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的十九大指出,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将乡村振兴战略纳入国家战略体系,反映了党和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深刻考量。应从时间、空间、规律和实践的维度,结合中国当代客观实践和现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和时代内涵进行逻辑分析和理论诠释。
【关键词】乡村振兴 战略 规律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华夏文化源于农耕文明,正是这种农耕文明创造了平静、宁和、安定、无忧、忘我的生活生存环境,为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提供了孕育条件和历史土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论断从时间、空间和实践三个维度,对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国际环境作出了战略性判断。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核心要义在“变”。国际秩序演变带来的格局之“变”,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迭代之“变”,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进化之“变”,正是在这些“变”中蕴含着无限发展之“机”、超越之“机”、更新之“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正是统筹国内之变革、国际之变局两种势,实现把握变中之“机”,在深入挖掘民族文化遗产同时,以历史逻辑和科学规律为准绳,对乡村社会发展进行整治和形塑。
解决当前社会发展主要矛盾的关键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最薄弱和最欠缺的环节是“三农”。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基础设施落后、内生发展动力弱;乡村环境恶化、村庄空心化;人才短缺、人员外流、基层组织能力弱;农产品竞争力差、农民增产不增收,获得感差。当前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之间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乡村社会发展的不充分。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城乡关系上,社会发展的不充分主要表现在乡村。乡村成为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的核心节点,抓住乡村这一环节,就抓住了矛盾的关键。
乡村社会的发展不仅是乡村自身发展的问题,还是影响社会全局发展的核心要件。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中国农村人口约为5.6亿,占全国人口的近半,就是按照城镇化率达到70%计,中国农村尚有4.16亿人口,可见乡村问题是事关数亿人口现代发展的全局性的重要问题。乡村振兴不仅关涉乡村自身,还是实施社会发展总战略的关键路径。面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必须以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为突破口。为此,党和国家将乡村振兴战略纳入国家战略体系,将其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的就是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大力提高乡村社会生产力,缩小城乡差距,破解城乡二元矛盾,构造和谐共生的城乡关系。乡村振兴战略扣住了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核心,瞄准了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历史任务。
城乡社会发展规律逻辑的内在要求
城乡矛盾和城乡问题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具有一定的普遍规律性。纵观世界发达经济体的发展历程,普遍遭遇了城乡矛盾和城乡问题的困扰,正如马克思主义所言:“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域局限向民族的过渡而开始的,它将贯穿文明的全部历史直至现在。”由此可见解决城乡问题和城乡矛盾的唯一手段就是大力发展生产力。
当前中国乡村内部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同质性社会转变成异质性社会,从静态社会变成流动社会;其经济结构从以农业为主发展为农业为辅,农业由致富产业变成了生存产业。据统计,当今农民收入的78%来源于非农产业。乡村发展缓慢、城乡发展不平衡根源在于低下的生产力水平,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这些问题将逐步得到消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正是基于解放和发展乡村社会生产力而采取的具体部署。
如果把中国的现代化过程分为上下两个半场,过去的一段时期为上半场,即工业化和城镇化战略实施的过程。它是以农业为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提供资源和资本基础,乡村为城市服务,形成了工业主导农业、城市主导乡村的工农城乡关系,及工农、城乡不均衡的利益分配格局。下半场就是乡村振兴发展的过程,即乡村振兴战略。它是以工助农、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城乡共生的动态变换。这样的结构安排,无论从战略蓝图擘画看,还是从战略实施逻辑看,都有其内在规律。上半场是在资源短缺的条件下开展社会建设,以乡养城,从而实现以空间换时间、快速突围的目的;下半场是一个由点及面、以点带面的历史过程,即由城到乡、以城带乡,从而实现以时间换空间,全面协调、城乡共生、自然和谐的发展目标。
民族复兴、强基固本的必然选择
首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筑牢国家和民族生存之粮食红线。乡村社会为全国人民提供着必需的口粮,以及包括蛋、禽、肉等在内的农副食品,关乎着13亿人民吃饭的基础性问题,必须从战略的高度给予充分重视。近年来,农民不再将自己的人生命运与土地相连。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让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人,获得期望的经济效益,使农民在自家门口过上现代化的生活,从而筑牢国家和民族生存之根基。
其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筑牢民族和国家生存环境之基。乡村地区是生态涵养的主体区,事关当代及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问题。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统筹解决乡村“三生”空间问题,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融合和协调发展,遵循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辩证逻辑。
再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筑牢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之基。“文化是一个民族最深层最根本的力量。”灿烂的农耕文明孕育了古代中国的繁荣,缔造了中华文明的基因,形成了一整套价值、情感、知识和伦理的文化系统。面对当代强势的资本逻辑,农民不再珍惜和遵守祖辈传下来的文化观念和伦理道德,不再固守原有的精神家园,传统文化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乡村振兴战略是对乡村空间环境的有机更新和传承,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强基固本、正本清源的重要举措。
最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筑牢社会治理之纬。乡村社会在社会结构中是最薄弱的环节,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滞后,社会治理体系落后、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低下、基础设施不完善、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支农体系欠缺等,这些矛盾和问题制约着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影响着乡村社会和谐安定的局面,阻滞了国家现代化进程,束缚了国家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切中了问题和矛盾的要害,有效破解了发展的瓶颈,提高了乡村社会治理水平,增强了社会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筑牢了社会发展和治理之基础。
(作者分别为中央党校博士后,《乡村振兴战略课题组》副组长、高级工程师;中央党校创新工程首席专家,《乡村振兴战略课题组》组长、教授、博导)
【参考文献】
①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②吴正龙:《解读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环球网,2018年9月25日。
③刘忱:《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文化复兴》,《中国领导科学》,2018年4月20日。
责编/韩拓 美编/杨玲玲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