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科技支撑赋能新时代社会治理

摘 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和5G等信息技术的革新,对于新时代社会治理有以下四方面的助益:优化信息平台、增强执行力、提升治理效能、维护安全稳定,最终实现通过科技支撑把国家治理的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的目标。

关键词:科技支撑 新时代社会治理 治理效能

中图分类号C1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全会中关于社会治理体系相应部分的内容,较党的十九大报告又有了创新性提法,增加了两项内容:“民主协商”与“科技支撑”。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本要求,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社会治理中,现代科技,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基础性支撑作用越来越重要。四中全会更加明确和凸显了新时代社会治理智能化和社会治理安全技防的重要性,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解读和阐释这一新提法的积极意义。

科技支撑有助于优化新时代社会治理的信息平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当前大数据背景下,科学技术也是促进新时代社会治理体系创新的重要抓手。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的大趋势,是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但无论是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实施还是综合性信息平台的构建,其背后都必须以信息技术的进步为支撑。

进入21世纪,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为社会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手段。例如,网格化管理就是将社区划分为若干责任网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各网格单元间的协调机制,实现“人、事、物、地、组织”等全要素融合,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管理服务到位的高效精准的社会治理新模式。

在公共事务信息共享方面,通过构建统一的公共数据中心,将分散于不同部门或行业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能够增强社会治理的精准度,破除各自为政的数据壁垒,减少信息资源浪费和闲置;在智慧党建方面,通过采用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党群服务中心、城市基层党建联动中心等资源整合平台,利用社区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动员力广泛吸纳辖区内机关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企业等主体,对区域内“资源清单”“需求清单”“项目清单”等进行整合,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升社区治理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在智慧社区建设方面,通过构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政府管理、城市治理、社区治理、公共服务为一体的综合信息服务管理平台,可以为居民提供精细化、便捷化、智能化的服务,在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同时,也能促进社会治理体系的创新。

科技支撑有助于增强新时代社会治理的执行力

执行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对个人而言,执行力是办事能力;对企业而言,执行力是经营能力;对社会而言,执行力是治理能力,即对社会问题的把控和解决能力。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中,国家治理对科技支撑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迫切,科技支撑已然成为增强新时代社会治理执行力的基础性力量和重要抓手。

首先,科技支撑有助于明晰社会治理的执行目标。社会治理重在对问题的定位和解决,在科技支撑下,通过运用可视化分析、语义引擎、数据分析算法等技术,可以更加直观、及时、有效地发现社会治理中的诸多问题及其深层原因,迅速明晰治理目标、拟定源头治理的处置预案,促使社会治理目标从传统任务型导向转向问题型导向。

其次,科技支撑有助于形成社会治理的大数据思维。科技的发展除了体现在可以运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之外,还最直接地体现在科技思维渗透于思维领域,促使我国社会治理的传统思维方式转变,形成社会治理的新理念和新思维。例如,数据技术可以赋能高质量社会治理,大数据出现之后,以数据为基础的大数据思维,对于有效改变我国社会治理的基本策略与思维方式具有促进作用。大数据思维采用的是全数据模式,收集、筛选和分析全部数据与信息。传统基于整体与部分关系的“以小见大”、探寻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思维方式,转变为“以大见小”、关注细节,进而科学循证各种零碎的、看似无关系事物之间“关联关系”的思维方式,从而更有助于揭示社会治理中复杂问题背后的规律性,化繁为简,达到简约化精准治理。

最后,科技支撑有助于丰富社会治理的执行手段。科技支撑不仅可以优化城市“超级大脑”、提升智慧城市建设水平,还可以在社区网格化管理、“雪亮工程”“天网工程”建设过程中,将视频监控源与数据分析、人脸识别、车牌识别、智能预警等技术相结合,提升治安管控、交通拥堵缓解等方面的预防预控预警能力,实现社会治安防控“全覆盖、无死角、无盲区”。运用全天候监测舆情系统、大数据监控管理平台和卫星云图等新型信息化手段,可以感知社会运行态势、畅通官民沟通渠道、辅助政府科学决策。譬如北京市信访矛盾分析研究中心联合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利用大数据,通过对社会矛盾主观水平和缓解机制的测量,可以计算出实时的相关社会矛盾指数,推动信访工作精细管理、精准施策、精确发力。

