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气没了,蚊子没了,感觉舒服多了,厕所革命是件大好事!”
领着参观他家的厕所时,胡继云笑吟吟地对记者说。
胡继云家在湖南省湘潭县中路铺镇柳桥村贺家组,今年他花了200多元,政府补贴了1200元,将自家的旱厕改造成了三格化粪池厕所。
“湘中灵秀千秋水,天下英雄一郡多”。湘潭县所属的湘潭市,虽是湖南省面积最小的地级市,却因为风云人物众多、巨匠灿若星辰而卓有名气;70年前,带着浓重的湘潭口音,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除湘潭县外,湘潭市还辖湘乡、韶山两个县级市和岳塘、雨湖两区。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也是顺应广大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期待。近年来,湘潭市着力创新思路,坚持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水平,构建政府主导、村组组织、农民主体、社会支持的共建共享格局,努力打造伟人故里美丽宜居乡村,取得了良好成效。
湘潭县河口镇莲托村打造的美丽屋场( 罗韬 摄)
农村版的文明城市创建和卫生城市创建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压力大,集镇规划起点低、执法难度大,部分乡镇整治标准仍然不高,资金投入不足,长效机制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面对这个各地普遍存在的现状,党政开展全面有效的指导尤显重要。
湘潭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可以说是农村版的文明城市创建(习惯称“创文”)和卫生城市创建(习惯称“创卫”),且范围更大、基础更差、困难更多、持续的时间会更长。为推动工作取得实效,该市创新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坚持高位推动,工作机制高效健全,全面提升了工作合力。
该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以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市委副书记主抓,市政协一位副主席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下面还成立了5个专项行动组,由各分管副市长任组长,抓9项指标落实;加上29个市直部门通力配合,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今年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被列入到市委全会、人代会、政协会进行讨论研究,特别是农村“厕所革命”连续两年列入市级民生实事,工作组织、任务指标、资金保障都通过人大审议确定;今年市委1号文件和市委农村工作会议,都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来部署。
该市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多次专题研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采取强有力措施化压力为动力。今年6月3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曹炯芳,市委副书记、市长张迎春组织召开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会。曹炯芳提出要全员重视、全域发动、全体出征,打一场攻坚战;在政府化债、资金压力大的情况下,张迎春提出8个渠道筹措资金,明确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政府兜底保障。6月12日,曹炯芳率队到湘乡市、韶山市开展现场督查。市四大家主要领导和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亲自带队各办点一个村,多次开展现场办公解剖麻雀,提供整治模式和经验。同时,该市建立了整治工作过六关(调度关、整改关,考核关、质量关、述职关、群众关)的考核奖惩办法,激发了各级各部门干事活力。
各县、市、区及园区,也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
“抓不好扶贫工作是没良心,抓不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没责任心;宁可少修一条路,也要把人居环境的短板补上来。”在湘乡市,许多老百姓对这段话耳熟能详,更是各级干部的“口头禅”,其实这“版权”是属于该市市委书记彭瑞林的。该市始终站在政治高度担当责任、传导压力,也有力筑牢了市乡村三级书记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责任体系。
湘潭县将整治工作列入县绩效考核范围,强化督导考核,强化“县指导、乡组织、村落实”的工作责任,对工作开展不力、整治效果不佳的单位和个人予以批评问责,对乡镇实行末位淘汰制,每月进行排名;县委书记傅国平还经常亲临乡村暗访,县政府督查室多次督导、及时通报,县整治办上半年即下发交办函30多份,目前交办问题已基本整改到位。
特别值得书写一笔的是,近年来湘潭市扎实推进湘江保护和治理“一号重点工程”,湘江湘潭段保护与治理取得重大突破,水质持续稳中向好,优良率持续保持100%。同时,高度重视水污染源头治理,坚决推进禽畜渔养殖退出,水府庙水库4.3万ロ网箱、369个拦库全部拆除,湘江沿岸477户畜禽规模养殖户全部退出。这些得力举措,为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环境。
瞄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短板和硬伤
农村点多面广,各村的情况千差万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整治什么?怎么整治?如何整体有效推进?
