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踏上了新征程,基本特征就是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为此,《国家治理》周刊邀请权威专家学者,针对调查结果中公众选择较多的选项,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和具体实践,就高质量发展进行进一步解读。
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双重作用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任 勇
未来要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就必须重视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双重作用,使得两者更加有机统一、相互促进。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在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基础上,继续加强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型政府建设。紧紧围绕政府职能转变这个主题,加强服务型政府的体制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坚持放管结合、并重,把更多行政资源从事前审批转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上来,落实监管责任,通过约束政府不合理行为,向市场和社会赋予更多行为权力,加快构建权责明确、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简约高效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通过政府职能的有效转变形成市场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互为支撑的协同监管格局,真正提高市场主体竞争力和市场效率。
第二,在充分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合理边界基础上加强两者间的合作。政府应该紧紧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和提高办事效率,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无差别受理和同标准办理。一方面,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平等享受国家支持政策。持续简政放权,持续放宽市场准入,进一步精简行政许可和审批,从而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另一方面,结合新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充分发挥市场提供有效公共物品的功能,并通过包容审慎监管的方式来促进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的发展。
第三,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政府主要通过公共政策的有效引导增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调动市场力量增加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围绕教育、养老等热点领域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公平可及的公共服务。同时,政府要针对全国不同区域间的差异性,进一步完善区域发展政策,加大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在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基础上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标准合理、保障有力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和保障机制,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通过经济体制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剧锦文
中国经济已经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本质是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以及环境友好、兼顾全民福祉和长远增益的协调发展。那么,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呢?当然可以通过强化管理、转变经营思路和调整发展战略等途径来实现。不过,改革现行经济体制对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更有意义。
经济体制说到底就是一系列约束经济参与主体行为的规则,而衡量一个经济体制的好坏,首先要看它引起的交易成本高低。无法降低交易成本并总使交易成本不断趋高的经济体制肯定不是好体制,而好的体制是能使交易成本不断降低的经济体制。就目前中国的经济体制而言,尽管大体上与现有的生产力水平是相符的,但仍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我国的国有经济,尽管进行了多年改革,其资源配置的效率有了一定提升,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大国企改革的力度,使得广大的国有企业更像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经济参与者;再比如,民营经济已经成为这些年我国经济中最活跃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创造社会财富、增加税收、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参与国际竞争等多个方面都表现不凡,然而,现有政府管理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资本体制,甚至包括土地、落户等政策都不利于民营经济的发展,民营经济的活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制约着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为此,必须加大经济体制改革的力度,按照降低交易成本的基本原则,给予国有企业更多的经营自主权;通过“放管服”改革,为民营经济创造更为良好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法制环境,最大限度地释放市场主体的潜在能量,让经济体制真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保障。
高质量发展需要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授 贾华强
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是我国党和政府的新战略任务和发展目标,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至关重要。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新范畴,而且是一个具有高度建设性的新概念、新范畴,一个融理论性和实践性要求为一体的新概念、新范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因此,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是一项重大系统工程。2018年1月3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为此,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必须把握好七项原则,即要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在此基础上总书记强调,要突出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即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表明,党和政府是系统地、多方面地、从关键性领域着手来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我国已经具备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和条件。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中国社会的最大特征就是一穷二白。1949年钢铁产量只占全世界的0.1%。但之后不久我国就在前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发展体系。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更是发展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我国在2010年取得了全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地位,工业增加值从1952年的120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30多万亿元,占全世界28%以上。2018年底,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也达到31万亿元,占到GDP的1/3。这样在当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推动我国经济更上一层楼。