科技支撑有助于提升新时代社会治理的治理效能

社会治理是各级党委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以及公民等多元主体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之下,通过平等协商、对话沟通等方式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过程。有效治理就是要有治理效能,这是社会治理的核心要义,聚焦和体现在城市管理、公共服务、基层维稳等层面的“投入产出比”上,将科技与城市治理、社区和邻里关系相结合,强调“治什么”“谁来治”“怎么治”。

新时代的社会治理是借力科技的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如何以多元因素推动社会治理的标准化、协同化、精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关系到制度优势能否切实转化为治理效能的问题,而推动社会治理效能的提升必然要有充分的基础支撑。循证作为社会治理领域的技术要素,要求所有治理主体从对个体经验的绝对依附转向对证据的甄别和使用,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促进社会治理效能的优化和提升。

事实上,科技支撑不单是对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革新,譬如人工智能技术在融入社会治理后,也对其技术伦理、协同合作、技术更新和安全稳定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这些最新信息技术产生的正向效益一方面推动了智慧城市、智慧党建、智慧社区等新模式、新实践在基层治理层面的蓬勃发展,并驱动政策、资源、人力向基层倾斜,从而为基层治理技术赋能;另一方面有助于激发人民群众积极、广泛参与公共事务的活力,有效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切实增强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科技支撑有助于维护新时代社会治理的安全稳定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处在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社会的安全稳定是社会治理的一项重要任务,而有效的社会治理需要强大的现代科技作为支撑。

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在基层,中央各项政策落地、落细、落实的责任主体在基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也在基层。社区、城乡作为社会的基础单元,是社会矛盾的聚集点、社会建设的着力点,其中科技对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应对社会风险的作用体现在公共安全、信访维稳、环境治理等方面。

在公共安全方面,大数据进入社会治理领域,“数字天网”的开发一方面加强了对城区流动人口的动态管理,另一方面将大部分民警转入社区警务工作,使其更加专注于发生在街面和社区违法犯罪行为的预防和处置。鉴于网上信访已超过网下来信来访的总和,2019年6月,国家信访局具有辅助办信、智能接谈、智能研判等功能的业务智能辅助系统集成上线,下一步则要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推动信访信息系统智能化升级,加强信访事项网上智能办理与网下落地解决的深度融合,更好服务信访群众需求。在环境治理方面,目前一些工业污染型企业为减少生产成本,偷排污水、废气,从而逃避排污所需承担的法律责任,普通的人力监管模式由于人力财力限制,无法对其进行实时监管,而信息时代的网上监管模式则有力地解决了监管真空问题。同时,科技还可以充分利用公共网络平台自治优势,解决社会高频次、低复杂度的矛盾纠纷,从而整体提升社会治理的公平与效率。譬如,阿里巴巴通过实践探索提出的网络新“枫桥经验”旨在通过云计算、人工智能、实人认证、图像搜索等百余项黑科技,打造“纠纷线上化解,技术赋能治理,用平台自治+多元化全民共治解决社会问题”的新型社会治理样本。

总体来说,一方面,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和5G等信息技术革新,有助于解决当下社会治理中权责失配、部门碎片化、公共决策失误、执行效果偏差、信访维稳存在矛盾等诸多问题,通过提供标准化、信息化、精细化、个性化的管理和服务,主动发现、防控和及时处理各类社会矛盾和问题,提升新时代社会治理的效能;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提防网络安全风险、个人隐私泄露、智能逻辑陷阱和技术过度迷信等新技术带来的社会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治理应当秉持的不二原则,因此,在充分发挥新科技对于社会治理支撑作用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对于技术公平赋能的充分关注和大力倡导。

参考文献

[1]《让居民在社区治理中唱主角——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工作重要论述体会之十三》,《民生周刊》,2019年第2期。

[2]程艳:《开启新时代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社会治理的新征程——第二届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社会治理学术会议综述》,《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

[3]张文显、朱孝清、贾宇、汪世荣、曹诗权、余钊飞:《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家谈》,《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9第3期。

【本文作者为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社会稳定与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重庆市党内法规研究中心特聘专家;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规划一般项目“移动互联时代西部边疆民族地区网络舆情引导与风险防控研究”(项目编号16BMZ014)、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项目“大数据背景下的重大公共决策非理性舆论传播与风险治理研究”(项目编号:19JD004)的阶段性成果】

责编:臧雪文(见习) / 司文君(见习)

责任编辑:luotin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