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进一步保障社会组织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发挥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其中,社会组织是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的重要载体和机制建构主体之一,在国家治理中具有重要作用,期待即将召开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能够为其作用发挥提供更加全方位的保障和支撑。

关键词:社会组织 国家治理 十九届四中全会

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和任务,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了方向引领和政策依据,激发了社会组织活力。特别是四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制度改革,成为社会组织成长的加速器,对社会组织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这之后,我国社会组织无论是在数量增长还是质量提升、乃至社会组织管理水平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党的十九大确立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主题,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目标;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有力宪法保障;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解决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导和关键性问题。可以说,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法治保障”的基础上,确保“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再次被提上日程。其中,社会组织是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的重要载体和机制建构主体之一,期待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能够关注社会组织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并为其作用发挥提供全方位保障和支撑。

社会组织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社会组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要素之一。社会组织作为社会自治的载体,其发展经历了法律认同、社会认同和政治认同三个阶段。社会组织自身及其能力的现代化,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影响着国家治理体系完善和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进程。作为社会治理多元主体之一,社会组织成为参与国家治理的重要力量。

第二,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中坚骨干力量,在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不可或缺的主体之一。

第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根据调研,社会组织在基层治理、科技治理、行业治理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如在超大型社区治理中,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供给、矛盾纠纷解决方面作用突出;在科技治理领域,科技类社会组织在学科前沿发展、产业链整合、国际标准制定、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展现更多活力;在行业治理领域,行业协会商会在行业统计和规划、行业信用管理和政策倡导等方面卓有成效。

国家治理体系中社会组织作用发挥的保障措施

社会组织发挥作用,需要解决立法问题,以及清除政策障碍、资源障碍等,期待能从以下方面进一步促进社会组织发展。

第一,加强党建,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方向和路径。社会组织党建不仅能够确保社会组织正确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解决社会组织不确定性问题的首选方案。目前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有很多创新模式,如理事会层面的功能性党委、社会组织联合党建等。但是,在发展党员、党建工作经费等方面还存在有待解决的问题。

第二,加快立法修改进程,为社会组织作用发挥提供法治保障。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社会团体三个登记管理条例修订尚未出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组织的发展。

第三,构建新型政社关系,解决社会组织依法自治的政策障碍。行业协会商会脱钩之后的政府和社会组织在资产等方面的历史遗留问题还需要厘清,禁止党政领导干部兼职的政策配套措施还需完善,一些政策实施中的障碍需要进一步解决。此外,时机成熟后,行业协会商会脱钩工作可以进一步延伸到其他类型的社会组织。

第四,加强综合监管,排除社会组织成长的风险源。社会组织需要扶持和发展,同时也需要解决监管真空地带。建立行之有效的综合监管体系,加速构建行之有效的社会组织综合监管体系是关键。例如,脱钩后,业务指导单位与社会组织的关系模式发生变化;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的四类组织直接登记改革,取消双重管理的社会组织和新增的直接登记的社会组织数量增多。作为登记机关,无论是从编制还是从业务方面,对社会组织的监管心有余而力不足,本着谁登记谁负责的原则,登记机关的监管责任重大,而业务主管单位转为业务指导单位后,监管力度降低。如何脱钩不脱管,双重管理模式下的业务主管单位监管责任如何落实,需要更多的制度跟进和政策优化。

第五,加大扶持力度,解决社会组织发展的资源障碍。在提质增效的社会组织管理原则下,进一步加大对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就像落实监管政策一样,切实落实已有的优惠政策,探索创新符合社会组织发展实际的扶持政策。如北京出台的《关于在回天地区开展完善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机制的试点方案》(京民社组发〔2019〕141号)、《关于回天地区社会组织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的试点方案》 (京社委社组发〔2019〕14号)等文件,在政府购买服务、社会组织创新发展示范区、城乡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社会企业认证与扶持方面做了大胆的探索,值得进一步推广,从而使社会组织更好地参与基层治理。

第六,志愿倡导,技术增能,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人力支撑和能力保障,构建社会组织发展的生态系统。特别是倡导专业志愿者,为社会组织的专业化品牌服务提供人才保障。

第七,合理规划,重点布局,优化社会组织结构。重点发展支持类、枢纽类社会组织,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协同方面的机制构建作用;加速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科技类社会组织,大力发展慈善组织、志愿服务组织,不断优化社会组织结构,提升社会组织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名:《公共利益决定社会治理的公共性》,《北京日报》,2019年9月9日。

[2]王名:《治理创新重在政社分开》,《人民论坛》,2014年第10期。

[3]张康之:《论社会运行和社会变化加速化中的管理》,《管理世界》,2019年第35期。

[4]彭荣军:《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发挥社会组织作用》,《中国社会报》,2019年10月21日。

[5]《提升“回天”地区治理水平》,《北京观察》,2018年第11期。

【本文作者为华北电力大学人文学院公共管理教研室教授】

责编:董 楠(见习) / 司文君(见习)

责任编辑:国家治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