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10月17日讯(通讯员 张国军 胡立强)6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平安乡村建设。推进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农村警务工作,大力推行“一村一辅警”机制,扎实开展智慧农村警务室建设。意见的实施,标志着由湖南省邵阳市公安局于2016年3月在武冈市299个村试点并于当年7月在邵阳市3299个村全面推行的“一村一辅警”农村警务战略正式在全国推广。
10月12日,湖北省通山县“一村一辅警”现场推进会暨信访维稳工作会在杨芳林乡召开。县委政法委、县公安局、县检察院、县法院、县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各乡镇政法委员、公安派出所所长、辅警代表共计100余人参加活动。
与会人员首先实地参观了杨芳林乡高桥头村辅警办公室、株林村辅警办公室,实地察看了遂庄小学、杨芳小学校园安保工作,详细了解了该乡“一村一辅警”警务室工作站建设、台账资料、辅警专职化建设、装配配备以及十户联防、巡逻防控等工作开展情况。
据悉,该县“一村一辅警”工作机制自今年4月29日在杨芳林乡启动试点工作以来,取得了基层综合警力切实增强、民事刑事治安案件下降、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高的综合效应。驻村辅警初步实现了农村“治安秩序好,安全防范好,法制宣传好,服务群众好,警民关系好”的“五好“工作目标。
就做好下一步“一村一辅警”和信访维稳工作,县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切实发挥“一村一辅警”在全县信访维稳工作大局中的基础作用。各辅警同志要将自身职责和当前综治维稳等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在服务人民群众中展现辅警作为,在推进综治维稳中展现辅警作为,在推动平安建设中展现辅警作为,在优化矛盾调处中展现辅警作为;要合力营造“一村一辅警”良好工作环境,各乡镇要认真借鉴杨芳林乡的成功做法,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支持,并结合本地实际,尽快强力推行“一村一辅警”工作。公安机关和乡镇党委政府既要各司其责,又要协调联动,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实的工作举措推动“一村一辅警”治理模式取得实效。据了解2018年底前,湖北省农村派出所警力将达到5人以上,“一镇一巡逻队”建成率90%,“一村一辅警”落实率85%。
2017年,湖北省派出所新增警力1662人,新增辅警3277人,新建扩建派出所420个,侦破“盗抢骗”等侵财类案件7.1万余起,为群众追回并退还赃物1.3亿余元;侵财类案件现案破案率高出全国平均破案率10个百分点,抢劫、抢夺、盗窃等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15.8%。
河北省顺平县在全县237个行政村推行“一村一辅警”工作机制,有效解决农村治安突出问题,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2017年09月20日),全县刑事案件数、治安案件数同比分别下降14.1%、9%,农村火灾起数同比下降11%,案件回访满意率达到97.6%。
夯基架梁,强化顶层设计
为有效解决警力不足、村级警务延伸不到位的问题,顺平县公安局在多次向县委、县政府领导专题汇报,组织派出所、乡镇、村委会座谈交流,实地调研掌握农村治安防范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了以“党委统筹、政府统招、公安统管”为原则的“一村一辅警”工作机制。为推进工作落实,顺平县财政每年拨付100万元,用于保障村级辅警正常开展工作;顺平县公安局制定出台《“一村一辅警”治安协管员管理办法(试行)》,认真实行每月绩效评定、每季例会调度、半年联查抽查、年终考核奖惩。
