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原创精品 > 成果首发 > 正文

随经济: 超级权力的第二曲线思维

台湾科技大学信息管理系专任特聘教授  卢希鹏

【摘要】超级强权的资本技术的进化是有盲点的,第一曲线的核心能力,可能成为转型第二曲线僵化的原因。但是第二曲线并不存在,不能用案例归纳,必须用原理演绎。随经济是演绎随处科技时代第二曲线的底层原理。随经济的底层原理有两项: 时间与弱连结,这两项将是新经济中的有限资源。时间意味着交易成本的降低,未来产业势必重整。弱连结将改变经济结构,进一步改变随科技、随社会、随组织、随价值、随商业五项商业文明。超级强权必须未雨绸缪,在天晴的时候盖房子,探索第二曲线。

【关键词】随经济  超级强权  第二曲线  底层原理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9.14.107

超级强权的进化盲点:核心能力或核心僵化

超级强权的核心能力是为过去存在的,面对未来,过去的核心能力可能成为未来转型僵化的主要原因。侏罗纪时代,弱肉强食,越大的恐龙越容易生存。但是当环境变迁,地球上的食物短缺,越大的恐龙可能消失得越快。体积小的哺乳类,因为不需要那么多的食物,反而生存下来,成为了新的地球霸主。因为不同时代,演化的方向是不一样的,所以超级强权的进化,是有盲点的。

达尔文的演化论强调适者生存,而强者如狮子、老虎、犀牛、北极熊等物种,都是濒临绝种或被保护的物种。在天择的过程中,谁活下来了?居然是蟑螂、老鼠、蚂蚁与人类等弱的物种。原来面临环境变迁,强的物种通常会对抗环境(Compete with the nature),而弱的物种,会选择适应环境(Adapt to the nature)。每一次的物种进化,都是为了适应当时的环境,但是环境会变迁,也就是适应过去环境的能力,不一定继续适应于现在,同样的,适应现在的能力,也不一定会适应未来。

在面临产业第二曲线新的资本与技术时代转变,超级强权会不会也成为了超级僵化呢?

在1990年出版的哈佛企业管理评论中,哈默尔和普拉哈拉德发表《企业核心能力》一文,提出了“核心能力”的战略思维,认为企业必须要长期累积有价值且难以模仿的资源与能力以取得竞争优势,这些核心能力可以是人力资本、财务资本与智慧资本。这项理论被提出了20年,渐渐有人发现,核心资源的累积也是有盲点的,因为今天的核心能力,可能就成为明天转型的核心僵化。因为未来与过去,是不一样的。举例来说,银行分行的数量曾经是银行的核心资源,但是在未来,分行数量可能是银行转型到金融科技(Fintech)的主要僵化原因。数字相机是柯达发明的,但是生产底片的核心能力,也成为柯达转型僵化的主要原因。我相信马云现在应该很忧心,淘宝与天猫是1995年电子海湾C2C与亚马逊B2C的经营模式,这两个模式相当成功,盛行了二十多年,终于达到最赚钱的高峰期,每年“双11”的营业额都再创新高。于是,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说要做电子商务,这是第一曲线,走了二十几年,仍继续成长,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到达登峰造极之际,也就是衰退的开始。

超级权力第二曲线必须要在第一曲线到达巅峰前,开始投入。企业应该在自己登峰造极之际,利用自己第一曲线的资源,率先带领产业进入第二曲线,因为你不革自己的命,就等待别人革了你的命。一旦第二曲线到达策略曲线的“拐点”时,就会开始有十倍速成长,等你发现了,一切都来不及了。所以企业需要“定速创新”,时间到了,就要推出新的创新。要在天气好的时候修房子,随时维持自己在创业的阶段,试探第二曲线的位置。举例来说,微软当初在DOS登峰造极时,推出了Windows;阿里巴巴在登峰造极时,推出了新零售;亚马逊在登峰造极时,推出了无人商店;Netflix在邮寄DVD最赚钱的时候,推出了影音串流平台。这些第二曲线一开始都不赚钱,但是如果你不在仍赚钱的时候开始探索第二曲线,等到第一曲线开始衰退的时候,就没有机会了。反观,诺基亚在自己登峰造极时没有推出下一代的产品;大润发在自己登峰造极的时候没有推出下一代的产品;柯达在自己登峰造极之际也没有推出下一代产品。于是,这些企业,赢了所有的竞争对手,却输给了时代,赚到了短期利润,却失去了长期的现金流。打败他们的,不是竞争对手太强,而是自己的思想太过顽固。

