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金融 > 经济理论 > 正文

中国道路的普遍化叙述:生产方式的视角

近些年,中国道路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话题,诸多学者从各个学科、各个角度作了相当多的阐释,取得了相当多的学术成果。但是,一些研究过于侧重阐释中国道路的特殊性,相对而言忽视了它的普遍性。我们的任务在于从唯物史观出发去把握中国道路的普遍规律。唯物史观以生产方式为核心范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由此可见,对中国道路的普遍化叙述,关键在于从生产方式出发阐释中国道路的规律。只有从生产方式逻辑及其变迁出发,才能深刻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横向逻辑看,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会的最重要的基础,它决定了整个社会结构的其他要素。从纵向逻辑看,生产方式变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原因,生产方式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由此可见,只有从生产方式变迁逻辑才能正确地考察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也才能有效地阐释好中国道路。

一是从生产方式把握中国道路的历史性变革。这样的历史性变革涉及诸多方面,但最根本的变革在于确立了“生产力标准”。坚持“生产力标准”的中国道路遵循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规律”。一般说来,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体,其中,生产力是最具有决定性的要素。以生产方式观察人类社会形态及其变迁,关键是从生产力标准理解社会变迁、政治变革等一切社会运动。人类历史发展归根到底是围绕以生产力发展为核心的经济发展的中轴转动。那种不断追求生产关系的“先进性”、所有制的“纯洁性”的尝试,实际上是试图用理想型的生产关系去促进生产力发展。这其实违反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这一基本原理。从生产方式逻辑框架看,生产关系的性质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适应性(适应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二是不适应性(可分为“滞后性”和“超前性”)。生产关系的先进与落后,不能根据抽象原则判断,归根到底取决于是否解放生产力以及解放的程度。中国道路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变革之路,它要求立足于现实的生产力状况,去调整生产关系;基于“发展的现实性”,建构起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适合现代化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可见,从生产方式变迁逻辑出发,尤其是回到生产力这一中轴,我们可以发现,中国道路的历史性变革的核心在于走上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调整生产关系的改革之路。

二是从“现代化生产方式逻辑”看中国道路的核心要素。从生产方式逻辑来看,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是:原始的生产方式—农业生产方式—工业化生产方式—后工业化生产方式。划分“传统”与“现代”的根本依据是生产方式,资本主义时代之所以是“现代化”的,在于其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生产方式,它是马克思当年关注的主要议题。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现代化生产方式到底有哪些要素?第一,现代生产是以大工业为基础的生产,它采用机器生产,代替自然力和人力,并实行最广泛的分工。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现代社会是一种工业文明的新时代。第二,现代生产是一种商品生产,商品生产决定了市场化的交换方式。商品经济的市场扩张机制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世界市场不断打破人身依附关系、政治束缚、民族国家界限。第三,现代生产广泛应用科学技术。当今世界就是现代化生产方式在全球不断扩张的时代,以工业化和市场化为特征的现代化构成了整个世界的潮流。中国道路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就是要实行工业化发展战略和市场化取向的改革路向。改革开放构成中国道路的最鲜明标志,是现代化生产方式的内在逻辑和基本要求。从“现代化生产方式逻辑”看,工业化和市场经济构成了中国道路的核心要素。

总而言之,从生产方式角度看,中国道路的普遍性逻辑在于:一是坚持生产力标准,进行生产关系调整,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二是遵循以工业化和市场化为核心的现代化逻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融入经济全球化。

[责任编辑:潘旺旺]
标签: 中国道路   生产方式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