“我们对村级辅警的要求十分严格,必须由行政村党支部、村委会推荐,经过各乡镇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审查、备案,才能招录上岗。”顺平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王颖说。
矛盾纠纷的润滑剂
“一村一辅警”工作机制推行以来,各村级辅警在民警的带领下,认真履行巡逻防范发动、矛盾纠纷调解、治安工作宣传、治安信息收集等职责,利用“人熟、地熟”的优势,走村入户,积极开展防火、防盗、防骗、防抢等宣传;协助公安机关实时更新所属行政村户数、人口数及出租房屋、流动人口、行业场所等底数,逐一登记造册、建档管理。同时,民警根据辅警提供的情况制作出“辖区警务图”,以图例标识管控重点目标,最大限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截至目前,顺平县公安局共收到涉及社会稳定、治安防范、安全生产、矛盾纠纷及各类安全隐患等信息1.7万余条,化解矛盾纠纷754起。
拓展工作,延伸警务“触角”
为进一步拓展“一村一辅警”工作内容,今年以来,顺平县公安局探索建立“一站一警三辅”工作机制,在全县建立20个村级警务工作站、5个微型消防站。村级警务工作站由一名驻村民警和三名辅警组成,负责辖区治安防范、便民服务、消防安全管理、交通安全管理等职责任务。同时,依托村级警务工作站,建立微型消防站,配备防火服、灭火器、警报器等消防器材,明确相关工作职责,从而实现消防工作向农村地区延伸。
截至目前,顺平县已建成蒲上镇赵家蒲村、西南蒲村、白云乡常大村、台鱼乡北康关村、蒲阳镇吴家庄村、王家关村等12个村级警务工作站,微型消防站也已开始试运行,其他乡镇正在有序筹建中。口口广东陆河县对基层派出所警力严重不足的现实情况,去年8月,在陆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县公安局推进创新城乡社区治理改革试点,选择在“美丽小镇”的水唇实施“一村一辅警”警务模式,不到半年时间,农村警务工作超出预期目标,成效初步显现,不仅缓解了基层警力不足,而且拉近服务群众的距离,为全面推进全县新农村警务建设,打造新农村治安防控建设新格局奠定了良好基础、筑牢了农村社会治安防控的根基。
行政村实行“一村一辅警”警务模式
陆河县副县长、公安局长李小鹏说,在水唇镇试点“一村一辅警”警务模式,是贯彻落实中央农村综合改革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走在全国前列”重要讲话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目的就是让社会更加平安稳定,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去年8月,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县委政法委、县公安局、水唇镇负责牵头组织落实,公开招聘了10名来自陆河籍的大学生(警校生)、退役军人担任农村辅警,合同期限三年,工资由当地政府保障,在水唇镇16个村(居)委中选择10个条件比较成熟的水唇、新丰、吉龙、螺洞、高丰、石船、高塘、墩塘、护硁,黄塘村委建立“辅警工作室”,一个行政村派驻一名辅警,辅警在民警组织、带领下开展辖区治安、巡逻、防范工作。
为便于联系群众和与镇村委干部联动,该镇10个“辅警工作室”都设在村委会服务中心,镇政府还拿出10万元解决办公设备,并协调所在村居委解决驻村辅警办公用房等问题;县公安局为驻村辅警配发了钢叉、警棍、警绳、警用摩托车等设备,以及辅警警服标识、工作证等统一标志, 使各村“辅警工作室”人才物基本配齐。
为全面提升驻村辅警的整体综合素质,县公安局在警察战训基地专门对驻村辅警进行岗前培训,使新任辅警迅速进入角色。水唇派出所还针对各个辅警的特点,开展“以老带新”“岗位练兵”“一对一培训”学练活动。同时,各村“辅警工作室”建立了农村警务规范化管理制度,通过辅警
采集本村常住人口、流动人口、重点人员、出租房屋、民事纠纷、案件线索等信息,制作出“派出所驻村工作日志本”“涉毒人员普查记录本”“村重点人员表”“辅警管理”等多种台帐进行跟踪管理,并把创新城乡社区治理专项改革试点工作框架图也推上墙,使整个行政村的网格化服务管理细节一目了然。通过台账的建立,制度上墙的推行,各“辅警工作室”初步形成了一事一档管理模式和公开透明警务服务制度,为基层派出所实施治安分类管理、动态管理、精确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支撑。
