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中国品牌 > 品牌案例 > 正文

东风公司让过去与未来“亲密接触”

按照参与过东风早期建设的老一辈东风人回忆,芦席棚、干打垒、马灯……当时的人们用各种土办法战胜了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这就是东风公司时常对外提起的“马灯精神”。东风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竺延风说,“我们在此举行隆重纪念活动,不是为了一味地去回忆和沉浸在过去的成就和荣耀上,而是要在回忆中让更多的当代东风人牢记历史、不忘初心,继续在‘马灯精神’的指引下艰苦奋斗,创造更加卓越的未来。”

----------------

把中国的地图铺开,将目光投向中部地区,在江汉平原腹地,有这样一条工业长廊,它始于十堰,向东行驶近200公里到襄阳,再经过300多公里到武汉。这是一条以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公司”)为依托,延绵500多公里的汽车长廊。据不完全统计,它总共吸引了超过2000家汽车及零部件企业落户。

从创业时期的马灯精神到迁往武汉后的蓬勃发展,再到如今在产品、研发等多方面领跑市场,东风公司让“双飞燕”在走近中国千家万户的同时,也大步向着全世界汽车市场进军。这条以东风公司为基石的汽车长廊不仅带动了整个湖北汽车工业,更参与和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的进步和蜕变。

今年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东风公司成立50周年,在这样特殊的时间节点上,记者以十堰为起点,途经襄阳到达武汉,沿着历史的足迹,实地探访这条长达500公里的汽车长廊,寻找属于东风公司乃至整个中国汽车工业的珍贵记忆,见证当代青年汽车人站在老一辈汽车人的肩膀上书写新的未来。

马灯精神让东风在这里扎下根

缝纫机、木凳、自行车、黑白电视、搪瓷水杯、收音机……在十堰的东风公司工厂内,这些带着时间刻痕的珍贵老物件仿佛有种魔力,能带人穿越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段艰苦却又充满活力的奋斗岁月。

1969年,因为“靠山、分散、隐蔽”,第二汽车制造厂(东风公司的前身)选址十堰,从这里发展起军工事业,造出了第一代军车EQ240。此后,二汽“由军转民”,正式登上了创造市场效益、推动国产汽车业高速发展的大舞台。到1991年,第100万辆汽车下线,创造了业内惊叹的“东风速度”。9月27日,随着东风自主品牌第1800万辆暨东风商用车第600万辆在十堰正式下线,东风公司跨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在成立之初,由于物资条件极度匮乏,二汽建设者们从搭建芦席棚,点着马灯开始,再到干打垒建房,一锤一斧,一砖一瓦,最终白手起家,将十堰建设成了现代汽车城。而东风公司从大山深处白手起家,快速发展的背后,则是一代又一代东风人在甘于吃苦奉献,敢于拼搏探索的马灯精神指引下,一点一滴奋斗出来的。

“2月的十堰寒风凛冽,阁楼屋顶上的瓦片挡雨还行,但几乎起不到挡风的作用,一到夜晚,四处漏风。虽然大伙都是从北方过来的,但仍冻得瑟瑟发抖,碰上雨雪天,更是难熬。有人用电灯泡取暖、烤褥子,结果一不小心就烤出个大洞,差点着火。”前东风公司总装厂总工程师战权理回顾起建厂时的奋斗时光,仍然感慨万千。

1970年,在祖国的号召下,战权理与妻子一起忍痛留下还未断奶的半岁女儿,踏上了十堰这片热土。作为最早一批的东风建设者,他亲历了两吨半越野车生产准备和试生产的全过程。

如今,生产、生活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战权理深深为东风的发展感到自豪,“谁看到现在的东风商用车车辆工厂,都会称赞:宽敞、明亮、现代化!”

1970年出生在十堰的尚洪曾是不折不扣的“二汽子弟”。从小学到毕业,他所读的每一所学校都是二汽自己办的。如今他已成长为车辆工厂车架装配车间的主任。多年来,他见证了车架能力建设的无数历史节点。

从国内首创八个第一的《车架纵梁加工能力及质量改善》项目,到国内第一台投入柔性化生产的纵梁数控三面冲孔机,再到顺利投产辊压车间柔性化纵梁全工序生产阵地,“东风商用车车架纵梁生产工艺,已成为国内行业标杆。”尚洪曾自豪地说。

对于身为85后的张永星来说,从成为“王涛班”的汽车调整工那一刻起,他就立志要做一名像全国劳模王建清师傅一样的汽车调整技术大拿。为此,他尊重制造,严谨、专注、保质保量地完成每一项工作,坚守“工匠精神”。

正是一代又一代东风人在马灯精神的鼓舞下,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努力,造出了一款又一款高品质的东风车,推动东风不断向前发展。

如今,随着东风公司的发展壮大,“山城”十堰摇身变成了“车城”和“中国卡车之都”。如今,在十堰市博物馆内,有一处“车与十堰”主题展区,上面记录着:“今天,我们在这里镌刻车城人艰苦创业的记忆,铺展车城成长壮大的轨迹,彰显车城人艰苦奋斗、勇于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精神。十堰的振兴,东风的梦想,都将在这里找到情感和力量的源泉。”

从十堰到襄阳踏出改革求变的第一步

如果说十堰是东风公司夯实发展基础的起点,那么襄阳就是东风公司养精蓄锐之后,踏出改革求变,快速发展的第一站。

1984年10月5日,东风公司襄阳基地正式举行奠基仪式。35年来,随着轻卡、乘用车、智能网联等项目的不断落地,东风在襄阳的产业布局日益完善。目前,襄阳已经成为东风重要的轻型商用车、中高端乘用车、新能源汽车、关键总成制造和检验检测基地,同时也是被誉为当时亚洲最大试车场——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以下简称“达安中心”)的所在地。