湘潭市突出重点难点,全面梳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短板和硬伤,将全市763个行政村按客观情况分为示范型135个、标准型村468个、基本型村160个,同时创新建立了以村庄“四清四治四提升”、国省道“三治三化”、河湖沟渠“清四乱”为主要内容的整治工作标准体系,不同类别的村设置不同的整治标准,做到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将“一江两水”沿线作为“厕所革命”示范区开展整村推进,将“十园十镇”所在区作为“村容村貌”示范区、结合特色小镇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将国省道沿线镇区作为垃圾污水治理示范区开展PPP项目化建设,将偏远地区及空心村作为生态建设示范区,逐步恢复当地生态环境。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共出动整治人员38万人次,出动工程车辆4.4万台次;清理垃圾8.23万吨,清理河塘沟渠3.6万处;在美丽乡村行动拆除28万平方米的基础上,再次拆除破败“空心房”8.81万平方米,违章建筑7.63万平方米;绿化空坪隙地26.82万平方米。湘潭县对乡镇充分下放权力,出台农村“空心房”整治工作方案,坚持依法依规、公平公正、应拆尽拆,按照讲清政策动员拆、做细工作引导拆的思路,对私搭乱建的“违建房”、存在安全隐患的“危旧房”、长期闲置的“空心房”、影响村容村貌的“零散房”进行分类整治。
整治后的成效是明显的。
以国省道整治为例,湘乡市以“路长制”统领国省道专项整治工作,域内32条主干道全部实行“路长”制;G320东郊乡、昆仑桥办事处段增设了人行道,实施了绿化、亮化工程;栗山镇全面整治出店经营和车辆乱停乱靠。湘潭县云湖桥镇对国道G320沿线木材市场、建材市场开展了定点清理,一举解决了存在十多年的难题。雨湖区国省道沿线敞口式垃圾池全部清除,投入130万元购置7200个分类垃圾桶,分发给国道G320以及省道潭锰路沿线商(住)户。
同时,该市一手抓典型示范,一手抓全域推进,一手抓对标整治,一手抓提标创建。着力推动典型经验与普遍实际结合,实现点上示范向面上推广转变。在全面完成国、省任务指标的同时,针对农村人居环境痛点,不断开展整治模式和指标体系的优化创新。市县两级办点乡镇23个、行政村94个,形成的经验做法得到国、省推介。如湘潭县梅林桥美丽乡村示范片被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总结为可复制可示范的“梅林模式”,昭山示范区七星村被中央电视台作3期专题报道,韶山市银田村获得全国环境卫生整治示范村,等等。
推动政府主导作用与农民主体作用相结合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繁重,必须发动最广泛的群众力量参与。在这方面,湘潭市创新思路,一手抓政府主导,一手抓农民主体,推动政府主导作用与农民主体作用相结合。
首先,强化政府主导作用。该市组织编制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规划,组织了134个团队开展“设计下乡”志愿服务,为村组提供美丽屋场特色设计和H5形象推介方案。制定了城市反哺农村的转移支付政策、农村改革激发美丽乡村建设活力政策、“以奖代补”投入机制等,通过规划引领、政策支持、试点示范,由政府主导解决单靠一家一户、一村一镇难以解决的系统性问题。
此外,强化自治组织自我管理作用。该市全面组建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环保)理事会,作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重要平台,发挥自治组织成员“新乡贤”的号召力,在事务决策、资金筹措、组织发动等方面提供支持,为协同推动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贡献资源和智慧。
同时,强化农民主体作用。突出“内”“外”兼修,坚持环境整改与观念转变相结合,引导农民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全面发动提升参与程度;全市共发放宣传海报91万多份,详细解读整治工作政策。构建并完善农民参与渠道和机制,全市763个村全面完成村规民约的修订,召开户主会、群众会,开展美丽乡村“十百千万”创建工程、“美丽庭院”示范户创建工作、村庄清洁巾帼行动、“携手清洁家园,青年勇当先锋”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小手拉大手”等系列活动,调动群众广泛参与。
随着宣传发动的深入,农民的看客心理逐步消除,主体意识、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雨湖区姜畲镇易建河村,采用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转的模式处理垃圾,鼓励群众自发开展垃圾分类。9月11日,记者在该村采访时,村党总支书记徐敢锋说:“这一模式运转几个月后,农民的环保意识和参与意识大幅增强,村里看不到乱掉乱放的垃圾,湿垃圾由农民自行处理,其它垃圾分类到位,村里收集的垃圾总量减少了三分之二。”
以“真金白银”换取“绿水青山”
整治工作少不了资金的投入,在这方面,湘潭市也创新了思路,多渠道筹资,提升了资金保障水平。
