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家学者座谈会观点综述

2019年11月4日下午,由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人民日报社《国家治理》周刊共同主办的“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家学者座谈会”在京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理论思考、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等议题,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图谱及其独特优势,国家治理体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体系的逻辑关系,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治理现代化如何更好引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社会建设,制度优势如何转化为治理效能等角度开展深入研讨,提出许多建设性观点。

《国家治理》周刊对本次座谈会主要内容和专家学者精彩观点进行整理,在此呈现。

第一单元: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理论思考

座谈会分为两个单元,在第一单元的研讨中,与会专家分别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所具有的理论、现实、时代意义予以高度评价与总结。

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王振民指出,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的这条道路,已经到了需要更定型和完善的时候了。具体框架不能一直处于变化状态,该定型的时候需要定型。所以,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是相对的,“完善”是一直进行的,但是框架是需要确定的。

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理事、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监事长周立群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它的历史底蕴,继承了中国几千年以来的国家治理的思想精神和文化传统。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图谱,里面包括了党的领导、人民主体、法治道路、执政为民、基本经济制度、文化自信、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环保、军队的指导思想,体现了理想、思想、行动和目标。

国防大学教授公方彬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永不满足、永不停步、不断超越自我的。当前,中国已经从全球规则制定的追随国跃升为规则制定国,立足点已经发生了变化。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十三个方面的制度体系建设,是合乎系统逻辑的,在今后的改革建设过程中要有更高的站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支振锋提出,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我国始终站在人类的道义的高度上,坚持生态友好、“邻里”友好,为促进全人类的繁荣和稳定、创造全世界的利益契合点和增长点、改变零和游戏、构建人类共同体作出了突出贡献,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与会专家也对中国制度具有的显著优势、需要坚持和完善的制度进行了展开讨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林指出,“中国之治”的核心要义,就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民族之治、制度之治、宪法之治和法治之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切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都是以人民为中心,这是中国之治的内在要求和本质特征,也是中国国家治理能够取得成功的根本。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柯华庆表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要举社会主义旗帜。现代化除了原来的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之外,还应包括制度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在党的领导下,目前已经形成了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依据国家法律治国理政的现代社会主义法治结构。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兼职研究员甘藏春提出,良好的制度安排需要完善的“良法制度”,有什么样的制度取决于什么样的制度安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治理要以法治为基础。而良好法律制度的形成,也依赖于良好完善的治理方式实现,好的制度没有好的治理方式实现,制度的执行也要打折扣。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冯玉军总结了中国法治模式的八大特征:坚持党的领导;自上而下推行的治理;推行和谐意识形态的治理;强调理性主义、目标规划社会建构的治理;稳步推进、渐进改良的治理;后发学习型治理;中国传统的优秀治理文化,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范性,以及西方现代文化思潮相互影响下的文化混合型治理;“一国两制”“三法系”“四法域”的开放治理。

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于晓虹指出,从法制体系的发展和重构的角度来看,现阶段我们正在探索如何解决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结合的问题,这是超越我们过去法治建设几十年经验的全新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长、教授唐任伍指出,四中全会公报把发展和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福祉作为重要内容,这是由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决定的。解决好民生问题,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会更拥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会有更扎实的落脚点和抓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能更好推进。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李迎生表明,社会政策作为民生保障的抓手,具有独特的社会治理功能。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原则性和纲领性的意见,对社会制度和改革创新具有极大的启发价值。首先是要注重普惠性、基础性和兜底性的民生建设;第二要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最后要基于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完善社会政策体系。

第二单元:如何深入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唐钧从两方面谈了自己的见解,他指出,其一,健康对中国人来讲非常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就充分体现了这一概念。其二,更好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执政能力也需要引起更多重视。面对行政系统的层层重压,必定会有假象出现,未来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更好应对这一问题。

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政治学系副教授孟天广将国家建设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是建立“国家机器”,而“国家机器”需要依靠确定的发展制度来运行;第二是“国家机器”要有能力,即能实行有效的治理的能力;第三就是文化认同,指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此外,他还指出,国家制度法、官僚制、治理技术、人才选拔和录用、政治统合、共同体的塑造等,是作用于国家建设的重要影响机制。

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员、法学院副教授屠凯指出,四中全会通过制度化的工作,使未来的改革更好地体现之前四个现代化内在的机理,而五个现代化也是对四个现代化集中统一的体现。

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原副院长、教授李永忠提出,制度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是写在纸上的条文,第二层是保障制度落实的组织体系,包括国家组织机构设置和选人用人体制。我国40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可以概括为“突破在地方,规范在中央”。建议设立政改特区,调动干部积极性,把四中全会的精神深入贯彻落实。

中国人民大学当代政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周淑真提出,西方国家的政党政治核心是选举,重要的任务是取得执政权力,由于党争,每次选举都存在变数,政治非常不稳定。中国政党政治的核心在于对国家和社会的治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民主政治中独有、独特、独到的一种民主形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周少来表示,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但实际上,到了乡村,很多地方还是“全包政府”,党政干部很累,社会力量发挥不出来。希望政府适当放权,让基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组织、人民群众多发挥作用。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薄贵利指出,落实四中全会精神,要以文化变革推动现代化建设。以文化的引领性发挥它强大的基础功能,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各方面的现代化,通过文化变革的突破和实现,来构建适应中国今天、适应中国未来的中华民族新姿态的文化,这是我们共同的历史责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任建明提出,从权力监督和制度优势如何切实的转化为制度效能的角度,要兼顾对制度定型的守成和开拓。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要从实践结果和成果方面的实施来衡量,一开始的顶层设计到后面的试点和推广关系到治理效能的体现。此外,他还表示,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我国反腐败已经取得压倒性胜利,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权力监督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主要表现为:有单向监督,缺乏双向制约理念;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比较薄弱;对“一把手”监督难,对监督者的监督难。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青连斌从两方面阐述如何更好落实制度,一是“强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评价指标非常重要,它决定了国家人力物力的投入方向,建议引入“人均健康寿命”指标。二是“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在减贫取得巨大成功的背景下,下一步应把解决相对贫困,作为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战略。

座谈会的最后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孟庆国做了会议总结,并用“信号、密码、图谱”三个词总结了四中全会。他指出,“信号”表明四中全会回答了在国家制度建设上攻克什么的重大问题,释放了非常强的信号;“图谱”是指,从十三个方面的制度体系加强和完善的内容;而“密码”就是中国经济发展奇迹背后的十三个制度密码。

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是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领域学科交叉研究的重要平台,致力于研究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面临的重大问题,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的决策参考和理论支撑。接下来,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人民日报社《国家治理》周刊将聚焦四中全会精神学习研讨、宣传阐释、贯彻落实,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重大现实议题全面加强合作,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

责编:李 懿 / 周素丽

责任编辑:luotin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