为什么第一曲线很难放弃?因为它太赚钱,仍然是企业的金母鸡。

为什么第二曲线很难探索?因为这是一个新的时代,充满未知,现在不太赚钱。

乔布斯在麦金塔还不是卖很好的时候就开始思考iPod、iPod主导市场的时候,就已经在思考iPhone。iPhone还在成长的时候其又推出了iPad、Apple Watch、与Apple Card,都是在第一曲线还没有到达巅峰的时候,提出了第二曲线。探索第二曲线,必须要有观察力、想象力、与执行力,要常检视第一曲线,并思考第二曲线。于是,哈佛教授Christensen建议,关于不连续创新,企业应该成立一个独立的单位,不受现在绩效考核与市场的影响,服务未来的客户。必须在第一曲线还在上升的时候启动第二曲线的变革,因为这个时候才有资源与心情面对第二曲线早期不赚钱的滑落。等到迫在眉睫再面对变革的时候,已经没有资源,将更难推动。

许多衰败的超级强权,实际上它们没有做错事,只是没有在对的时间,迈向第二曲线时代。

第二曲线要如何预测?或者我们说,我们可以预测未来吗?未来无法用归纳法预测,因为未来不是过去的延伸;未来也无法研究,因为未来还不存在。我们可以研究的,仅仅只是如何预测未来的方法,称为“未来思维”。

第二曲线不是预测出来的,是企业想象出来的。不是胡思乱想,而是顺着通往未来的底层逻辑(原理轨迹)去想象,“随经济”就是通往未来经济的底层逻辑。

随经济:演绎未来经济的底层逻辑

这个世界不缺案例,因为案例都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案例的归纳很难预测未来。举例来说,喝咖啡好不好,靠的不是别人的经验,而是要了解咖啡的底层逻辑,就是咖啡有哪些成分?这些成分对不同体质的影响如何?有了上述逻辑,才有办法演绎喝咖啡对我好不好。因为对别人好的,对我不一定好。

同样的,有人买房赚钱了,有人买房套牢了,过去的经验,也不一定适合未来。经济学的供需理论给了未来房价演绎的底层逻辑,如果产权移转栋数大于买方刚性需求的栋数,就代表有投资客在买房,如果小于刚性需求的买卖栋数,就是大家的惧怕仍然存在,藉由经济学原理来演绎未来的房价变动。

关于未来,我们也可以归纳别人的案例,但是案例都是过去发生的事,会让企业困在永恒的第一曲线,若要探索第二曲线,势必要建立自己演绎的底层逻辑。

每个经济时代的底层原理逻辑是不一样的。《从0到1》的作者Peter Thiel说:“做大家都知道的事,是1到N的推广,0到1的创新是因为我们看到别人没有看到的秘密。”做大家都知道的事,是第一曲线;看见别人没有看见的秘密,是第二曲线。每一次的不连续进步,都代表着超级强权核心能力的更替。人力资本、财务资本、智慧资本都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未来的经济称之为随经济,随经济的秘密是什么?这需要一点想象。

当大家都认为“人力、财务、创新很重要的时候”(大家都知道的事),我却不这么认为。我认为“时间与弱连结才是关键”。

农业时代的底层逻辑是“劳力资本”,讲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大学时代工读了四年,当初一个小时工读金三十元台币,如果赚三千元,我就必须要工读一百个小时,如果要赚三万元,我就要做一千个小时了。勤劳,是一切事情的基础,非常重要,只不过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所以单靠勤劳,在现今时代是买不起房子的。因为工业时代以后,秘密就不一样了。