该市以“真金白银”换取“绿水青山”,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需要的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在全面估算垃圾、污水、厕所、“空心房”、规划五项整治工作所需经费的家底后,共安排专项资金近5亿元。
该市还整合项目和资金,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湘潭市级共争取项目资金24214万元。其中市发改委今年已到位或有望争取的涉及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国、省项目7个,国、省资金约8074万元;市林业局整合国、省重点林业项目7个,项目资金共1140万元;市住建局拟采用PPP及特许经营模式整合项目资金1.5亿元。所辖市县区也充分发力,如湘潭县整合项目资金1979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2278万元。
此外,该市积极争取社会资金参与。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社会力量投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4.97亿元,尤是十大现代农业示范园投入达3.2亿元,推动引进规模经营主体数量达到130多家,流转土地超过了10万亩;良好的宜居宜业的城乡环境,也推动了京东云湘潭基地应运而生。作为湖南省首届“最美新乡贤”十佳之一的胡孝阳,在湘潭县天马山现代农业示范园投入资金1.6亿元;湖南盘龙投资集团董事长冯友根,在荷塘美丽乡村示范片投入资金1.5亿元。这些资金的投入,既对当地的农村人居环境进行了大幅的改造和提升,同时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农户们都明白受益的是自己,缴费的积极性都很高,目前九成以上都交好了卫生保洁费。”湘乡市泉塘镇军塘村村党总支书记胡建文说。该村聘请了4名保洁员负责村里的卫生保洁,为了弥补保洁员工资的不足,村里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环保)理事会商议后,向每户收取了10元每月的卫生费。
因整治工作最终受益的是广大的农户,该市还在农村推广普及了类似于城市居民小区物业管费的群众付费服务机制,由村民自治组织收取一定的公共设施管护和公共服务费。目前全市40多个村建立了村民付费服务制度。
韶山市银田镇银田村经整治后建成的李家冲美丽屋场,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条件,村里引进公司办起了“韶山知行研学实践基地“,主要吸引中小学生学习农耕知识、体验乡村生活,每个游客一天一晚食宿收费50元,目前月接待量达近3000人。村民庞秋冬的家改造成了军营式的集体宿舍,能够接纳40名学生住宿。她高兴地说:“靠给来研学的学生提供食宿,每月能有几千元的纯收入,比外出打工强多了。”
随着湘潭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稳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超额完成任务,庞秋冬们受益了,两百多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了,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两万元、绝对值排全省第三。该市32个村获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授牌,农村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礼品、农房变客房,“美丽乡村”带动“美丽经济”的效应不断显现,如昭山示范区七星村,处处是景点,户户能增收,日平均接待游客即达2000余人次。
“我们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仗,构建了政府主导、村组组织、农民主体、社会支持的共建共享格局,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向美丽乡村迈进。”湘潭市委副书记、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何俊峰表示。由于思路创新并富有成效,湘潭市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也得到了各方多项肯定。
今年四月,湘潭市农村厕所革命“五个注重”工作经验,在中部10省大中城市农村改厕座谈会上代表湖南省作了典型发言;五月,湘潭市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清理整治率全省领先,得到湖南省住建厅认可;七月,全省河湖加强监管工作推进会在湘潭市美丽的水府庙库区举行,湘乡市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沧海桑田,春华秋实。波澜壮阔的新中国70年间,伟人故里湘潭市实现了从历史古城到“大美湘潭”的潇洒跨越,人口不多人才多,腹地不广人脉广,辖区不宽平台宽,禀赋不足后天足,总量不高人均高,被网友评为“最幸福”的三线城市。现在,在乡村振兴的雄浑背景下,创新迸发出的磅礴力量,成为湘潭市在更高起点上不断前行的强劲动力,又正将该市打造成为美丽宜居乡村示范之地、宜居宜业的首选之地,又正铺就一条切合中国特色、富含时代特征、具有湘潭特质的“三农”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