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重塑乡村教育发展新生态,建构美好教育生活的乡村之路,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和现实需要。面对当前乡村教育的新难题,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多元文化知识建构促进学生生命力发展、强化家庭教育,多方发力,全面推动新时代乡村教育振兴。
【关键词】乡村教育 乡村振兴 新时代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发展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和现实需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了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地位,强调“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教育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乡村建设需要人才力量。要重塑乡村教育发展新生态,积极建构美好教育生活的乡村之路,以优质教育培养建设乡村的时代新人。
当前乡村教育发展面临新难题
乡村教师的多重流动性与职业认同减弱并存。近年来,为了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国家出台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等政策,充实乡村教师队伍、支持乡村教育发展。然而,乡村教师队伍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从教师类型看,乡村教师主要由公办教师、特岗教师、交流教师和代课教师构成。公办教师大多是过去国家政策转正的民办教师或当时毕业分配的师范毕业生,面对年轻教师的学历优势,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技术方面竞争力不强,存在职业倦怠、熬年限等退休的情况。特岗教师作为新生代乡村教师的主体力量,不少是乡村社会的“候鸟”,周内下农村任教,周末返回城镇生活,缺少对乡村文化的认同,也很可能再次考回城镇。代课教师临时性岗位性质决定了随时可能进行双向选择,交流教师也在完成一至两年城乡交流轮岗任务后,最终离开乡村学校。受限于发展前景、生活条件、工资待遇等因素,乡村教师的多重流动性伴随着乡村教师职业认同减弱,乡村教师频繁出走致使乡村学生学习过程中文化中断现象产生。
面临现代性知识的冲击与乡土知识的离土化。以城市为导向的知识选择机制使乡村教学体系对乡土知识忽略和遗忘。无论是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过程,都与城市教育基本一样,以学科课程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主。地方性知识、民俗文化、人文历史经验和生产生活技术,已基本退出了乡村学生的教育生活。离土化教育的弊病,使学生已经看到的、感觉到的和喜好的东西之间缺乏任何有机的联系,致使教材成为单纯的形式和符号。过去“双基”的教育政策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随着学生与知识关系的转向,应促使学生充分感受知识生产和建构的过程,培养学生将知识创造性转化的能力。乡土社会厚重的历史积淀、丰富的文化资源、广阔的实践空间,正是乡村学生开展学习、自主体验、探索发现的乐土,如果只注重以城市取向为选择的学科知识,忽视乡村教育的历史基础、乡村社会的客观事实,教育就成为了一种被动接受、机械训练的过程。
存在乡村家庭参与乡村教育“他者立场”的局限性。家庭教育是学生社会化最基本的场域,是学生早期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教育的课堂。学生与家庭成员的亲密关系为家庭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学生需要在家庭生活的时空中互动交流,在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中获得基本训练和社会常识的习得。而农村家庭文化资本处于弱势,家庭教育常常让位于生计需要,教育责任转嫁为物质保障,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家庭教育中的父母角色常常“不在场”,隔代监护有心无力,只能完成基本的生活照料。家长将子女教育责任全部推向学校,使得教育责任在学校与家庭的衔接中断裂。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缺位,一方面使得儿童情感发展不完整、不平衡,对性格养成、角色认知、行为习惯造成不良影响,导致儿童出现功利、孤独、暴力等消极心理。另一方面,缺乏对学生生活的参与和引导,减弱了与学校配合的效果,学校各项活动的开展难以获得家长支持。
多方发力推动乡村教育振兴
增强乡村教师岗位吸引力,提升教师职业认同,使“悬浮”的乡村教师真正嵌入乡村社会。从整体上提高乡村教师工资标准,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和绩效工资政策能量,以解决乡村学校教师岗位的工资待遇、发展机会与繁重教学任务不成比例的内部条件劣势。加强乡村公共服务和公共文化建设,使乡村教师的教育、医疗、社交等社会生活需求得到满足。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和卫生条件,营造良好的乡村风貌。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工作生活异地的教师补助交通费,通过灵活化和人性化政策化解乡村青年教师夫妻分居和照顾家庭的难题。在此基础上,乡村教师还需具备一种“乡村素养”,对乡风民俗、乡土伦理以及乡村教育发展的理解与思考要和乡村教师的职业使命与职业追求结合起来,将观照自身职业发展与引领乡村学生知识、情感、精神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培养真正能够认同乡村文化、理解乡村学生境遇、扎根乡村社会的合格教师。在对乡村发自内心的亲近与深远的热爱中激发投身乡村教育事业的热情,逐步消解待遇低下以致负担沉化、激励缺乏以致职业倦化、认同减弱以致功能窄化的乡村教师现实困境。
塑造乡村生活世界,办面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以多元文化知识建构促进学生生命力发展。书本和文字不是唯一的教育工具与教育手段,教育不仅要成为书本等科学类知识和形式理论的专门提供者,更需要成为地方性知识和实践理论的生产者和挖掘者。可结合乡村文化特点和地方特色开发校本课程,结合乡村生产生活实际开发综合实践课程。乡村教育具有不同于城市教育的天然资源和独特优势,乡村学生的生长空间和个体经验不同于城市。要注意链接教育与生活,增强学科性知识和地方性知识之间的开放与融合。一方面拓宽乡村学生现代生活的视野,另一方面扎根本土,使学生获得全面生动的乡土知识滋养。通过两类知识的有机融合,打通教育生活与个人生活世界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获得个体生命世界的整体培育和个体人格的积极有序生成与发展。
明确家庭教育责任,增强家校共育意识,提升家庭参与学校教育的文化自信与教育自觉。一方面,要加快家庭教育立法,从法律意义上明确家庭教育的职责,强化家长监护主体责任,规定父母双方应该共同履行子女的教育义务。要对农村家庭给予更多支持。加强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建设,将家庭教育服务与公共文化服务以及困境儿童支持体系建设结合起来。要为乡村家庭教育提供个性化、多样性、可供选择的教育资源,为家庭教育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指导,改变不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通过代际之间平等对话与来自家庭的人文关怀,提升家庭凝聚力,营造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进行家校合作,积极开展家校共育。成立家委会,加强校务宣传,争取家长的信任与理解。设立学校开放日,邀请家长对一日、一课、一活动进行参与式体验与观察。通过建立家校合作的教育共同体,达成共同体成员一致的教育目标,在开放式的教育合作中,加强彼此的情感联系,发现并解决孩子的成长难题,提升乡村家庭参与学校教育的文化自信与教育自觉。
(作者为宁夏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共宁夏区委党校科研处《宁夏党校学报》编辑)
【注:本文系宁夏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项目“宁夏扶贫搬迁移民子女义务教育的社会支持研究”(项目编号:19NXBSH12)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赵桂兰:《新型家庭文化建设探析》,《人民论坛》,2013年第2期。
②《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新华网,2018年2月4日。
责编/于洪清 美编/杨玲玲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