工业时代的底层逻辑是“财务资本”,强调用钱赚钱,比用劳力赚钱更容易。我大学同学的父亲在四十年前看到不一样的秘密。大一,他父亲以当时的一百万台币,在学校旁边买了一栋三层楼的别墅,他住三楼,一楼二楼租给同学。靠着房租,他不仅仅不需要工读,还可以过着优渥的生活。毕业的那一年,他父亲又把别墅以三百万台币卖掉。当时,我看到的是农业经济的秘密,而他父亲看到的是工业时代的秘密,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工作多年后,当我开始有了积蓄,想要学习用钱赚钱时,却赚不了钱了,为什么?因为这已经是四十年前的秘密。当用钱赚钱,成为大家都知道的事,就是1到n的推广。知识经济下,我们必须看到工业时代产业没有看到的秘密。

知识经济时代的底层逻辑是“智能资本”,讲求创新创业,靠知识授权获利。在知识经济下,企业开始强调创新与创业,这点很重要,因为你不创新就等着灭亡,只是当创新成为大家都知道的事之后,靠创新要获取高额利润的困难度才越来越高。在全球化与知识普及的今天,任何创新如果被证实是赚钱的,就会引来全世界的山寨,如果创新没有门坎,势必也会遇见更残酷的明天。

农业时代讲求人力复制,工业时代强调资本复制,知识时代则讲求知识复制,这是一层层积累上去的,人力资本、财务资本、智慧资本是所有秘密的根本,不是不重要,只是因为大家都知道,所以对经济的影响力越来越小。随经济是我创的名词,强调随处科技(Ubiquitous Technology)时代下,“时间”与“弱连结”将成为新经济中的有限资源。

弱连结”与“时间”将成为新经济中的有限资源

随经济的底层逻辑之一:弱连结。当大家都认为“强连结”很重要时,我却不这么认为。我认为“弱连结”才是关键。

社会资本中有两种连结:强连结与弱连结,强连结指的是互信的伙伴关系,弱连结则是与我没什么关系的一群人,哪一项比较重要?工业时代我们重视强连结的供应链,随经济时代,我们在乎弱连结产生的意外发现。强连结建立互信,弱连结探索世界,靠大数据建立互信。

约十多年前,我在台湾科技大学教过一位大三的女生,原本在台湾的雅虎拍卖上卖日本娃娃,她跟我说,在台湾已经很难获利,因为削价竞争,竞争者的价格几乎与她的成本一样了。三个月后,她又跟我说,她把日本娃娃卖到墨西哥去了。她怎么做到的?很简单,只是利用当时的电子海湾(eBay),发现当时墨西哥没有人卖日本娃娃,所以就上架,因为没有竞争对手,所以毛利就多了30%,后来还有当地实体玩具店的老板要跟她进货,她说她马上就有实体店的渠道,但是她跟她的合作伙伴到现在还没有见过面。在真实世界上,认识一位墨西哥人很困难,但是在弱连结上,却能很轻易地遇见墨西哥人。

有一次,我跟阿里巴巴的人说,淘宝与天猫基本上卖的就是弱连结的管理。在真实世界上,我要认识甘肃的中药商很困难,因为这是弱连结,但是在淘宝上就容易很多,还能知道彼此的信用程度与透明的交易历史数据。App store也是一种弱连结的管理,靠得是审核与评价,让我敢于向陌生厂商购买软件。过去我们相信企业的广告、相信专家的推荐,但是在随经济时代,如果有一百万人说这个app很好,所得到的信任,远超过企业的公关辞令与专家的推荐。人工智能未来的应用之一,就是扫描人们在生活所沉淀的数据,来做“弱连结”的管理。

随经济的底层逻辑之二:时间。当大家都认为“质量服务体验”很重要时,我却不这么认为。我认为“快速的解决问题”才是关键。

随经济强调,网络上最宝贵的资源是“消费者的时间”。时间将成为新经济中的宝贵资源,交易是一种对话,需要花时间的。消费者与员工一天都只有24小时,员工10人,企业就只有240小时可以应用,消费者一百万人,也只有2400万小时可以使用,不过这些时间,多半都给了吃饭睡觉、微信社交、电影手游……,剩余的时间其实已经不多。

过去我们都误以为质量、服务、体验是三项最重要的要素,但是在随经济的思维中却不是这样,“问题的快速被解决”才是重点。举例来说,TED十八分钟的演讲够好了吧,无论在质量、服务、体验上都是令人印象深刻,但是现在看的人越来越少了。如果有人跟你分享一个十八分钟的视频,你会看吗?十八分钟,对随经济来说,实在是太长了。九分钟呢?六分钟呢?我可能三分钟以内的才会看,因为这些视频除了增长见闻之外,我也不知道解决了我什么问题。

