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在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中发挥制度优势提高治理效能

摘 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及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实践,体现了这一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面向新时代的政治宣言。《决定》是科学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基础上重要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顶层设计和必然要求。发挥制度优越性,核心在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因此,必须坚持和完善党的建设,强化党和国家的自我监督。

关键词:制度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治理效能

中图分类号D25 文献标识码A

全会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内在逻辑

改革开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驶入了快车道。党领导人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植中华文化和中国实践,在推动生产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创造性社会革命中,形成并坚持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

中华民族对国家制度的曲折探索是与摆脱苦难相契合的。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时,始终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置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前。这一政治逻辑表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体的制度发展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治理现代化的政治方向,是其核心价值,也是其时代命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中国共产党担负的历史使命决定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发挥制度优越性的必然结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任何时候都不能离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根本,也不能离开人民幸福美好生活这一基础目标和评价标准。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由此获得了政治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的高度统一。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十三个显著优势,并以政治上的清醒和冷静提出要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这是我们党在对“三大规律”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做出的科学判断,体现了党领导全体中国人民坚定不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也意味着我们党对前进道路上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认识更加深刻。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长期执政能力,保持先进性纯洁性,带领近十四亿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坚定、方向明确、路径清晰。

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首先意味着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党的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治理效能更加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进一步凸显。第二,体现了我们党对规律的把握和运用更加成熟有效,我们决不会走封闭僵化的老路,更不会走改旗易帜的邪路。第三,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为人类社会的科学发展、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贡献了智慧,开辟了新路。

必须看到,党对“三大规律”的科学理解和准确把握,是建构在党以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的实践创造基础上的,在这一实践基础上,革命性、先进性和开放性相统一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完善过程,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坚持和完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首要的是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内容和要求的阐述,凸显了党对肩负的历史使命、所走道路、所坚持的理论与制度的科学理解和有效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首要的是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显著优势的论述,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运动形态、制度形态的认识达到了马克思主义新的高度。全会提出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形成了制度体系建设的十三个“坚持和完善”,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健全和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时代命题,进一步厘清了在党的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制度框架和治理形态。这十三个“坚持和完善”,既是党的基本方略的创新实践,也是落实“四个全面”的具体要求。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居于核心地位,是发挥领导保障作用的制度。新中国能够从物质匮乏和制度匮乏的艰难环境中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靠的是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领导和全体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卓绝的奋斗。这一基本逻辑贯穿事业发展的全过程。为更好实现党的领导,必须改进党的建设,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并通过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其间,党的初心使命、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的自我革命推进社会革命的政治逻辑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确保了党能够不断完善制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实践证明,生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更快更好的生产力等都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现,是十三个显著优势的实践效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实践表明,在党的坚强有力领导下,中国逐步摆脱贫困,从追赶型发展逐步迈向跨越式发展,并在迈向繁荣富强的过程中实践新发展理念。党领导推进的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释放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极大空间,有效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生产发展、生态和谐、治理现代化。但也必须看到,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国际局势更趋复杂,人们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增强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能够更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加快科技创新和治理完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人类社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坚持和完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基础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然蕴含着党的领导坚强有力,党的建设科学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制度要素匹配、制度体系健全、制度运行高效,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权威运行,权力运行规范等制度建设。党的奋斗实践表明,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党总能站在时代潮头,不断增强战略定力,改善民生福祉、维护公平正义,推动党和国家各项制度不断完善。换言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核心价值在于党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员领导干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既要有能力带领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生活,也要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监督,压缩权力行使的任性空间,始终保持为民情怀和慎权意识。因此,“四个自信”也体现为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自信,体现为党的领导能力和长期执政能力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在于作为中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持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遵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在于把不断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作为制度改革的政治任务和价值目标,在深化改革中创造和积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为此,必须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同时,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要在充分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基础上,完善人民创造激情竞相迸发的体制机制,造就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和专业人才队伍,这是制度优越性和治理效能的体现。因此,中国共产党要在深刻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保持政治定力,把握社会基本矛盾,不断完善科学决策机制,将人民群众在不同历史阶段的需要变成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变成国家意志和发展战略,更好地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基本路线这一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这一治理逻辑,必然要求党以自我革命精神不断加强自我监督,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制度优势有效发挥的重要保障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这既是党的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党内监督制度安排的价值原则,阐明了制度成熟定型和治理完善一体推进、一以贯之的发展脉络。

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核心要素,也是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成熟定型的重要内容和标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必须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当前,既要健全党的全面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让权力更好服务党的基本方略和方针政策的落实,更好调动人民积极性,实现发展目标;也要紧紧围绕权力监督和制约要求,聚焦政治监督,将“两个维护”贯穿监督全过程,做到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

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就是要坚持标本兼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想腐、不能腐的体制机制;一体推进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纪检监察机构改革,一体推进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三转”,形成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为此,在监督实践中,一是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落实“两个为主”,推动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实现组织和工作“两个全覆盖”,消除监督的盲区死角,做到没有例外,不留真空地带。二是要完善制度法规,坚持纪严于法、纪法贯通、法法衔接,构建成熟完备、运转协调的监督制度体系。三是要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改革审计管理体制,完善统计体制,形成监督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必须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坚决斗争,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当前,需要更好把握权责关系和行为边界,科学配置权力并以制度形式加以固化,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党要在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中牢牢把握反腐败工作的领导权,通过监督维护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并在全党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好“两个维护”,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赢得胜利。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深刻揭示了我们党对“三大规律”的科学认识和成功实践,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政治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因此,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十三个“坚持和完善”,着力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使其有效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发展动力。

【本文作者为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教授】

参考文献

[1]《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

[2]《中国共产党党内重要法规汇编》,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9年。

[3]《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

[4]《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责编:臧雪文(见习) / 王茂磊(见习)

责任编辑:luotingP