强化“创新”在新旧动能转换中的引领作用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教授 李增刚
“培育更多增长新动力,形成更多先发新优势”是新旧动能转换的核心。中国经济已经“做大”,现在的关键是“做强”。要“做强”,“创新”是根本。只有创新才能够培育出增长新动力、形成先发新优势。“创新”具体到产业发展上,一是传统产业的升级。无论是农业还是制造业,无论经济发展到什么阶段,都将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关键是发展什么样的农业、什么样的制造业,以及如何发展这样的农业和制造业。在农业、制造业中,要利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等。比如,服装制造是典型的传统产业,改变原来以标准化的规模量产降低成本的生产模式,利用互联网等,发展“私人订制”,“标准化”“规模化”不再意味着“单一产品”的规模经济,而是基本标准不变条件下的“多元化”“个性化”,是“多元产品”的规模经济。二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增长新动力的核心,也是各国家、各地区都在积极抢占的“高地”。无论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还是创意产业或消费性服务业,其基础都是“技术优势”“科技优势”。
在科学与技术“创新”的关系上,技术创新可能是科学创新带来的,也可能是没有科学创新的单独的技术创新。历史上,工业革命或产业革命的发生都是以科学创新来推动的,因为科学创新后所带来的技术创新是批量的、革命性的。因此,从长远来看,中国要“培育更多的增长新动力,形成更多先发新优势”需要创造科学创新的条件或环境。
培育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南京大学商学院产业经济系主任、教授 吴福象
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有系统性思想和战略性思维。这不仅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要有国家精神作为根基和企业家精神作为支撑。从内容上讲,高质量发展需要在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城乡建设、文化建设、生态环境、人民生活等方面多管齐下,不仅要有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还要有自下而上的因地制宜,不能仅仅搞一些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语境下,科技创新无疑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传统的增长理论把技术进步当作既定的外生变量来看待,而在内生增长理论中,技术进步则作为重要的内生变量被纳入生产函数。技术进步不仅可以从供给方面,通过知识溢出以及“干中学效应”,使得生产要素能够更好的优化组合,还可以从需求方面,通过优化生产要素的流通环节和市场结构,使得需求的流动性大大增强。
虽然技术方面的分类可能多种多样,但总体上可以从两个方面来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一是空间压缩技术,其二是工艺流程技术。产业经济研究更多的是关注工艺流程技术,区域经济研究则更多的关注空间压缩技术,二者均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更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是做到科学技术化、技术工程化、工程产业化、产业价值化、价值规模化、规模资本化、资本科学化动态循环中的齐头并进,从产业、空间、资金、技术和资源等方面科学施策、精准发力。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 孙凤仪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分析新时代经济社会主要矛盾作出的重大决策,是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2015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为重点任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对优化供给结构和供给质量、实现供需动态平衡发挥了治本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供给侧结构性矛盾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又涌现出一些新问题。比如,随着去产能推进和上游产品价格走高,中游和下游行业利润率受制明显,部分落后产能没有完全出清;成功化解部分房地产库存的同时也制约了居民消费;去杠杆政策的叠加效应短期内曾对金融市场造成较大冲击;降成本方面力度较大,但市场主体的获得感还不强;在补短板方面,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依然较为突出。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矛盾的主要方面仍然在供给侧,“十四五”时期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打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升级版。要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增加制度供给为关键,着力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上下功夫,推动经济结构再平衡。要在巩固“十三五”时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基础上,加快建立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制度体系,并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创新、创业、创意提供有效的金融供给。要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着力完善产权制度,进一步推进土地、技术等要素市场化改革,深化国资国企、财税金融等领域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破除不合时宜的制约,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许光建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是供给侧的重要任务,也是需求侧的使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既要大力补短板,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也需更好地综合运用财税、产业和金融政策,推动消费的增长。
促进消费更快地增长,首先必须充分认识到,我国消费的潜力是巨大的。最近几年的实践表明似乎消费增长已经到了一个天花板,但消费缺乏新增长点的说法是难以服人的。现在,不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消费的潜力都很巨大,都有待于开发和释放。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消费的潜力依然是十分突出的,不能忽视。
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就是要使产品和服务能够真正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所以,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释放消费潜力,不仅仅是要有居民收入的较快增长做支撑,更为重要的是,企业要不断探索消费者的新需求,在产品和服务上附加更多高质量的文化元素、科技元素,不断地推陈出新。相关政府部门要坚持转变职能,提高效率,进一步推进“放管服”,增加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供给,同时做好消费环境安全和优化工作,使消费者可以更加放心地消费。总之,释放消费潜力的关键在于挖掘城乡居民新的消费需求,丰富人民群众生活方式,为不同群体充分自我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实现高质量发展,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提高消费水平,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主要课题是:在某一地区或者在全国范围内,目前还有什么政策、什么制度或明或暗地限制着消费的顺利增长。有的政策,可能是特定历史阶段制定的,但是当今情况与往昔不可同日而语,一些旧的政策限制并没有及时退出,这就是所谓的公共政策的终结困境。有关政府部门应当通过实际调查研究,认真听取百姓和企业的呼声和反映,以便找到消费潜力的释放渠道。总之,就是要破除限制充分释放消费需求的各种过时的不适当的制约,同时积极营造方便消费的社会文化环境。
责编:杨 阳 / 董 楠(见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