走进达安中心,只需要点开手机App,就可以“一键招车”。作为国内首台融合5G远程驾驶技术的L4级自动驾驶汽车,东风Sharing-VAN拥有动态避障、自动泊车、远程控制等13项“黑科技”,凭借这些顶尖的技术,Sharing-VAN能够将车内乘客轻松送往目的地。更重要的是,在出行高峰期,Sharing-VAN还能根据实时路况,主动避开拥堵路段,提高出行效率。

如果说功能强大的Sharing-VAN距离大面积应用还有一段时间,但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等技术,已经在东风公司的量产车上得以应用。其中,即将上市的东风风神奕炫,就已经搭载了行业领先的Windlink人工智能车机系统,并配备了L2PLUS级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我想找一家3公里以内,人均消费在100元左右的烧烤店。”只需一句话,Windlink系统就能精准捕捉语音查询指令,并通过大数据极速给出查询结果,智能选择最佳路线。而东风风神奕炫所搭载的同级领先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也让消费者享受到智能化出行所带来的轻松与惬意。

作为亚洲一流水平的试车场,面对汽车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五化”发展趋势,达安中心也在加快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检测技术进一步升级。目前,达安中心已经成为首批获得批准的国家智能网联汽车监督检验中心,并形成了完善的整车ADAS测试以及自动驾驶试验测试能力,可进行56种智能网联场景的检测测试。

除了在智能网联方面积极发力外,东风公司还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进行深度的探索。“无论什么车的发展,都需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目前,东风正在构建从小到大的新一代电动车平台,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东风公司副总工程师、东风公司技术中心主任谈民强说。目前,东风公司在电动化领域坚持电动、混动、氢动并进,高水准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推进“三电”核心技术突破,产业化进程不断提速。

在汽车行业正处于“五化”引领的大变革、大转型之中,作为一家传统汽车企业,50岁的东风积极拥抱变化、引领变化,以新兴业态为产业赋能,一个主动求变、更加智慧的东风公司已经呼之欲出。

创新“战场”上传来阵阵号角

“没有自主乘用车事业,就没有东风的长远未来。”正如东风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竺延风所言,置身时代发展的风起云涌,回顾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只有那些坚持正向研发,坚持自主发展的中国品牌,最终才能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领跑者和带头人。

2005年7月,东风自主乘用车事业以项目形式开始运作;2007年7月25日,东风乘用车事业部宣告成立,同年9月,新工厂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破土动工;2009年,东风发布自主乘用车风神品牌,随后首款车型东风风神S30正式下线,东风人的“自主轿车梦”得以实现。

12年来,从第一款产品的问世,到H30、A60、AX3,再到明星车型AX7、E70、奕炫的陆续推出,东风风神实现了轿车、SUV并进,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的蜕变。

更重要的是,东风自主乘用车品牌矩阵不断扩大,自主乘用车事业全线推进:东风风行打造风行X、风行M、风行T三大产品系列,其“智能社交SUV”风行T5,开启了东风风行3.0时代。而东风风光在成立之初,便聚焦“MPV和SUV”战略,其中东风风光580连续22个月销量过万,累计销量突破40万辆。与此同时,背靠东风日产资源而生的东风启辰,继承合资公司的技术和产品体系,走出了属于自己的发展路径,为东风自主品牌乘用车事业增添了新的发展动能。

技术驱动产品,在汽车市场从增量转向存量的如今,汽车企业之间的技术竞争愈发激烈。在这种情况下,东风公司坚持独立自主地进行深度技术研发。

9月23日,在东风公司科技创新周的现场,记者看到了100多件新技术展品、40多位行业专家、20余项技术发表、14场技术论坛,智能驾驶、电动化赛车、燃料电池车、低风阻样车等动态体验区……聚焦“五化”技术研究与应用,“科技创新,擎动未来”的主题显得分外应景。

开幕式上,竺延风为东风腾讯车联网安全实验室、东风汽车中国移动5G车联网实验室、东风公司联合试验室揭牌。腾讯、华为、中国移动等行业翘楚与东风公司合作成果的相继落地,正推动东风自主品牌加速转型,走向未来。

竺延风在2019版“五化”技术规划中指出,截至目前,东风公司技术中心以电动化、网联化为突破口,全面提升“五化”技术能力,已实现50多项新技术的搭载和应用。

储备技术、专注产品的东风公司,还积极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市场的探索。“海外事业是东风公司一项非常重要的战略性事业,我们将强化战略布局,有针对性地向不同区域市场持续投放更多更有竞争力的产品,扎实推进海外事业发展。”东风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尤峥信心十足地表示。

今年4月,东风公司发布了新一轮海外中期事业计划(2019-2023年),明确了三大目标:2023年实现海外销量30万辆;打造3-5个海外制造基地;打造1款海外明星车型。

据了解,未来东风着力打造“3+3+N”,即3个深度KD制造基地、建立3家海外销售平台、推进N个海外机遇性储备项目,现已实现中东、南美、东欧、北非、东南亚等区域市场布局的阶段性突破。

近年来,东风不断加快“走出去”步伐,海外朋友圈越来越大,海外销量越来越高,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强。以50年为新的起点,以1800万辆自主品牌汽车为新的里程碑,东风公司朝着世界一流企业的梦想鸣笛起航,再启新程。

“目前,各大车企在新能源、自动驾驶等事关汽车行业变革的战场上展开激烈竞争,而这次东风公司科技创新周就像一声声催人奋进的号角。”一位工程师告诉记者,“干好自主”“科技创新”早已成了工作中同事们热议的话题。

展台前,观众们用手中的相机、智能手机将这些科技创新成果和场景一一拍下。期待着不久后它们逐一成为市场上受到热捧的“东风造”。

[责任编辑: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