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全媒体语境下的中国学派动画之重建

核心提示: 全媒体语境为中国学派动画重建提供了历史机遇。重建中国学派动画,再铸昔日辉煌,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需。中国由动画大国变为动画强国“路漫漫其修远兮”,还需学界业界发扬蹈厉,“上下而求索”,总结成败两方面的经验,旗帜鲜明地提出创作口号和理论主张,克绍箕裘、踵事增华,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

【摘要】全媒体语境为中国学派动画重建提供了历史机遇。重建中国学派动画,再铸昔日辉煌,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需。中国由动画大国变为动画强国“路漫漫其修远兮”,还需学界业界发扬蹈厉,“上下而求索”,总结成败两方面的经验,旗帜鲜明地提出创作口号和理论主张,克绍箕裘、踵事增华,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

【关键词】全媒体 中国学派动画 历史经验 创作理论

【中图分类号】J99 【文献标识码】A

新世纪近二十年来,在全球化、产业化和全媒体的时代语境中,中国动画探索前进,虽成就突出、建树亦多,但沉疴未除、新疾又添。在即将步入第三个十年之际,研精致思,梳理中国学派动画的历史经验和创作理论,在继承中创新,完成重建,可谓“兹事体大”。而中国学派动画的重建,既需要“形而下”的叙事层面的创新——即具体创作方法和技术上的求索,也需要“形而上”的理念重建——即“动画观”的革故鼎新。

全媒体语境为中国学派动画重建提供了历史机遇

全媒体语境为中国学派动画艺术本体重建提供了必要条件。全媒体时代,人们采用多种媒体手段进行不同媒介形态的业务融合,通过广电网络、电信网络以及互联网络进行信息传播——即传播通过以互联网为核心的多样化和包容性媒介来实现。通过电视、电脑、手机等接受终端的多屏化融合,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终端获得任何想要的信息(5W),基础是数字技术。因此,笔者认为,全媒体语境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数字技术的运用、以互联网为核心的融合传播和接受终端的多屏化。

数字技术使动画的表现形式多样化,中国动画一改原先单一的二维手绘形式,表现形式和内容空前丰富多元。而数字技术的运用则意味着动画制作方式和手段的变革,如无纸动画创作已成业界常态,而Flash动画、3D动画、球幕动画等如水银泻地,无处不有。追求视觉奇观的特效技术与中国学派动画固有特色相结合,就有可能创造出数字化的“中国风”动画。传统技艺的数字化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不但能创造出新的表现形式和技艺,而且会对视听语言、叙事方式,甚至故事内容等产生革命性影响。如从2003年开始的中国首部动画情景喜剧《快乐东西》,就是得益于Flash技术的运用,而3D动画从1995年的26集电视动画《太空特警》开始,迄今已蔚为大观,形成了“凡大片,必3D”的创作格局,球幕动画几乎已遍布中国所有大型博物馆、展览馆和科技馆等。

随着传播媒介的网络化、融合化发展,传统的影院和电视传播方式也随之转化为以网络为主的融合传播,快速化、碎片化、海量化成为其新特征。此外,互联网传播也需要动画创作做到民族化传承与现代性创新的对立统一。互联网融合传播便利了中国学派动画与国外动画的交流,世界各民族动画文化之间的碰撞、交流和融合也将更为高效频繁。中国动画在融入当代世界动画文化潮流时,应当继承和保持民族动画的个性和特色,彰显中华文化的价值理念,以全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动画之林。如《魔比斯环》《十万个冷笑话2》《青蛙总动员》《一万年以后》等作品,由于急于与世界接轨,师法美日欧过度,所费不赀却票房不佳,可作为殷鉴为后来者戒。

接受终端的多屏化,是指除传统的银幕、荧屏外,大量的作品通过手机屏、电脑屏幕、投影,甚至楼宇视频、户外宣传屏来实现。观看形式的多样化促使了创作内容的多样化,同时,多屏化接受也使得碎片式观影成为新的接受形式,这必然使动画创作的内容和形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动画场景大小、故事长度、主题及旨归的创新,甚至成本与数量等都会产生巨大影响。

中国学派动画重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中国学派动画在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盛极一时,以传统美术和戏曲为两大支柱,以静水流深的儒释道文化和五四新文化运动送来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思想为根基,在强调民族传统美学的同时,也强调“喜剧化”“儿童向”,坚持“双为”方针,创作了《铁扇公主》《大闹天空》《哪吒闹海》《天书奇谭》《金猴降妖》《人参果》《孔雀公主》《小蝌蚪找妈妈》《西岳奇童》《山水情》《过猴山》《葫芦兄弟》《猪八戒吃西瓜》《黑猫警长》等众多享誉国内外的经典佳作,以此造就了中国学派动画的两个黄金期。而至90年代,中国学派动画却后继乏力,以至于湮没无闻。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传统动画安故重迁,加之外部环境的巨变和内在发展动力的不足,缺乏洗涤窠臼、吐故纳新的意识和机制。

新世纪近二十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动画人的不懈努力下,国产动画以1999年的《宝莲灯》为分水岭,从世纪初每年创作10多部,到如今每年30至40部的影院动画及数量庞大的电视动画,终于一跃成为世界产量第一的动画大国。从《宝莲灯》《魔比斯环》《红孩儿大话火焰山》《风云决》《梦回金沙城》《青蛙王国》《十万个冷笑话2》《藏獒多吉》《藏羚王之雪域精灵》,以至《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大护法》《大世界》《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临》等,作为古典主义和民族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资本主义和消费主义的“文化混成品”,国产动画一次又一次探骊得珠。知名品牌如《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系列、《熊出没》系列、麦兜系列、魁拔系列、《潜艇总动员》系列、《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系列、《神秘世界历险记》系列、《赛尔号》系列、《青蛙王国》系列等各擅胜场,电视动画如《哪吒传奇》《小和尚》《我为歌狂》《蓝猫淘气三千问》《大英雄狄青》《大耳朵图图》《中华小子》《三毛流浪记》《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如繁星缀空。但是总体来说,票房奇高、口碑极佳的现象级动画却屈指可数。除了从外因,诸如政策、市场、营销、大众心理、传播方式等方面找原因外,我们还要从内因——作品本身的品质,即从动画艺术本体上查缺补漏、变古易常,以期中国动画能在新世纪第三个十年实现蝉蜕蛇解,再度“王者归来”。

动画艺术本体重建是叙事艺术的创新

中国学派动画重建的重点是艺术本体重建,主要在于作品的叙事创新,涉及选材、创意、主题、叙事结构、人物形象、场景、服化道、视听语言、文化传达等;判断作品的创新成就,还涉及到作品的风格流派、类型特征、动画史地位等。相对而言,薪火相传的继承相对容易,而“涅槃重生”的创新则较为痛苦和艰难,需要“集香木自焚”,通过否定之否定,达到“质”的飞跃。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于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