银行的理财贵宾户也是如此,良好的服务质量与体验虽然好,但还不如让我快速买一支让我赚钱的基金。因为投资赚钱,才是我要解决的问题,而不只是一杯咖啡与亲切的问候。

农业时代讲求“质量”、工业时代强调“服务”、信息时代设计“体验”,这三项现在成了基本要求,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在“随经济”时代,我更想要:我的问题快速地被解决。问题要快速地被解决,交易成本就会降低,价值链就必须逆着来,于是就进入了C2B逆商业时代[1]。

交易成本的降低对产业结构会产生什么影响?1991年诺贝尔经济奖得主寇斯(Coase)教授提议,当交易成本降低时,组织的规模就会缩小,那么当交易成本趋近零时,组织就有可能消失?如果有一天,互联网与人工智能将交易成本降为零,就将会产生企业物种大灭绝。[2]

目前,许多企业像是银行、零售业、内容产业等等都在进行一场自杀竞赛,就是纷纷致力于降低客户与企业的交易成本。因为从竞争的角度,顾客倾向对交易成本较低(较容易做生意)的对象做生意。如果金融科技降低了我的交易成本,我就会使用金融科技,所以实体银行的规模就会缩小。交易成本降低之后,组织规模也会缩小,乃至于虚拟组织的产生。像是保险业的服务都数字化之后,保险业的规模就会缩小;零售业的服务都网络化之后,零售业的实体店面也随之改变。云计算降低了网络工程师与机房的交易成本,随之而来的,将是更少的网络工程师可以服务更多的企业。

新商业文明

时间的交易成本理论与弱连结的社会资本理论成为随经济演绎未来的两项底层逻辑,超级强权所面对的第二曲线,将是一个新的商业文明,至少包含了随科技、随社会、随商业、随组织、与随价值五个部分。

随科技:产业的解构。交易成本降低将解构产业,随科技降低了交易成本,随科技将解构产业。

随科技存在的目的不只是降低企业营运成本,更是在帮消费者省时间,省到毫不费力的程度。有一次我们家没有洗衣精了,到大卖场买,花我六十分钟;到楼下的超市去买,花我十五分钟;打开电子商务网站或app,输入洗衣精,选择我要的品牌,花我三分钟;扫描产品条形码购买,花我一分钟;亚马逊提供了贴在洗衣机上的一键购(Dash button)物联网按键,花我五秒钟;我直接与Amazon Echo说:“Alexa,帮我买洗衣精”,一秒钟。未来,你还没有想到要购物,Amazon Echo智能助理已经把你要的商品送来了。在随经济中,人们要的不只是省时间,还要毫不费力,省到交易成本近于零的地步。互联网降低了消费者的交易成本,人工智能将交易成本降为零,所以未来将有许多产业解构,甚至会消失。

随社会:管理陌生人[3]。弱连结需要管理陌生人,随社会是一种弱连结,随社会将要管理陌生人。

你比较相信陌生人还是企业公关发言人?在随经济中,陌生人的推荐与意见,逐渐取代了企业公关发言人的地位。人们厌倦了公关发言人的商业包装,品牌的定义权逐渐由企业转向陌生人的言论。未来要建立陌生人的可信度,必须要建立个人信用征信的大数据基础。随社会是一个以个人化(Personalization)为主的新社会,使得过去以母体为主的统计学,晋升到以个人为分析单元的大数据智能。

随商业:个人化的商业环境。个人化中数据比功能重要,随商业是一种个人化,随商业中数据比功能重要。

Nokia强调大量订制化,一年要设计出六千种细分市场的手机。iPhone手机的选择并不多,但却是一种个人化的手机,其中的关键在于积累了个人化的数据。我们可以copy淘宝天猫的程序功能,但是因为你没有数据,只有功能是没有用的。所以,得数据者得天下,淘宝天猫之所以成为超级强权,不是因为程序功能够强,而是因为所积累的数据够完整。此外,企业品牌逐渐将被个人品牌所代替。过去我们坐出租车,司机的质量是由企业品牌所把关,现在坐Uber,你能知道司机的品牌。[4]过去,存在银行的钱,借给谁由银行把关,现在,在Lending Club上,你可以知道借你钱的人是谁?你知道对方的用途、他的信用评等,以及该有的利息。对于买卖双方的信息透明度更为透明。