辅警具体工作大约有这么几项:一是采录更新信息,管理实有人口;二是掌握社情民情,开展法律、扫黑除恶、禁毒和治安等工作宣传;三是组织治安防控,整治安全隐患;四是走访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纠纷;五是通过日常收集信息,提供破案线索。
“一村一辅警”破解了基层警力不足的瓶颈
水唇镇户籍人口4.7万多人,派出所正式民警只有6人,警力不足成了制约提高治安管理水平的障碍,从而导致派出所在打击违法犯罪、掌握社情民意、调处化解矛盾、管理实有人口、组织群防群治、服务人民群众等各项基础性工作存在不少短板弱项。
多年来,基层派出所警力不足是制约公安工作发展的瓶颈,水唇镇利用“一村一辅警”力量,破解了这一“瓶颈 ”,10个村10名辅警各司其职开展警务工作,警力前移下沉,延伸了公安信息的触角,大大地缓解农村警力不足。在水唇农村如矛盾纠纷、信息采集、巡逻防范、便民服务、禁毒巡查、法制宣传等大小活儿,在此之前,这些工作由水唇派出所的民警完成,由于警力配比严重不足,接处警、调查处理案件牵扯民警大量精力,基础工作很难做实做到位,警情及安全事故也得不到及时有效的防范和解决,民警几乎在疲于奔命。
自从有了“一村一辅警”,水唇镇的村民们每天都能看到辅警的身影穿梭在村尾巷里、田间地头, 走村串户,面对面和群众交流,遇有警情能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同时,治安信息能迅速反馈,处警反应速度有效提升。“原来农村家长里短,都要往派出所报,这还没关系,一天出现多个警情时,我们真的鞭长莫及。”水唇派出所所长陈开冲深有感触地说出了心里话,该所以前6个民警分三班倒,每班2人,他们最担忧的是处置群体突发事件,在众多警少的情况下,处理警务显得十分被动。有一次,该所辖区一天同时出现三起警情,抓捕了三个嫌疑人,审讯、看人、做笔录的警员不够,连夜把户籍也叫来办案。“现在到所里办事或报警的群众都少了,我们不仅不用动用内勤民警,而且一旦出现警情,有10多名警力可以拉得出去。”副所长卓锐生高兴地说,“我在这个所工作10多年了,今年的警力是最多的一年,农村社会治安最好的一年。”卓锐生激动地说。
“一村一辅警”守住农村治安第一道防线
新丰村委驻村辅警朱金奖、水唇村委驻村辅警彭豹都是大学生,小朱在读警校时候还到基层派出所实习,富有“实战经验”,小彭在外创业有“社会经验”,2018年8月,驻村上任后,他俩几乎没有一刻闲着。
2018年12月29日下午6时许,记者到水唇镇新丰村,凉风飕飕,感觉冷空气已提前到来。就在此时,副所长卓锐生打了辅警朱金奖的手机,5分钟,小朱就赶到新丰村辅警工作室,他气喘吁吁地告诉记者:刚刚调解完一宗纠纷。
新丰村有11自然村,500多户3000多人,村委支书、主任彭有能介绍,2018年发生矛盾纠纷案件5宗,其中上半年3宗、下半年2宗,“2017年矛盾纠纷10宗,今年(2018)减少一半,这是我在村委13年来看到的最好的一年。”彭有能掷地有声地说。
过去我们说“有困难找警察”,这口头禅如今在水唇却变成了另一种版本:“警察就在家门口”。说明基层派出所民警,与群众打交道多了,警民关系密切了。朱金奖风趣道,现在有的家庭出现小孩子哭闹不停或者不乖巧时就说“警察就在家门口,吓唬小孩子,真的还挺管用。”
“一村一辅警”站到村民身边、服务到群众家里,真正落实了警务服务关口前移。他们都是当地人,具备情况明、信息灵、人员熟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他们的这一“先天”优势,大大激活了农村社会管理的最大化。竹江、石马自然村经过整治后,促进了农村社会治安明显好转,社会秩序良好,现在该镇准备在这里打造法制公园,列为城乡治理试点村。
“一村一辅警”警务模式试点推行以来,水唇镇辅警日常巡逻达522人次,解决矛盾纠纷6次,解决群众困难24次,走访重点人员124人次,禁毒排查和宣传14人次,扫黑除恶宣传56人次,提供线索2条。警情方面,2018年未实行“一村一辅警”前7个月,派出所接到110指令警情是123条,建立“一村一辅警”后(从2018年8月至12月),接到110警情96条,全镇警情明显下降22%,驻村辅警做到了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打通基层社会治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