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出发,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全会强调,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具有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的显著优势。
---------------------------------------------------
理念体系引领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的显著优势,应当树立和践行以下理念:一是树立社会规范和法治规范优势互补的理念,形成小事讲风格、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道德、大事讲法律的良好社会风尚和氛围,充分发挥社会规范在解决重大道德问题中的作用。二是树立道德与法律、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同频共振的理念,正确处理好道德对法律的滋养和法律对道德的保障关系,正确理解道德是法律的根基和法律是道德的支撑。三是树立权利平等、规则平等、机会平等的理念,在树立这三大理念的同时,关键是要着力解决理念转化为行为的程序和节点问题,要着力解决理念转化为行为时的堵点、难点、痛点和重点问题,着力解决理念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着力解决落地落实落细见实效的问题。四是树立权力主体的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权利主体法无禁止皆可为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的显著优势得以充分彰显,提供理念体系引领。
制度体系支持 强化落地落实落细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也就是说这次全会明确要求,必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落实到我国的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并且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制度体系的展开包括三个层面:制度体系、治理体系和能力体系。对制度体系结构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制度体系展开的基础和前提。
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的显著优势,基础是需要把制度体系的展开落地落实落细,落到实处见实效,制度体系的展开落地落实落细,落到实处见实效的前提是对制度体系应做到参悟透。故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一是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体系、基本制度体系和重要制度体系以及相互间的衔接体系;二是深刻把握党的政策体系、国家政策体系以及相互间的衔接体系;三是深刻把握党的法规体系、国家法律体系以及相互间的衔接体系;四是深刻把握规范体系、执行体系、监督体系、保障体系;五是深刻把握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治理体系;六是深刻把握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的能力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的显著优势得以充分彰显,提供制度体系支持。
保障体系构建 着力破解棘手难题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这正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的显著优势得到充分展示的应有之义。
夯实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的显著优势得到充分展示,保障体系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构建。
一是树立“三信”:信仰、信念和信心。对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的显著优势的坚持和发扬光大,需要“三信”作为保障。需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需要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唯物论的精神实质充分的理解和应用;需要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需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共同理想的追求;需要对坚定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的显著优势的坚持和发扬光大充满信心。为此,各级领导干部应树立三重境界:一重境界是把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当作职业对待;二重境界是把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当成事业追求;三重境界是把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当成生命的组成部分或生命的延续。只有这样才能理解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的显著优势的精神实质和根本要义,才能夯实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的显著优势的保障基础。
二是增强“三力”:能力、定力、耐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的实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蓝图已制定。蓝图变为现实,需要我们破解很多棘手的难题,这不是激情就能解决的问题,要具有硬功夫,要有奉献精神,要求真务实,要有能力基础。要有定力,精准定位,持之以恒,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的规律。要有承受困难和挫折的强大的内心,要有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总之,能力是基础,定力是支撑,耐力是保障。历史只会眷顾那些坚定者、搏击者、奋进者;而不会眷顾那些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只有这样才能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的显著优势得以充分彰显,提供保障体系支撑。
(作者系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