随组织:客户即伙伴,跨越组织的界线。弱连结与低交易成本将形成零工经济,随经济是弱连结与低交易成本,随经济将形成零工经济。

目前的组织是提供职务,就是一但你取得了公司的职务,无论一天是否有做事,你都必须在公司内待八小时。如果未来时间是宝贵的资源,一种更有效率管理工时的“零工经济”(Gig Economy)也会渐渐浮现,组织付你薪水,是看你做了什么事,而不是你拥有什么职务。少子化的社会让未来的工作人口减半,但是需要社会照顾的老人增倍。所以一个人服务多家公司的新组织势必成为趋势,这需要更低交易成本的媒合机制与更广泛的弱连结对象。越来越多的专业人才,会离开企业,将自己的专业卖回给更多的企业,组织只要保有核心业务,许多专业业务都可以委托给专业的服务公司。

随价值:利他的生态价值思维[5]。利他是让别人利用我赚钱(能增加弱连结数量与降低交易成本),随价值是利他,随价值让别人利用我赚钱。

在随经济下的新商业文明中,有一项重要的思维,就是利他。过去,我们习惯利用社会资源与伙伴来帮助我赚钱,现在,我们需要学习让社会资源与伙伴来使用我赚钱。利己的价值观是利用别人来赚钱,当大家都要利己时,就成了一个分食一张饼的竞争思维。利他的价值观是让别人利用我来赚钱,是一种生态的概念,也就是过去我们只想到自己的财务报表,在生态的合作策略中,必须要想到别人的财务报表。当大家都要利用我时,我怎么能够不赚钱呢?像是诺基亚手机只想到如何使用因特网,iPhone想到的却是如何让别人来用我赚钱,于是产生了数十万种app,iPhone怎么能不红呢?

由后天看明天的超级强权的第二曲线

当大家都认为要“由今天预测明天”的时候,我却不这么认为。我认为应该要“从后天预测明天”。

马云有句名言:“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大多数的企业,无法活过明天的晚上。”明天为什么更残酷?因为企业从今天所看到的明天都一样,当所有的企业看到的明天都一模一样时,明天只会比今天更残酷。如果我们由美好的后天看明天,或许就知道明天要做甚么,才能抵达美好的后天。后天,就是第二曲线时代的成熟期。

明天为什么更残酷?因为企业的明天多半是今天的延伸,竞争者众,是一种竞争为核心的策略观。后天是演绎出来的,目前还没有竞争者,所以可以专心聚焦在单一要素发展的新商业文明。阿里巴巴研究院首任院长梁春晓提出,要研究后天,藉此反推明天应该做的事。因为从后天到明天,比从今天到明天容易许多。

后天要怎么预测?其实后天无法预测,后天是创造与想象出来的,许多第一曲线的超级强权企业,往往赢在第一曲线的细节,输在第二曲线的格局。因为在大家都知道的事上若要胜出,靠的是细节与核心能力。不过在破坏式创新时代,过去的核心能力常常就成为变革时的核心僵化。举例来说,微软无法转型成网络入口;雅虎很难变成搜索引擎;谷歌要转型成社群网络也铩羽而归;脸书要变成通讯软件,也不如LINE来的成功;当然,阿里巴巴也无法成为微信。传统银行也很难转型成为互联网金融……过去的核心能力,都成为未来机会转型僵化的障碍,因为,每个时代所看到的秘密都不一样。

