济建设的成果就会大且稳;反之,政治建设水平低,经济建设的目标就难以实现,甚至已经取得的经济建设成就也会因政治建设的滞后而丧失。作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切实发挥好在“经济建设”中的“政治引领”作用,为此,必须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要摒弃在经济建设中的错误倾向。一种是单纯以政治建设为主的错误倾向。一些党政领导干部认为,政治建设是党的建设的生命线,一切工作要以政治建设为中心,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方面建设都要围绕政治建设来进行,以至于无视客观经济规律、无视政治建设的本质要求、无视人民群众合理诉求,不但错失发展的良机,还给发展设置了阻力与障碍。二是单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认为经济建设与政治建设无关,甚至认为搞政治建设浪费资源、妨碍经济发展。这种割裂经济与政治关系的思想不但影响着一些党政领导干部,而且在社会上还有一定的市场。其危害是潜在的隐性的,将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任其发展下去,将使党的威信、党的影响力在群众中逐渐丧失,最终动摇党的根基、使党的事业付之东流。
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自身在经济建设中所起的作用,包括经济决策中的定向与领导、经济组织中的凝聚与调控、经济生产中的指导与激励、经济秩序上的监督与约束、经济发展上的服务与创新等作用。具体而言,就是要培养一支“政治本领过硬、经济能力高强”的新时代党政领导干部队伍。这样的干部队伍在经济发展理念上要善于遵循新发展理念的指导,在经济政策制定上要善于遵守法律法规、党规党纪,在经济活动开展上要善于从国家大局、区域实际、人民需求着手,在经济成果获得与分配上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
(作者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公共领导力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马彦涛对本文亦有贡献)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
责编/张忠华 美编/李祥峰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