结论:超级强权的未来思维

对于未来,还有一种思维能力,就是要把看不见的未来,讲的跟真的一样。因为未来还不存在,没有事实,只有观点。

《人类简史》的作者赫拉利说,七万年前,智人脱离猿猴,是因为人类发展出一种特别的认知能力(赫拉利称之为八卦的能力),就是能“把看不到的东西,讲得更真的一样”。举例来说,当猴子看到老虎,认知到这只老虎会吃猴子。但是人类看见了老虎,会说我看见了老虎的灵魂,我们身上流着老虎的血液,我们是老虎的后代。当人类开始把看不见的东西讲的跟真的一样之后,人类开始有了宗教、哲学、文化、以至于品牌。苹果计算机的乔布斯每次在iPhone新机发表会上,总是能让大家屏息以待,让全球崇拜苹果计算机的品牌,当库克接班,八卦能力不如乔布斯,苹果的品牌感觉就弱了很多。阿里巴巴的马云每次讲话都让人热血沸腾,他也是能把阿里巴巴看不见的文化讲得出来。猴子用香蕉来管理,所以猴群发展到一百只以上就很难管理了,但是人类开始学会用看不见的东西来管理,人类的族群就开始聚集到百人、千人、甚至数百万人以上。

未来,是不存在的,当有人能把不存在的未来讲的跟真的一样,就会得着天下。举例来说,一个大学男生能够把未来讲得跟真的一样,就会有小女生愿意嫁给他,说嫁给他有未来。一个小男生的未来根本就不存在,但是如果你能够讲得出来,就能娶到老婆。企业领袖也是如此,员工为什么要跟着你吃苦?因为跟着你有未来。但是这个未来还不存在,当企业领袖把未来讲得跟真的一样之后,就会有人跟随他。创业家更是如此,靠着几页的营运计划书,把未来讲得跟真的一样,就会有人愿意投资他。一个新创企业的未来根本都还不存在,如果创业家能够把这不存在的未来,讲得跟真的一样,就能拿到资金。

对于未来后天的演绎,若要讲得跟真的一样,就必须要有底层逻辑,要找到今天的驱动力(Driver Push)、对未来的想象(Image Pull)、以及变与不变的干扰元素(interference)。驱动力包含了随科技的发展、全球化的连动、人口结构的变动等等;企业也需要对未来的想象,如20年后的教室、家庭、商业会长成什么样子?一个社会有越多未来的科幻与社会想象(如美丽新视界、桃花源记、嫦娥奔月),对未来的创新能力就越强。在未来的发展中,还有一个变与不变,变的是随时有黑天鹅的出现,变的是企业的人阵法,不变的是企业的道与谋断价值观。

未来因为还不存在,未来就不只一个,未来是由一连串的未来所发展出来的,所以必须要有第一个未来,才会有接续的未来。探索第二曲线,靠的不是事件创新(创新是为了解决第一曲线的事件),而是定速创新(为了创新而创新,如时间到了,iPhone就推出了下一代的产品),创新如果是一个演化的过程,就不只是来福枪的瞄准后不断射击,更是空对空飞弹的射击后不断瞄准,飞弹射出后,再追着目标跑。[6]

注释

[1]卢希鹏:《C2B逆商业时代:一次搞懂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新能源》,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9年。

[2]卢希鹏:《“新AI时代”:物种大爆发》,《清华管理评论》,2018年第7~8期。

[3][4]卢希鹏:《当随经济遇到共享经济:个人品牌时代来临》,《清华管理评论》,2016年第4期。

[5]卢希鹏:《随经济:共享经济之后的全新战略思维》,《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5年第22期。

[6]卢希鹏:《太极拳战略:先射击,还是先瞄准》,《清华管理评论》,2016年第12期。

责 编/张 晓

卢希鹏,台湾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专任特聘教授,曾任台湾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院长。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创新管理与战略管理。主要著作有《为什么ET食指那么长——谈随经济》、《Why People Use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An Empirical Study Integrating Network Externalities And Motivation Theory》(论文)等。

Ubiquinomics: The Second Curve Thought of Superpower

Lu Xipeng

Abstract: The evolution of capital and technology as the superpower has blind spots.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first curve may become the cause of the rigidity for transformation of the second curve. But the second curve does not exist. It cannot be concluded by cases and must be deduced by principles. Ubiquinomics is the underlying principle of deducing the second curve in the age of ubiquitou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re are two basic principles of economy: time and weak link, which will be the limited resources of new economy. Time means the reduction of transaction costs, and the future industry is bound to restructure. Weak links will restructure the economy, and further change the five business patterns: ubiquitous technology, ubiquitous society, ubiquitous organization, ubiquitous value and ubiquitous commerce. The superpower must repair the roof on the sunny days and explore the second curve.

Keywords: ubiquinomics, superpower, second curve, the underlying principle

[责任编辑:张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